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龙」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94: 行 194:
 
 辽宁建平白玉龙。红山文化。有说像猪,有说像熊。他们一方面从形象上分析像熊,另一方面依据出现红山文化重大遗迹的牛河梁积石冢内,有以熊为祭的重要迹象和出土熊首彩陶塑件,甚至附近有可能是当时先民作为山神崇拜的熊形大山。事实上,圆眼大头尖长嘴,利齿显露的,甚至肥厚笨拙的身体与当地的棕熊唯妙唯肖。
 
 辽宁建平白玉龙。红山文化。有说像猪,有说像熊。他们一方面从形象上分析像熊,另一方面依据出现红山文化重大遗迹的牛河梁积石冢内,有以熊为祭的重要迹象和出土熊首彩陶塑件,甚至附近有可能是当时先民作为山神崇拜的熊形大山。事实上,圆眼大头尖长嘴,利齿显露的,甚至肥厚笨拙的身体与当地的棕熊唯妙唯肖。
  
安徽凌家滩白玉龙。距今五千年左右。首尾相联的扁环形,鸡骨白色泛绿斑,此龙除背环一周明确的脊鬣,尤为形象的是龙首呈牛头形,头上两支微翘的弯角,直观就是当地水牛头上的双角。
+
[[ 安徽凌家滩]] 白玉龙。距今五千年左右。首尾相联的扁环形,鸡骨白色泛绿斑,此龙除背环一周明确的脊鬣,尤为形象的是龙首呈牛头形,头上两支微翘的弯角,直观就是当地水牛头上的双角。
  
 
 浙江余杭瑶山白玉龙。良渚文化。玉龙组成比较特别,由四个同向龙首围成一个镯形。龙首分布均匀地浅凸于镯面上。嘴、眼、耳浅浮雕状,龙角、牙齿等一些细部用阴线勾勒。发掘报告描述它"眼和牙近似水牛或鹿,鼻如猪,角与耳非牛非鹿,似为各种动物的结合图形。……平面加一个侧面进行斜向观察,其形态和传统观念龙形颇为近似,……环曲的镯身,或可视作龙体的象征"。此类龙形,在浙江反山、瑶山等遗址出土的璜、柱形器、山字形器管和小玉璧上多有发现。扁长吻,缩颈俯伏,面额仰天的身姿酷似一条浅潜水下,仅浮露鼻眼,随时准备猎取小动物的鳄鱼的形象。一排整齐犀利的牙齿,更是这一水中猎手的生动写照。
 
 浙江余杭瑶山白玉龙。良渚文化。玉龙组成比较特别,由四个同向龙首围成一个镯形。龙首分布均匀地浅凸于镯面上。嘴、眼、耳浅浮雕状,龙角、牙齿等一些细部用阴线勾勒。发掘报告描述它"眼和牙近似水牛或鹿,鼻如猪,角与耳非牛非鹿,似为各种动物的结合图形。……平面加一个侧面进行斜向观察,其形态和传统观念龙形颇为近似,……环曲的镯身,或可视作龙体的象征"。此类龙形,在浙江反山、瑶山等遗址出土的璜、柱形器、山字形器管和小玉璧上多有发现。扁长吻,缩颈俯伏,面额仰天的身姿酷似一条浅潜水下,仅浮露鼻眼,随时准备猎取小动物的鳄鱼的形象。一排整齐犀利的牙齿,更是这一水中猎手的生动写照。
行 219: 行 219:
 
 古籍说帝舜和夏代有饲养龙的活动,以龙作氏族的族名。《路史·后纪》卷十一:"当舜之时,人来效献(献也)龙,求能食之。高阳之后,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赐之氏白豢龙。封于鬷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姓(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飧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古籍说帝舜和夏代有饲养龙的活动,以龙作氏族的族名。《路史·后纪》卷十一:"当舜之时,人来效献(献也)龙,求能食之。高阳之后,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赐之氏白豢龙。封于鬷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姓(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飧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商周时期,龙文化更得到广泛的传播。龙由图腾时代原始的龙形象变成真正的龙纹,约在商代。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与巫术,也就十分重视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青铜器上的纹饰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即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纹饰,向人们展示应崇拜的神灵,求其保护,免受怪物的侵害。这种纹饰中,原龙纹成为主要的部分。  
+
 商周时期,龙文化更得到广泛的传播。龙由图腾时代原始的龙形象变成真正的龙纹,约在商代。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与巫术,也就十分重视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 青铜器]] 上的纹饰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即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纹饰,向人们展示应崇拜的神灵,求其保护,免受怪物的侵害。这种纹饰中,原龙纹成为主要的部分。  
  
 
=== 秦汉 ===
 
=== 秦汉 ===
 
 《史记·封禅书》载:"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
 
 《史记·封禅书》载:"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
  
 龙原本是中华先民崇拜对象,但随着专制程度的不断加深,君权之日益膨胀,帝王之家凭借政治优势,将龙据为己有。《吕氏春秋》中,便有将晋文公"喻之为龙"的记载。其后有秦始皇称"祖龙"之说。秦汉以后,龙已定型为帝王化身,皇室专利。皇帝为"真龙天子",出生曰"真龙天降",驾崩称"龙御上宾";所居者龙庭,卧者龙床,座者龙椅,穿者龙袍。[19]
+
 龙原本是中华先民崇拜对象,但随着专制程度的不断加深,君权之日益膨胀,帝王之家凭借政治优势,将龙据为己有。《吕氏春秋》中,便有将晋文公"喻之为龙"的记载。其后有[[ 秦始皇]] 称"祖龙"之说。秦汉以后,龙已定型为帝王化身,皇室专利。皇帝为"真龙天子",出生曰"真龙天降",驾崩称"龙御上宾";所居者龙庭,卧者龙床,座者龙椅,穿者龙袍。<ref>[http://www.cssn.cn/  龙年说龙],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5-08-10</ref>
  
