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高雄市行政区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雄市行政区划

图片来自ksy

高雄市经过县市合并改制后,目前共有38个行政区。

历史

2010年(民国99年)12月25日,高雄县合并改制成为南台湾具潜力与竞争力的大高雄市。改制前的高雄市,身为台湾第二个直辖市,拥有国际海港与空港,在金融、物流、产业能量等条件亦均已齐备,不过,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韩国快速崛起,高雄港的竞争力受到严峻的挑战。县市合并后,整合原高雄县市腹地、人口规模,可提高其与亚洲各国际级城市的竞争力,原高雄市是海陆空三栖运输中心,而环绕其四周的原高雄县,雄厚的产业基础与充足的土地资源,正可补其不足。

就历史而言,改制前的高雄县、市在明郑、清领时期就已原属同一行政区域了,西元1661年(永历15年)3月郑成功攻占在台的荷兰人,5月设一府二县(承天府、天兴县、万年县),今日高雄县、市辖境同属万年县。西元1683年(康熙22年)郑克塽降清,台湾归并清朝版图,翌年设台湾府及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凤山县治原设在兴隆庄(今左营旧城内),到了西元 1786年(乾隆51)年,林爽文起事抗清,凤山县城被攻破,1788年(乾隆53年)间,在钦差大臣福康安的奏请下,认为左营的凤山县城被防守,而下埤头街(今凤山)不仅民房稠密且为往来要路,凤山县城因而搬迁至下埤头街。

在下埤头街兴筑新城,原来在左营的凤山县县城即被称为旧城。由此可知,早在二百多年前高雄县市的关系就是密不可分了。[1]

日治以前

1664年,高雄曾被划入郑氏王朝下两个州之一的万年州。进入清朝后,于1684年被划入凤山县,并曾将县治设于兴隆里(今左营)。1920年9月,行政区域改革开始,日本人将地名从“打狗”改为“高雄”,并将本市划为“高雄郡高雄街”,隶属于高雄州;四年后废除高雄郡,直接将高雄街改设为“高雄市”,仍隶属于高雄州,自此高雄正式取代凤山成为此区域之名。

1940年,高雄市并入原隶属冈山郡左營庄、原隶属凤山郡凤山街的篱仔内、岗山仔,以及原隶属凤山郡小港庄的草衙、佛公,人口数一举超越台南市而成为全台第二大城市。1943年,再度并入原隶属冈山郡楠梓庄的楠梓、土库、后劲等地区。

旧高雄市

1945年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高雄市被划为省辖市,隶属于台湾省。根据《高雄市志》,划为省辖市后,将日治时期的32区整并为19区,初以数字命名,后命名为楠梓区、后劲区、右冲区、左营区、内惟区、田町区、凑町区、旗后区、中洲区、堀江区、盐埕区、前金区、大港埔区、三块厝区、覆鼎金区、苓雅寮区、前镇区、戏狮甲区、草衙区;1945年底再整并为12个以数字命名的区。1946年高雄市再次将区划整并为十个:盐埕鼓山左营楠梓三民新兴前金连雅(于1952年更名为苓雅)、前镇旗津

1979年7月1日,行政院将高雄市升格为院辖市;同时邻近前镇区、当时隶属于高雄县的小港乡也划入高雄市管辖,为今小港区。1983年,位于南海东沙群岛以及南沙群岛中的太平岛、2005年南沙群岛中的中洲岛,行政管理上开始由本市旗津区中兴里管辖。 改制前高雄市的辖区范围(台湾本岛)中,极东为小港区坪顶里,极西为鼓山区桃源里,极南为小港区凤鸣里,极北为楠梓区清丰里。全市共划分为11,分别为:

改制前高雄市行政区划
行政区 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楠梓区 25.8276
左营区 19.3888
鼓山区 14.7458
三民区 19.7866
苓雅区 8.1522
新兴区 1.9764
前金区 1.8573
盐埕区 1.4161
前镇区 19.1309
旗津区 1.4639
小港区 39.8753
总计 153.5927

旧高雄县

改制前高雄县行政区共划分成1个、3个及23个

传统上高雄县有所谓“三山区”之说,系袭用日治时期“郡”划分法,分为冈山区(相当于原冈山郡,包含原冈山镇、路竹乡、梓官乡、桥头乡、茄萣乡、燕巢乡、阿莲乡、湖内乡、弥陀乡、永安乡、田寮乡等行政区)、凤山区(原凤山郡,包含原凤山市、大寮乡、大树乡、林园乡、仁武乡、鸟松乡、大社乡等行政区)、旗山区(原旗山郡,包含原旗山镇、美浓镇、内门乡、六龟乡、杉林乡、甲仙乡、桃源乡、那玛夏乡、茂林乡等行政区)。

合并改制

  • 2009年6月23日,内政部审查通过“高雄县市合并改制直辖市”案。
  • 2009年7月2日,行政院正式通过高雄县市合并改制案,高雄市与高雄县于2010年12月25日合并改制。

当前行政区划

地理分布

下图表示合并改制之后高雄市各区之地理位置关系及邻近县市之相对位置。

该连结列出各区详细统计资料。其中所属地区标示的“原高雄市”指合并改制前高雄市所领有之行政区,而凤山地区冈山地区旗山地区则沿用上述旧高雄县之“三山说”。

参考文献

  1. 发 行 人:郑新辉;顾 问:郭金池 王进焱;总召集人:戴淑芬;副召集人:刘静文 黄盟惠 锺享龙 周誉峰. 高雄文明史 历史篇 (PDF). 指导教授:李文环;策划小组:吴佳玲 陈淑芬 龙炳丰 萧佳玲;执行编辑:颜嘉亿 柯丽卿 游凌雀;撰 稿:黄森涛;编辑小组:陈志鹏 钟金华 锺淑芳.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2012-12 [201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