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高主教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主教书院

图片来自schooland.hk

高主教书院英语:Raimondi College,简称RC)是香港一所由天主教香港教区于1958年创办的传统英中[1] 。校舍位于中环半山罗便臣道2号,邻近香港明爱总部和圣母无原罪主教座堂,主要由三座大楼组成,主建筑楼高165,共有14层,为全港最多层数的中学,全校舍占地10,200平方米[2]学校同时于湾仔北角设有小学部幼稚园部,中小幼全部合共约有2,100名学生就读。

历史

高主教书院的名称来自一名宗座外方传教会会士,高雷门Timoleon Raimondi主教(Bishop Timoleon Raimondi)。高雷门主教在1827年出生,曾于1874年至1894年从意大利米兰远赴香港传教,并成为香港第一任宗座代牧

位置方面,高主教书院地势较高,其所处的罗便臣道2号地皮在早期属于香港圣母无原罪主教座堂一部份,后来在1921年成为香港华仁书院的主校舍,该址至今仍然在天主教香港教区的管理范围内。

1955年,香港华仁书院迁往皇后大道东新校舍。1958年4月10日,适值宗座外方传教会庆祝来港服务100周年,高主教书院由当时的教区主教白英奇主教奠基兴建,并邀请访港的圣座传信部部长雅静安Gregorio Pietro Agagianian枢机为该校主持祝圣。

高主教书院的旧生会、家长教师会和学生会先后于1961年、1966年和1969年成立[1],期间随著中六大楼(现Block C)落成也于1967年开办了三班中六预科课程。1978年,高主教书院成为津贴学校

高主教书院在创校之初已采用英语授课,而教育统筹局也在1998年正式批准高主教书院使用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该校随即成为香港114间英文授课中学(即EMI学校)之一。

2008年,高主教书院迎来50周年校庆,同年宣布小学部迁往湾仔司徒拔道肇辉台1E,即前圣玛加利书院校园。中小学部亦同时转为男女校[3][4]

年表

1958年:
校舍主大楼落成,第一任校监及校长为祈良神父。首届入读中小学部的学生合共有2430人。
1960年:
11月,举行首届陆运会。
1961年:
12月,推出首册校刊《The Raimondian》。
旧生会(当时称为the Old Boys' Association)成立。
1962年:
家长教师会成立。
1967年:
10月,成立班长与学会主席委员会。
中六大楼落成,开办了三班中六预科课程。
1968年:
班长与学会主席委员会更名为高主教书院学生会(Raimondi College Student Council)。
10月,举行首届水运会。
11月,学生会推出首本文集《砥柱》。
1971年:
4月,时任港督戴麟趾参观学校。
9月,学校校舍扩展工程完成。
1977年:
8月,旧生会推出首份新闻集《The Castle》。
1978年:
高主教书院成为津贴学校
1990年:
高主教书院学生会进行架构重组,并由“Student Council”更名为“Student Union”。
创校校长,时任校监祁良神父逝世。
1992年:
曾庆文神父接替已辞世的祁良神父成为高主教书院校监。
祁良神父教育基金正式成立。
1996年:
中学部礼堂(祁良堂)完成翻新。
1998年
成为香港114间英文授课中学(即EMI学校)之一。
2000年:
在这学年起,预科开始招收女生。
2002年:
旧生会英文名称 Raimondi Old Boys' Association 更名为 Raimondi Alumni Association (RAA)。
2008年:
1月,高主教书院宣布小一和中一同时开始招收女生[3][5],并积极推行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
5月,于香港文化中心举办50周年校庆音乐会
8月,高主教书院小学部正式搬迁往湾仔司徒拔道肇辉台1E,即前圣玛加利书院校园[4]
2012年
9月,接办位于北角建华街三十号的天主教圣犹达幼稚园,正式复办高主教书院幼稚园部。
李崇德太平绅士接替曾庆文神父成为高主教书院校监。
2013年
5月,于香港大会堂举行校庆音乐会“Walk On, Stay Strong”,庆祝学校创校55周年。
9月,校长区嘉为退休,由前荔景天主教中学校长卢咏琴女士接任该职[6]
2014年
9月,开始推行小班教学,将中一由4班扩至5班,每班人数从一班30多人减至20多人,并逐年往较高班级扩展[7]
家长教师会进行改组,将中小学部的家长教师会分拆,成立高主教书院家长教师会。
2015年
4月26日,高主教书院家长教师会首次于山顶举行“高峰跑”筹款活动[8]
5月14日,于香港大会堂举行音乐会“Trio Harmony”。该场音乐会除了是再次与小学部合办之外,也首次邀请了幼稚园部学生参与演出[9]
5月21日,首次与小学部合办水运会。
2017年
2月25日,高主教书院旧生会首次举行“高瞻行”步行筹款活动,由小学部步行至中学部。
7月3日,于香港大会堂举行音乐会“Trio Harmony: The Diamond Prelude”。该场音乐会除了是再次与小学部合办之外,也邀请了幼稚园部学生参与演出[10],庆祝学校即将迈向60周年钻禧。
11月26日,高主教书院家长教师会再次于山顶举行“高峰跑”筹款活动[11]
2018年
3月24日,高主教书院旧生会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60周年校庆晚宴,筵开120席[12]
11月24及25日,举行60周年校庆开放日。
2020年
9月,校长卢咏琴退休,由副校长杨世德接任。