 西汉董仲舒所撰的《春秋繁露》中,记有民间祈求龙降雨以保丰收的祀龙降雨活动。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著名帛画上,也有龙的形象。这表明在西汉时期,龙已经是社会生活中流传相当广泛的一种文化意识了。  <ref>[http://art.people.com.cn/n/2015/0603/c206244-27097554.html 从龙型起源了解龙饰文物的来龙去脉],人民网 ,2015-08-12</ref>
+
 西汉[[ 董仲舒]] 所撰的《春秋繁露》中,记有民间祈求龙降雨以保丰收的祀龙降雨活动。在长沙[[ 马王堆]] 西汉墓出土的著名帛画上,也有龙的形象。这表明在西汉时期,龙已经是社会生活中流传相当广泛的一种文化意识了。  <ref>[http://art.people.com.cn/n/2015/0603/c206244-27097554.html 从龙型起源了解龙饰文物的来龙去脉],人民网 ,2015-08-12</ref>
  
 
=== 唐代 ===
 
=== 唐代 ===
行 234: 行 234:
  
 
=== 宋代 ===
 
=== 宋代 ===
 《辽史·太祖本纪下》记:"神册五年(920 年)夏五月庚辰,有龙见于拽刺山阳水上。上射获之,藏其骨内府"。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介绍过他出使契丹时所闻该事,元好问《续夷坚志》对该事谈的较详细,是条五尺小龙。
+
 《辽史·太祖本纪下》记:"神册五年(920 年)夏五月庚辰,有龙见于拽刺山阳水上。上射获之,藏其骨内府"。北宋[[ 沈括]] [[ 梦溪笔谈]] ·杂志一》介绍过他出使[[ 契丹]] 时所闻该事,元好问《[[ 续夷坚志]] 》对该事谈的较详细,是条五尺小龙。
  
 
=== 明清 ===
 
=== 明清 ===
 
 明朝洪武时期,龙纹的造型基本上保持着元代龙纹的形状。其特征概括为头小、颈细、身体细长、少毛发、三四爪。永乐、宣德时期,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龙形变得形体高大粗壮,威武凶猛。那时,龙首较元代的大,上颚比下颚长而高高突起,有张口和闭嘴之分。张口的伸舌(早期较长如戟状,后期略短微微上翘),闭嘴的上唇似如意状,鼻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下颚多有两束或三束的疏须,头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发少,后期的发多。<ref>[http://art.people.com.cn/n/2015/0603/c206244-27097554-2.html  从龙型起源了解龙饰文物的来龙去脉],人民网 ,2015-08-12</ref>
 
 明朝洪武时期,龙纹的造型基本上保持着元代龙纹的形状。其特征概括为头小、颈细、身体细长、少毛发、三四爪。永乐、宣德时期,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龙形变得形体高大粗壮,威武凶猛。那时,龙首较元代的大,上颚比下颚长而高高突起,有张口和闭嘴之分。张口的伸舌(早期较长如戟状,后期略短微微上翘),闭嘴的上唇似如意状,鼻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下颚多有两束或三束的疏须,头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发少,后期的发多。<ref>[http://art.people.com.cn/n/2015/0603/c206244-27097554-2.html  从龙型起源了解龙饰文物的来龙去脉],人民网 ,2015-08-12</ref>
  
 到了成化、弘治、正德年间,龙型失去了前朝张牙舞爪、叱咤风云的雄姿,表现出一副性情温顺的神态。常见的一种闭嘴龙,多在花间、莲池、海水彩云中出现。除了闭嘴龙,也有少量张口龙、螭龙。而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龙纹则以行龙为多。有双龙相对的,有张牙舞爪的,有两龙争珠、回首而望的,也有龙凤对舞的。有行于花间、舞于彩云的龙形,也有游于海涛之中的蛟龙。此时的龙纹,亦分张口和闭嘴龙。在工艺上,龙纹大不如前。常见画工简单草率,有的把龙鳞画成简单的网格纹,神气也差。有的显得瘦弱,失去驾云行海叱咤风云的神威。
+
 到了成化、弘治、正德年间,龙型失去了前朝张牙舞爪、叱咤风云的雄姿,表现出一副性情温顺的神态。常见的一种闭嘴龙,多在花间、莲池、海水彩云中出现。除了闭嘴龙,也有少量张口龙、螭龙。而[[ 嘉靖]] [[ 隆庆]] 、万历年间,龙纹则以行龙为多。有双龙相对的,有张牙舞爪的,有两龙争珠、回首而望的,也有龙凤对舞的。有行于花间、舞于彩云的龙形,也有游于海涛之中的蛟龙。此时的龙纹,亦分张口和闭嘴龙。在工艺上,龙纹大不如前。常见画工简单草率,有的把龙鳞画成简单的网格纹,神气也差。有的显得瘦弱,失去驾云行海叱咤风云的神威。
 
[[File:龙图6.jpg|缩略图|左|[http://dingyue.ws.126.net/77xSSnHCSF52FLPULd=7tMdJ8KE1PFUllyH0EaQ4fjCC91505446919745compressflag.jpg 原圖鏈結][https://www.so.com/s?src=lm&ls=s112c46189d&q=%E4%B9%9D%E9%BE%99%E5%A3%81%E9%BE%99%E7%BA%B9&lmsid=fc65490225606584&lm_extend=ctype%3A3 来自360搜索]]]
 
[[File:龙图6.jpg|缩略图|左|[http://dingyue.ws.126.net/77xSSnHCSF52FLPULd=7tMdJ8KE1PFUllyH0EaQ4fjCC91505446919745compressflag.jpg 原圖鏈結][https://www.so.com/s?src=lm&ls=s112c46189d&q=%E4%B9%9D%E9%BE%99%E5%A3%81%E9%BE%99%E7%BA%B9&lmsid=fc65490225606584&lm_extend=ctype%3A3 来自360搜索]]]
  
雍正、乾隆年间,龙型的角分叉成山字形,龙的眼睛显圆,龙的爪已不似明代鹰爪,五趾相靠成"风车"状。这时的龙爪拇趾与食趾相距较大,趾甲显得细小,没有了元、明时期三角形的那种锋利感。所以,清代龙爪给人以有形无力之感。清末的龙纹,其精神大不如之前的威武、健壮,显得腰硬,老态龙钟,四肢无力。对比发现,之前的龙体盘曲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而清末时盘曲少了,故显腰体硬直之感。
+
[[ 雍正]] [[ 乾隆]] 年间,龙型的角分叉成山字形,龙的眼睛显圆,龙的爪已不似明代鹰爪,五趾相靠成"风车"状。这时的龙爪拇趾与食趾相距较大,趾甲显得细小,没有了元、明时期三角形的那种锋利感。所以,清代龙爪给人以有形无力之感。清末的龙纹,其精神大不如之前的威武、健壮,显得腰硬,老态龙钟,四肢无力。对比发现,之前的龙体盘曲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而清末时盘曲少了,故显腰体硬直之感。
  
 
 概括起来,明代龙纹及造型粗壮,威武生猛,龙首魁梧,有怒发冲冠之气势。龙趾呈三角形,略微内弯,锋利刚劲。明中期时龙首扁长,上唇呈如意状,龙爪紧靠呈风车状。明晚期时,仍以游龙居多,龙的头部略圆,鬃毛成蓬,有上冲之势。这时的龙型上颚端肌肉高高突起,呈如意状,形如猪嘴,人称"猪嘴龙"。而清代龙纹显得华贵精巧,富丽堂皇。  <ref>[http://art.people.com.cn/n/2015/0603/c206244-27097554-2.html  从龙型起源了解龙饰文物的来龙去脉],人民网 ,2015-08-12</ref>
 
 概括起来,明代龙纹及造型粗壮,威武生猛,龙首魁梧,有怒发冲冠之气势。龙趾呈三角形,略微内弯,锋利刚劲。明中期时龙首扁长,上唇呈如意状,龙爪紧靠呈风车状。明晚期时,仍以游龙居多,龙的头部略圆,鬃毛成蓬,有上冲之势。这时的龙型上颚端肌肉高高突起,呈如意状,形如猪嘴,人称"猪嘴龙"。而清代龙纹显得华贵精巧,富丽堂皇。  <ref>[http://art.people.com.cn/n/2015/0603/c206244-27097554-2.html  从龙型起源了解龙饰文物的来龙去脉],人民网 ,2015-08-12</ref>
行 262: 行 262:
 
 整合性。自秦汉之后,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这使各地区、各民族本来不同的龙文化得到整合。中国龙文化经过整合,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ref>[http://culture.people.com.cn/GB/87423/17194169.html  中国社会科学院何星亮:中国龙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人民日报,2015-08-12</ref>
 
 整合性。自秦汉之后,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这使各地区、各民族本来不同的龙文化得到整合。中国龙文化经过整合,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ref>[http://culture.people.com.cn/GB/87423/17194169.html  中国社会科学院何星亮:中国龙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人民日报,2015-08-12</ref>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形成的。先秦时代的乘龙周游四海、乘龙升天,以及以龙沟通天人的信仰,被道教全盘继承。龙在道教中被认为是"三轿"之一。这里所指的"三轿",一曰龙轿,二曰虎轿,三曰鹿轿,作上天入地的乘骑工具。道教里有许真君御龙及建立锁龙井的著名神话故事,中国各地的锁龙井故事的作者就是巫师即中国道士所为。
+
[[ 道教]] 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形成的。先秦时代的乘龙周游四海、乘龙升天,以及以龙沟通天人的信仰,被道教全盘继承。龙在道教中被认为是"三轿"之一。这里所指的"三轿",一曰龙轿,二曰虎轿,三曰鹿轿,作上天入地的乘骑工具。道教里有许真君御龙及建立锁龙井的著名神话故事,中国各地的[[ 锁龙井]] 故事的作者就是巫师即中国道士所为。
  
 《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 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 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
 《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 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 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 东海敖广]] [[ 南海敖钦]] [[ 西海敖闰]] [[ 北海敖顺]] ,称为四海龙王。
  