历任校监

姓名 任期
1. Father J. Carra 1958 - 1991
2. Father J. B. Tsang 1992 - 2012
3. Mr. Peter S. T. Lee BBS JP 2012 -

历任校长

姓名 任期
1. Father J. Carra 1958 - 1961
2. Mr. Edward Chan 1961 - 1964
3. Mr. Y. S. Mui 1964 - 1968
4. Mr. A. C. Morales 1968 - 1995
5. Mr. G. W. Au 1995 - 2013
6. Ms. L. Lo 2013 - 2020
7. Mr. L. Yeung

2020-

学校象征

校训

  • 坚毅力行(拉丁语In Constantia Fortitudo

核心价值

  • Love - 爱心
  • Unity - 协和
  • Perseverance - 坚毅

校舍

整个校园分为三幢建筑物,全部设有有盖通道相连。

  • Block A(前称:主大楼)楼高14层,中一至中五所有班级的课室均位于此大楼。大楼有升降机连接地下至7楼,而前往较高楼层则可于5楼至8楼转乘另一部升降机。中一至中五级全部在课室内设有储物柜。
  • Block B(前称:F.2 Building)楼高10层,多数特别室均位于此大楼。大楼未设有升降机,但地下至8楼均与Block A相连,可以使用相邻的升降机。
  • Block C(前称:F.6 Building)楼高5层(楼层对应另外两座大楼,设定为3楼至7楼),所有中六班别课室均位于此大楼。大楼共设有两条通道通往Block A,分别是5楼的无盖通道连接Block A 5楼、以及7楼由宏基国际宾馆管理的有盖通道连接Block A 8楼,当中5楼与7楼的通道又有楼梯互相相连。5楼无盖通道路旁另有职员通道连接“Raimondi Garden”花园和3楼。
  • 宏基国际宾馆紧邻Block ABlock C,位于Block C正对面,部分空间获划予学校使用。

全校所有课室均设有多媒体投影机、银幕及上网设备。

设施

班级结构

  • 中一及中二级:由2014-2015学年开始,中一级开始实施小班教学,每级由过往四班(A-D班)分拆为五班(A-E班),每班人数由过往30多人减至每24-29人一班;翌年开始小班教学亦扩展至中二级。成绩较佳的学生获编入精英班(E班);2017-2018学年起因整体中一新生成绩水平提升,因此1D班亦成为精英班,并扩展至2018-2019学年2D班。
  • 中三级:共设四班(A-D班),每班人数30-36人不等,其中3D班为精英班。由于中三级未能受惠于小班教学,故2015-2016学年开始中、英、数三科实施分组上课,以求贴近小班教学运作。
  • 高中:共设四班(A-D班),过往A班为经济科班、B班为生物科班、C班为化学科班、D班为物理科班。学生一般挑选2-3科选修科(延伸数学另外计算)。一般而言C班整体成绩较高,另外每年亦有一班成绩较高(B或D班,视乎该届学生选科取态)。2019-2020学年起,中四级将分为两批学生:4A及4B班学生选修2科(延伸数学另外计算),4C及4D班学生选修3科(延伸数学另外计算),其中4D班为精英班。
  • 学校几乎每年都会录取少量非华语学生(Non-Chinese Student,简称NCS,包括少数族裔或非以中文为母语的学生),中一至中三级全数归入C班,高中亦主要集中其中一班。这些学生不必依循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中文科考核方式,中文、中国历史和普通话课亦另外安排。
  • 近年学校渐转型成男女校,惟女生比例偏低,以2018-2019学年为例,全校六级只有121人为女生。因此,女生早年集中在一级某1-2班。随女生录取比例有所上升,2018-2019学年中一新生中女生达35人,因此2019-2020学年除3A及6D班外每班均为男女班。

科目

必修科目

中三级英文科与音乐科于每年五月下旬举办音乐剧,全体中三级学生于英文课特设的语言艺术课堂时段进行剧本撰写,透过课堂教授的语言技巧学以致用,配合音乐老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音乐,于音乐剧表演当天演出,以每组15-18人演出。