 
 道教龙王(如四海龙王,五方龙王)是在中国古代龙神信仰及四海神信仰的原型基础上,在套用佛教龙王名称所创的纯国产。  
 
 道教龙王(如四海龙王,五方龙王)是在中国古代龙神信仰及四海神信仰的原型基础上,在套用佛教龙王名称所创的纯国产。  
  
 龙生九子:据明人李东阳《怀麓堂集》载,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性喜音乐,旧时多刻于胡琴头上。睚眦(yá zì):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样子像长了龙角的豺狼,怒目而视,双角向后紧贴背部。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嘲风(cháo fēng):喜好冒险,常用其形状在殿角上作为装饰,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蒲牢(pú láo):喜欢吼叫,人们常把它安在钟上。狻猊(suān ní):形如狮,喜欢蹲坐。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赑屃(bì xì):似龟,好负重。各地的宫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见到其背负石碑的样子。狴犴(bì àn):平生好讼,其形似虎,往往刻于狱门之上。负屃(fù xì):平生好文,常盘绕在石碑碑文头顶。螭吻(chī wěn):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作建筑物上的吻兽。不过民间传说中之龙子远不止上述九位,九乃虚指,以示数量之多;又是阳极之贵数,以示地位尊崇。折射出我中华先人对子孙众多的期盼、对变异性的破解以及对后天习得的肯定的文化理念。  <ref>[http://www.cssn.cn/  龙年说龙],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5-08-10</ref>
+
 龙生九子:据明人[[ 李东阳]] 《怀麓堂集》载,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性喜音乐,旧时多刻于胡琴头上。睚眦(yá zì):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样子像长了龙角的豺狼,怒目而视,双角向后紧贴背部。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嘲风(cháo fēng):喜好冒险,常用其形状在殿角上作为装饰,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蒲牢(pú láo):喜欢吼叫,人们常把它安在钟上。狻猊(suān ní):形如狮,喜欢蹲坐。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赑屃(bì xì):似龟,好负重。各地的宫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见到其背负石碑的样子。狴犴(bì àn):平生好讼,其形似虎,往往刻于狱门之上。负屃(fù xì):平生好文,常盘绕在石碑碑文头顶。螭吻(chī wěn):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作建筑物上的吻兽。不过民间传说中之龙子远不止上述九位,九乃虚指,以示数量之多;又是阳极之贵数,以示地位尊崇。折射出我中华先人对子孙众多的期盼、对变异性的破解以及对后天习得的肯定的文化理念。  <ref>[http://www.cssn.cn/  龙年说龙],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5-08-10</ref>
  
龙脉:风水学把起伏的山脉称为龙脉,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龙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山脉,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最著名的龙脉为昆仑山和秦岭。
+
''' 龙脉''':风水学把起伏的山脉称为龙脉,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龙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山脉,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最著名的龙脉为昆仑山和秦岭。
  
龙的传人:所谓龙的传人,主要意思是说龙之血缘的传承人,说远古的先祖是人和龙交合的产物,次要意思是说龙之泽物无畏精神的传承人。除了汉族,中国百越系的壮侗泰佬掸芒等族传说因为神农娶洞庭君之龙女为妻而生,苗族始祖之一的蚩尤传说头有双角也是龙,藏族蒙古人和满族等东北一些少数民族也崇拜龙。
+
''' 龙的传人''':所谓龙的传人,主要意思是说龙之血缘的传承人,说远古的先祖是人和龙交合的产物,次要意思是说龙之泽物无畏精神的传承人。除了汉族,中国百越系的壮侗泰佬掸芒等族传说因为神农娶洞庭君之龙女为妻而生,苗族始祖之一的蚩尤传说头有双角也是龙,藏族蒙古人和满族等东北一些少数民族也崇拜龙。
  
生肖: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位,对应的地支是辰,所以有辰龙一说。龙与凤凰、麒麟、玄武一起并称"四灵"。
+
''' 生肖''':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位,对应的地支是辰,所以有辰龙一说。龙与[[ 凤凰]] [[ 麒麟]] [[ 玄武]] 一起并称"四灵"。
  
元宵节舞龙: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每逢喜庆节日都会舞龙,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
''' 元宵节舞龙''':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每逢喜庆节日都会舞龙,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File:龙图7.jpg|缩略图|右|[http://pccoo.cn/bbs/20130226/20130226142117495.jpg 原圖鏈結][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5%85%83%E5%AE%B5%E8%8A%82%E8%88%9E%E9%BE%99&rurl=http%3A%2F%2Fm.dingjisc.com%2Fnews%2F6b6Z6Iie6KGo5ryU.html&img=http%3A%2F%2Fpccoo.cn%2Fbbs%2F20130226%2F20130226142117495.jpg&key=t0192491de1de4b9f4f.jpg&s=1575703594315 来自360搜索]]]
 
[[File:龙图7.jpg|缩略图|右|[http://pccoo.cn/bbs/20130226/20130226142117495.jpg 原圖鏈結][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5%85%83%E5%AE%B5%E8%8A%82%E8%88%9E%E9%BE%99&rurl=http%3A%2F%2Fm.dingjisc.com%2Fnews%2F6b6Z6Iie6KGo5ryU.html&img=http%3A%2F%2Fpccoo.cn%2Fbbs%2F20130226%2F20130226142117495.jpg&key=t0192491de1de4b9f4f.jpg&s=1575703594315 来自360搜索]]]
  
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据易经中的说法,这一天之前,虽然已属春天,但还蛰伏着,称之为"潜龙在渊"。这一天之后,阳气上升,春意隐约可见,故曰"见龙在田"。顾名思义,龙出现了,一切都开始崭露头角。起初为"龙头节",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农业丰收。更为普遍的说法是二月二龙抬头,所以每个人都要去理发,以沾染"龙"气,迎取吉利。在广西中北部壮族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八月二龙收尾"的说法。  
+
[[ 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据易经中的说法,这一天之前,虽然已属春天,但还蛰伏着,称之为"潜龙在渊"。这一天之后,阳气上升,春意隐约可见,故曰"见龙在田"。顾名思义,龙出现了,一切都开始崭露头角。起初为"龙头节",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农业丰收。更为普遍的说法是二月二龙抬头,所以每个人都要去理发,以沾染"龙"气,迎取吉利。在广西中北部壮族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八月二龙收尾"的说法。  
  
端午节赛龙舟:龙舟赛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活动。传说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含恨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遗体。民间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应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
''' 端午节赛龙舟''':[[ 龙舟赛]] 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活动。传说战国时楚国大夫[[ 屈原]] 于农历五月五日含恨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遗体。民间赛龙舟是[[ 端午节]] 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应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File:龙图8.jpg|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2/c7755bbb467140098966dbd77ffd9ab5.jpeg 原圖鏈結][https://www.sohu.com/a/191343422_679668 来自搜狐]]]
 
[[File:龙图8.jpg|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2/c7755bbb467140098966dbd77ffd9ab5.jpeg 原圖鏈結][https://www.sohu.com/a/191343422_679668 来自搜狐]]]
  
 龙凤呈祥:典出《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龙凤一起使用多表示喜庆之事。传说中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和驸马萧史在华山隐居修炼,得道乘龙凤而去,后来人们为纪念弄玉和萧史的动人故事,就用"龙凤呈祥"来形容夫妻间比翼双飞、恩爱相随、相濡以沫、怡合百年的忠贞爱情。  
+
 龙凤呈祥:典出《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龙凤一起使用多表示喜庆之事。传说中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和驸马萧史在华山隐居修炼,得道乘龙凤而去,后来人们为纪念弄玉和萧史的动人故事,就用"[[ 龙凤呈祥]]"来形容夫妻间比翼双飞、恩爱相随、相濡以沫、怡合百年的忠贞爱情。  
  
 
=== 域外 ===
 
=== 域外 ===
行 293: 行 293:
 
 一两千年以来,日本农民和渔民就一直祭祀和崇拜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高松冢古坟中有一幅七世纪的壁画《青龙图》,其形态与中国龙相差无几。日本的古建筑中,中国汉唐明清时期龙的形态较多见,先秦时期的龙则少见。可见中国龙的艺术是从汉代开始大量传入日本的。
 
 一两千年以来,日本农民和渔民就一直祭祀和崇拜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高松冢古坟中有一幅七世纪的壁画《青龙图》,其形态与中国龙相差无几。日本的古建筑中,中国汉唐明清时期龙的形态较多见,先秦时期的龙则少见。可见中国龙的艺术是从汉代开始大量传入日本的。
  
 中国龙文化传入东南亚要比日本早的多,因而显得更具原始文化的特性。越南、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龙凤艺术,明显具有中国长江文化系的特征。龙的头大,有些像狮子或牛,腹粗,尾大,足小。这种龙的形象在这一地区的建筑、服饰、雕刻,以及龙舟、龙舞和龙灯等民俗活动中,随处可见。长江以南有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龙舟文化甚为发达。指挥龙舟竞渡的铜鼓饰有龙凤等吉祥动物图案。东南亚的铜鼓艺术源于中国。滇系和粤系铜鼓艺术的差别也见之于东南亚,成为长江龙凤文化的地方演变体。从古代文化史的角度看,东南亚龙文化是长江文化系,特别是苗蛮文化向南的伸延。  <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46968578346276445.html  东方的龙],东方的龙 , 2015-10-21</ref>
+
 中国龙文化传入东南亚要比日本早的多,因而显得更具原始文化的特性。[[ 越南]] [[ 泰国]] [[ 菲律宾]] [[ 印度尼西亚]] 的龙凤艺术,明显具有中国长江文化系的特征。龙的头大,有些像[[ 狮子]] 或牛,腹粗,尾大,足小。这种龙的形象在这一地区的建筑、服饰、雕刻,以及龙舟、龙舞和龙灯等民俗活动中,随处可见。长江以南有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龙舟文化甚为发达。指挥龙舟竞渡的铜鼓饰有龙凤等吉祥动物图案。东南亚的铜鼓艺术源于中国。滇系和粤系铜鼓艺术的差别也见之于东南亚,成为长江龙凤文化的地方演变体。从古代文化史的角度看,东南亚龙文化是长江文化系,特别是苗蛮文化向南的伸延。  <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46968578346276445.html  东方的龙],东方的龙 , 2015-10-21</ref>
  
 日本在唐代时与中国频繁往来,大量学习中国文化,促进了其社会进步。如日本的传统建筑和传统服饰其实完全就是中国唐代时的样子。而在那个时候,中国的龙都是三爪,日本也就只能从中国引进三爪的龙。在中国出现四爪龙后,已经开始闭关锁国,与日本断了往来。而韩国古时候叫做高丽,一直到清末前都是中国的附属国,当中国统治者开始用五爪龙图案的时候,自然不可能让属国和自己平起平坐,於是韩国的龙就只能是四爪了。归根到底,日韩的龙反映的正是中国龙的发展演变过程。
+
 日本在唐代时与中国频繁往来,大量学习中国文化,促进了其社会进步。如[[ 日本]] 的传统建筑和传统服饰其实完全就是中国唐代时的样子。而在那个时候,中国的龙都是三爪,日本也就只能从中国引进三爪的龙。在中国出现四爪龙后,已经开始闭关锁国,与日本断了往来。而韩国古时候叫做高丽,一直到清末前都是中国的附属国,当中国统治者开始用五爪龙图案的时候,自然不可能让属国和自己平起平坐,於是韩国的龙就只能是四爪了。归根到底,日韩的龙反映的正是中国龙的发展演变过程。
  
 
== 价值意义 ==
 
== 价值意义 ==
行 313: 行 313:
 
 综合精神。龙的形象是古代中国人综合了走兽、飞禽、水中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优长而形成的。龙文化的综合性还表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龙不断吸收外来的优秀艺术元素,从而使其形象更为完美。比如,唐宋时期龙吸收了印度佛教中狮子的形象,头圆而丰满,脑后披鬣,鼻子也近似狮鼻,增加了龙的权威感。
 