中四级于每年五月份举办时装表演,由视觉艺术科及音乐科合办,于视觉艺术课介绍各种布料应用及设计,再透过音乐课学习选取合适背景音乐。

中五级英文科于每年二月份举行Trade Market,学生分成每半班一组,在摊位向中一学生提供服务或售卖货品,从而学习英语应用及销售技巧;而中一学生将以老师事先派发的代用券支付相关货品或服务。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指定选修科目

  • 物理(中四至中六级)
  • 化学(中四至中六级)
  • 生物(中四至中六级)
  • 资讯及通讯科技(ICT,中四至中六级)
  • 经济(中四至中六级)
  • 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BAFS,中四至中六级,中四级下学期分拆为主修企业或主修会计)
  • 地理(中四至中六级)
  • 历史(中四至中六级)
  • 中国历史(中四至中六级)
  • 视觉艺术(中四至中六级,须待视觉艺术科主任批准)
  • 体育(中四至中六级,只限校内体育校队学生修读)
  • 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一微积分与统计M1;单元二代数与微积分M2;2017年前为中四至中六级选修科,2017-2018学年起纳入中四级必修部分及改作只限中五及中六级选修,至2019-2020学年转回中四级选修)

已停办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指定选修科目

  • 音乐(2015-2016学年中四级为最后一届,该届只有一名女学生修读)

学生组织

学生会

高主教书院学生会成立于1969年,每年由5至10人组成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在为期一年的任期内需负责举办各种校内校外活动、向邻近商铺争取福利、以及代表学生与学校管理层交流。每年学生会执行委员会亦会通过面试,挑选最多40位学生成为附属委员协助举办各个活动。全校学生均为学生会会员,可享用学生会的福利和参与其举办的活动。学生会办事处位于Block C 6楼电脑室旁,于午膳时间和放学后开放。

选举

学生会执行委员会每年举行一次全校选举,以选出继任内阁。中四至中五级的学生可自由组成候选内阁,并在选举前推出参选政纲、公开拉票、出席答问大会与辩论大会等各种竞选活动,再由全校学生投票选出。在弃权票少于半数时,最高票的候选内阁将会当选;弃权票过半数时则将由学生会评议会(由各班级班会主席、正班长和各学会主席组成)举行特别会议进行重选,对每个职位进行投票。在没对手竞争的情况下,学生仍需进行信任投票,若不信任票多于信任票内阁则告落选,必须同样经学生会评议会进行重选。若当年度没有竞选内阁、或唯一内阁在重选后仍未满足五个核心职位最低要求,各个空置职位将由校长任命中五学生出任。

活动

  • 校园定向:于校园各处设计任务,供初中学生参加。
  • 联校口试训练:与其他学校合办或主办口试训练,供中六学生参加。
  • 联校圣诞舞会:与其他学校合办或主办圣诞舞会,供中四至中六学生参加。
  • 维园年宵摊档:与旧生会合办,于维多利亚公园年宵市场营运摊档售卖由学生设计的货品,资金由旧生会提供。在组织委员会,筹备,设计产品等工作上都由学生作领导的角色,老师和旧生只会在旁协助和提供意见,以训练学生的领导才能。摊位由创始起一直沿用“高档”作为名称,亦会在每年踏入大年初一的凌晨高唱校歌。
  • 盘菜宴:与旧生会合办,邀请旧生于晚上聚餐。
  • 微笑日:当日于全校邀请师生拍照,并合成师生的笑容制成横额。
  • 高主教节:举办各种比赛及活动,包括与体育联会合办师生足球和篮球比赛。
  • 综艺表演):作为中一至中五试后活动,执行委员会需负责编写并亲身演出一场综艺表演。

学长团

学长团(Prefect Body)是高主教书院的风纪组织,负责于全校执行纪律管制。学长团同时负责在陆运会、水运会等大型活动中维持秩序,也在学生会选举中担任监票的角色。

学长团执行委员会由七名中五学生组成,分别有一名首席学长(Head Prefect)、一名副首席学长(Deputy Head Prefect),以及五名助理首席学长(Assistant Head Prefect),当中五名助理首席学长也各自负责“Public Relation”、“Discipline”、“Guidance”、“Training”和“Human Resources”五个部门。

2017-2018年度,负责“Guidance”的助理首席学长因私人理由退出执行委员会,因此委员会减至六人,由副首席学长(Deputy Head Prefect)兼任负责“Guidance”部门。

社制

社制始于1980年,目的在于促进良性竞争的气氛,加强同学对其所属的社的归属感。在一个社中,有来自各级各班的学生,由高中生带领低年级学生投入校园生活,参加不同的校内活动,如陆运会、水运会等竞技活动,皆是以“社”为单位进行比赛,以鼓励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也使不同年级的学生能够融洽共处。而每个社分别有一名社长,由学生主动自荐后,经老师选出最佳人选担任;而社监则会为老师担任,每个社都有一名社监负责协助辖下的社长举办活动。