 综合精神。龙的形象是古代中国人综合了走兽、飞禽、水中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优长而形成的。龙文化的综合性还表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龙不断吸收外来的优秀艺术元素,从而使其形象更为完美。比如,唐宋时期龙吸收了印度佛教中狮子的形象,头圆而丰满,脑后披鬣,鼻子也近似狮鼻,增加了龙的权威感。
  
 包容精神。古代龙文化丰富多彩,与古代中国人的包容精神分不开。中国龙文化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曾受到来自印度的龙王信仰的冲击,但中国人并没有将其拒之门外,而是包容与改造,形成了中国化的龙王,丰富了中国龙文化的内涵。
+
 包容精神。古代龙文化丰富多彩,与古代中国人的包容精神分不开。中国龙文化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曾受到来自[[ 印度]] 的龙王信仰的冲击,但中国人并没有将其拒之门外,而是包容与改造,形成了中国化的龙王,丰富了中国龙文化的内涵。
  
 
 进取精神。从古代中国人描述的龙形象来看,龙具有很强的进取精神。龙的活动空间十分广阔,能上九天,能潜深渊。各种艺术中的龙形象,大多是飞龙、腾龙或奔龙,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威武不屈。神话传说中的龙,大多是一往无前、势不可挡、无所畏惧的。这些都是古代龙开拓进取精神的表现。
 
 进取精神。从古代中国人描述的龙形象来看,龙具有很强的进取精神。龙的活动空间十分广阔,能上九天,能潜深渊。各种艺术中的龙形象,大多是飞龙、腾龙或奔龙,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威武不屈。神话传说中的龙,大多是一往无前、势不可挡、无所畏惧的。这些都是古代龙开拓进取精神的表现。

於 2019年12月9日 (一) 15:36 的修訂

知名於 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是中華民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

[1]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是中華民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

龍的形象最基本的特點是"九似",具體是哪九種動物尚有爭議。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而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而來的龍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龍而言更加複雜。

封建時代,龍是皇權的象徵,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禮記·禮運第九》中與一起並稱"四靈"。 而西方神話中的 Dragon,也翻譯成龍,但二者並不相同。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可見於中國經典中的生物,在現實中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龍的形象

《說文解字》中曾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辭書之祖《爾雅》提到了鳳凰的形象,關於龍卻隻字未提。宋人羅願為爾雅所作的補充《爾雅翼》中,卻有"釋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同為宋人的書畫鑑賞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到了明代,龍的形象更加具體豐滿起來,《本草綱目·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須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通過曹操之口,概述了龍的特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

清代袁枚則在《子不語》中寫到"雷雨晦冥,龍來哀號,聲若牛吼。"  [2]

其中一種較為常見的龍的形象特點為九似: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寓意 皇權、尊貴
外文名稱 Loong 占星學 房宿
區別 Dragon是怪物,翻譯為龍不可混淆 司掌 行雲布雨
地位 禮記四靈之一 能力 變化


中外差別

"龍"雖然在英文中一般翻譯為"dragon",而歐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與中國傳統的龍除了外觀容貌上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徵意義都分別甚大,但其實並不只是如此。

基督教流行之前,西方的"dragon"一直是維京人、塞爾特人和撒克遜人的民族象徵,這點和東方龍無異。隨着基督教勢力的壯大,龍和蛇的負面涵義被放大,其在《新約全書》的啟示錄中被描繪為邪惡的"古蛇"、"魔鬼"、"撒旦",從此西方「龍」就常與邪惡畫上等號。

但是西方龍與東方龍的區別並不是簡單的"善與惡"的區別。就如同毛主席和其他偉人所說的:"好與壞,善與惡,在任何事物身上都是同時存在的,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

目前全世界更多的人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好和絕對壞的東西,而且好壞的評判往往還與評判者自身的立場有關-這就是辯證的思想。雖然還沒有確切可靠的證據能證明龍是真實存在於客觀世界的,但它在人類所留下的傳說中顯然也同樣符合辯證法。

有中國學者提出把"中國龍"的英文翻譯改為發音與漢語接近的"loong",但目前尚未得到廣泛認可。歐美人習慣稱中國龍為"Chinese dragon"。

龍的種類

青龍:為"四聖"、"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與"天之四靈"之一,又稱為蒼龍,代表東方,青色,因此稱為"東宮青龍"。

應龍:又作黃龍。背生雙翼的龍,據《述異記》記載:"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據說當年軒轅帝有名大將就是應龍,主要功績有斬殺蚩尤夸父

(huǐ):《述異記》載:"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是龍的幼年期。

(qiú):虬龍是古代傳說中有角的小龍,一說是無角的幼龍。《說文解字》:龍無角者。各本作龍子有角者。今依韻會所據正。然韻會尚誤多子字。李善注《甘泉賦》引《說文》虬,龍無角者。  [3]

(chī):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是一種沒有角的類龍生物。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  [4]

(jiāo):一般泛指能發洪水的有鱗的龍。  [5]

角龍:指有角的龍。據《述異記》記述:"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

火龍:《清史稿》載:"浮山有龍飛入民間樓舍,須臾煙起,樓盡焚"、"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龍見於張體兩川圍中。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龍見於石末村"、"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龍見於龍王峪,先大後小,長數丈,所過草木如焚"。

蟠龍:指蟄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在中國古代建築中,一般把盤繞在柱上的龍和裝飾莊樑上、天花板上的龍均習慣地稱為蟠龍。在《太平御覽》中,對蟠龍又有另一番解釋:"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于海。有毒,傷人即死。"把蟠龍和蛟、蛇之類混在一起了。

雲龍:雲霧纏繞的龍。

望龍:頭部呈側面的龍。

行龍:傳說鯉化蛟,蛟化龍,而當龍達到一定境界時,會化為行龍。

魚化龍:魚化龍是一種龍頭魚身的龍,亦是一種"龍魚互變"的形式,這種形式古代早已有之。《說苑》中就有"昔日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的記載,民間流傳的鯉魚跳龍門,講述的就是龍魚互變的關係。


蜃龍:蜃棲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模樣很像蛟,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種。蜃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就是從口中吐出的氣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幻影。這些幻影大多數是亭台樓閣,是誰都沒見到過的豪華,從窗口裡可以看到穿戴華麗的人們在活動。這就是常說的海市蜃樓。

除此之外,在一些典籍里還記載了龍的"衍生物",如《五雜俎》:龍性最淫,故與牛交,則生麟;與豕交,則生象;與馬交,則生龍馬……

龍生九子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明代一些學人筆記,如陸容的《菽園雜記》、李東陽的《懷麓堂集》、楊慎的《升庵集》、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芸》等,對諸位龍子的情況均有記載,但不統一。

龍生九子古時民間有"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的傳說。但九子是什麼,說法也不同。我們主要以年份偏老並已經被後人整理成書的《中國吉祥圖說》來了解具體是哪九子。

1.老大囚牛,喜音樂,蹲立於琴頭;

2.老二睚眥(yázì),嗜殺喜斗,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

3.老三嘲風,形似獸,平生好險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也有人一直認為它是有着龍脈的鳳;

4.四子蒲牢(pú láo),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5.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

6.六子霸下,又名贔屓(bì xì),似龜有齒,喜歡負重,是碑下龜;

7.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

8.八子負屓(fù 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9.老九螭吻(chī wěn),又名鴟(chī)尾或鴟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其他:

饕餮:四凶之一,原為縉雲氏之子。  [6]

貔貅:帶有祥瑞之氣的一種神獸。

產生背景

早期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在嚴酷的自然環境裡生存,還不能獨立的支配自然力,也不能解釋自身來源,對自然界充滿幻想、憧憬乃至畏懼,崇拜各種比人類更強大的自然或超自然力量,這就是圖騰和鬼神產生的社會基礎。  [7]

龍圖騰形成的原因,一種說法認為源自黃帝的釜山合符。《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在打敗炎帝和蚩尤後,巡閱四方,"合符釜山"。這次"合符",不僅統一了各部軍令的符信,確立了政治上的結盟,還從原來各部落的圖騰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組合起來,創造了新的動物形象-龍。

從此,中原大地上各個部族有了共同的龍圖騰,統一中華文明的歷史就此開啟,因而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

這個故事雖然完美解釋了非自然界原始存在的龍怎樣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祖先,但史前文化遺址中龍形象的發現,使它不攻自破。

現代大多數學者認為,龍圖騰是由其他動物圖騰演變而來的。早期比較具有廣泛代表意義的是"蛇演變說",當蛇演變為龍後,我們自然也變成了"龍的傳人"。[8]

但在實際上,龍的傳人這一說法直到五四運動之後才流行起來。

歷史起源

古生物學家曾長期認為,長角的龍是上古先民虛構的形象,只存於神話傳說之中。但 1996 年出土於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新鋪鄉的"新中國龍"化石,龍首上有對稱的一對"龍角",與神話中的龍非常相似,引起了古生物學家的關注。  [9]

該化石收藏於貴州省安順市興偉古生物化石博物館,保存得非常完整,總長七點六米,龍角從頭部的最寬處左右兩邊長出,雙角對稱,長約二十七厘米,略顯弧形,這對"龍角"在龍頭上翹出,酷似傳說中龍的形象。貴州關嶺新鋪的"新中國龍"化石的"龍角",為中國首次發現,為古代傳說中長角的神龍提供了實物佐證,為龍的形象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有重大的科學和歷史價值。

由此可見,或許"龍"形體上有真實或大體真實的上古原型,只是功能被神話了。

龍作為一種圖騰和一般的圖騰不同,不是單一的動物而是多種動物的集合,這突出地反映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合思想。遠古神話最早的神不是人,而是動物-圖騰。原始人分不清人與動物的界限,認為某種動物是自己的祖先和保護神,這就是圖騰。圖騰作為氏族、部落的祖先和標誌,一般是單一的某種動物,氏族部落發生兼併戰爭,勝利者在俘虜對方之後,往往同時消滅其圖騰,新產生的部族擁有的還是單一的圖騰。  [10]

中國古人最早體悟到人性,捨棄弱肉強食的觀念,在龍圖騰的形成過程中突出地表現了這種人性。這就是:為了團結、親近那些被吞併了的氏族、部落的人,在消滅了這個氏族、部落之後,並沒有完全消滅他們精神崇拜和文化寄託的圖騰,而是將失敗者的圖騰中的一部分加在了自己圖騰身上。所以龍的形象就是一種和合團結的象徵,表現了中華民族遠古的祖先的一種極其寶貴的和合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源頭。

龍的形象包含着多種動物元素,不少人僅依據某一特徵論述其起源,所以產生了多種關於龍的原型的說法。其中最有影響的是龍的原型為蛇說。著名學者聞一多在 20 世紀 40 年代便探討了龍的原型,據其考證,龍圖騰的最初原型是蛇圖騰,在消滅了牛圖騰、鹿圖騰的氏族之後,就把牛角或鹿角加在了蛇的頭上,後來又加上了豬的頭或馬的頭,加上了虎或鱷魚的腿、鷹的爪子、魚的鱗、花的尾巴,經過長期的發展,眾多圖騰的集合就形成了中華龍圖騰的形象。聞一多之後,不少學者也都認為龍的原型是蛇。 [11]