校内设有6个社,但于90年代末更改为5个社,后来于千禧后取消了社制,并以台湾流行的班制取代。校方分别在2015年4月和2016年3月举办两次全校谘询会,并于2016年9月复办社制。

现在的4个社分别为:

颜色
St. Luke 红色
St. Mark 蓝色
St. John 黄色
St. Matthew 绿色

课外学会及校队

学生会属下设有各类学会,学生可自由选择参加任何学会,亦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筹办学会,以培养学生对各方面的兴趣和知识。所有学会均由学生担任干事筹办活动。

为配合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学校在2012年开办通识学会,新闻联会亦于同年更名为文社。2015年,校园电视台并入摄影学会,英文名称更改为“Videography and Photography Club”。

主要科目学会

服务及制服团体

运动校队

  • 体育联会
  • 田径校队
  • 羽毛球校队
  • 篮球校队
  • 越野校队
  • 足球校队
  • 游泳校队
  • 榄球校队
  • 乒乓球校队

文化学会

  • 美术学会
  • 中文辩论队
  • 中文朗诵队
  • 英文辩论队
  • 英语演讲队
  • 英语剧社
  • 英语话剧队
  • 英文阅读学会
  • 文社(Literary Club
  • 数学菁英队
  • 音乐学会
  • 科学青苗队(Science Seedling Team
  • 弦乐团
  • 管乐团

宗教学会

兴趣学会

  • 航空学会
  • 棋艺社
  • 中文剧社
  • 资讯科技学会
  • 机械人学会
  • 摄影及录制学会
  • 气枪射击学会

音乐及体育发展

高主教书院多年来积极参与香港校际音乐节香港学校朗诵节,学校的管乐团中亦有不少团员是香港青年管乐演奏家的团员。在2008年及2009年,学校的弦乐团于第60及61届香港校际音乐节的弦乐中级组中夺得冠军。

在运动方面,亦拥有各类运动校队,包括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榄球羽毛球乒乓球越野剑击队等,多年来积极参加各项校际比赛,当中如羽毛球等队伍更长年于第一组别作赛。在2007/2008学年,学校的田径队于中学校际田径锦标赛中取得第三组的全场总冠军,同年篮球队于中学校际篮球比赛(港岛区)中亦取得第一组的全场总亚军及第二组的全场总冠军。在2017/2018学年,学校的游泳队于中学校际游泳比赛第二组中取得男子全场总冠军,亦取得男子甲组冠军,男子乙组季军及男子丙组亚军,成功晋升第一组。是次为游泳队自成立50年来,首次以全场总冠军晋升中学校际游泳比赛第一组。

另外,学校也申请了优质教育基金,使学生能够更加完善地进行训练。学校目前拥有三个制服团体,分别为港岛第99旅童军团、港岛第99旅深资童军团和香港红十字会青年团第7团。

出版刊物

刊物 类型 制作部门
The Raimondian 校刊 学校
SU Bulletin 年刊 学生会
The Ripples(《砥柱》) 散文集 文社
Extravaganza 杂志 英文学会

小学部

高主教书院小学部英语:Raimondi College Primary Section),是天主教香港教区属下的一所英文小学,创办于1958年。

高主教书院小学部直属于高主教书院,原与中学部共用位于香港中环半山罗便臣道2号的校舍,但为了让中学部在推行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后有更大空间作教学用途,小学部于2008年8月搬迁往位于湾仔司徒拔道肇辉台1E的前圣玛加利书院校舍,同时转为男女校。2014-2015年,陈丽仪校长退休,由吕丽青女士接任,修订考试制度并增设测验。2016年4月1日,原为副校长的刘薇薇女士接替吕丽青女士,担任校长一职。刘薇薇女士其后于2017年8月荣休结束其在高主教书院小学部41年的服务,而校长一职由林银燕女士接任。

幼稚园部

高主教书院幼稚园部英语:Raimondi College Kindergarten Section)是天主教香港教区属下的一所幼稚园,直属于高主教书院,创办于2012年。

高主教书院幼稚园部早期位于小学部校舍香港罗便臣道2号,校方于1999年9月因小学部地方不敷应用而暂停营办。

天主教香港教区于2012年9月重办高主教书院幼稚园部,于教区属校天主教圣犹达幼稚园香港北角建华街30号的校址为高主教书院幼稚园部校址提供幼儿教育服务。

知名校友

政界

公务员

学术界

演艺 、体育及文化界

商界

参看

注释

  1. 关于郑耀棠就读学校的资料出自1994年由明报校园记者所著的《名人说母校》(明报出版社出版)第70至73页。
  2. 资料出自香港电台第二台广播节目《守下留情》于 2014 年 7 月 22 日播出的访问。
  3. 3.0 3.1 资料出自香港电台第一台广播节目《守下留情》于2019年12月10日播出的钱嘉乐访问。

参考资料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