還有認為龍的原型是鱷魚的說法,最早提出龍的原型為鱷魚的是中國古史專家衛聚賢。他在 1934 年出版的著作中便說"龍即鱷魚",一些外國學者也認為龍是鱷魚。

此外,還有人認為龍的主幹的基本形態是蛇、蜥蜴和馬,有的則認為龍是從閃電或彩虹演化而來的等。[20]

歷史演變

在中國,龍經歷了四個較大的發展階段:圖騰崇拜階段、神靈崇拜階段、龍神崇拜與帝王崇拜相結合的階段、印度佛教龍崇拜與中國龍崇拜相結合的階段。 [12]

在圖騰崇拜階段,中國遠古的某些部落把龍視為圖騰,作為自己部落的祖先和標誌。根據歷史文獻資料和有關傳說,龍(原形為蛇)原為伏羲氏族的圖騰,後來成為太暤(太昊)部落的圖騰。太暤部落是龍圖騰崇拜最為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在神靈崇拜階段,農牧業逐漸形成,宗教信仰也得到發展,從較為單一的圖騰崇拜過渡到多神崇拜。龍圖騰崇拜也發展為龍神崇拜。人們把龍神化,奉龍為水神、虹神。

龍被神化後,又與帝王崇拜結合在一起。秦漢時期,中國大統一,要求有一個與之相適應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龍崇拜便與帝王崇拜結合在一起。中國古代帝王把自己說成是龍神的化身或龍神之子,或把自己說成是受龍神保護的人,藉助龍樹立權威,獲得人們普遍的信任和支持。這樣,龍獲得了更為顯赫的地位,對中國龍文化的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後是印度龍崇拜與中國龍崇拜相結合的階段。隋唐時代,佛教在中國迅速傳播,佛教中的龍王崇拜也傳入中國。在中國本土的龍崇拜中,原來只有龍神崇拜,沒有龍王崇拜,龍王崇拜是在佛教傳入後引進的。隨着佛教的傳播,龍王、龍宮、龍女等也得到迅速流傳。 [13]

上古

1971 年,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一件"C"形青玉龍,後經考古勘查確認該玉龍屬於距今約 7000 多年的紅山文化遺物。玉龍由墨綠色的岫巖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潔,頭部長吻修目,鬣鬃飛揚,軀體捲曲若鈎。造型生動,雕琢精美,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


這件玉龍用黑綠色玉製成,琢磨精細,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是中國已發現的時代較早的龍的形象之一,從其首部特徵看,吻部較長,鼻部前突,並上翹起棱,端面截平,有 2 個並排的鼻孔。玉龍現收藏於國家博物館,位列十大鎮館之寶。安徽含山凌家灘湖北天門肖家屋脊也都有類似的玉龍形象,它們有可能是龍的原始形態。

1987 年,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清理出一條長 1.78 米的蚌殼擺塑龍,距今近六千年。

1994 年,在湖北黃梅縣白湖鄉焦墩遺址,清理到一條長 4.4 米的卵石擺塑龍,距今約六千年。

1995 年,考古學家在遼寧阜新興隆窪文化查海遺址發現了一條長 19.7 米的紅石堆塑龍。這條龍有頭、尾和四肢,已經比較完整。查海遺址是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證明中國龍文化至少已經有了 8000 年的歷史[10] 。這是迄今為止得到考古界公認的,最早關於龍的遺存。

1996 年,遼寧葫蘆島楊家窪遺址,發現了兩條土塑龍,距今約八千年。  [14]

新石器時代晚期,玉的神秘功能在先民的眼裡愈發至關重要,與天地宗祖鬼神溝通的琮、璧、戚等禮器,都是用好玉琢制的。在遼西、內蒙古、徽、湘、鄂、太湖流域的發達地區,人們也用玉琢出龍形,足見龍在當時非同一般的地位。 [15]

遼寧建平白玉龍。紅山文化。有說像豬,有說像熊。他們一方面從形象上分析像熊,另一方面依據出現紅山文化重大遺蹟的牛河梁積石冢內,有以熊為祭的重要跡象和出土熊首彩陶塑件,甚至附近有可能是當時先民作為山神崇拜的熊形大山。事實上,圓眼大頭尖長嘴,利齒顯露的,甚至肥厚笨拙的身體與當地的棕熊唯妙唯肖。

安徽凌家灘白玉龍。距今五千年左右。首尾相聯的扁環形,雞骨白色泛綠斑,此龍除背環一周明確的脊鬣,尤為形象的是龍首呈牛頭形,頭上兩支微翹的彎角,直觀就是當地水牛頭上的雙角。

浙江餘杭瑤山白玉龍。良渚文化。玉龍組成比較特別,由四個同向龍首圍成一個鐲形。龍首分布均勻地淺凸於鐲面上。嘴、眼、耳淺浮雕狀,龍角、牙齒等一些細部用陰線勾勒。發掘報告描述它"眼和牙近似水牛或鹿,鼻如豬,角與耳非牛非鹿,似為各種動物的結合圖形。……平面加一個側面進行斜向觀察,其形態和傳統觀念龍形頗為近似,……環曲的鐲身,或可視作龍體的象徵"。此類龍形,在浙江反山、瑤山等遺址出土的璜、柱形器、山字形器管和小玉璧上多有發現。扁長吻,縮頸俯伏,面額仰天的身姿酷似一條淺潛水下,僅浮露鼻眼,隨時準備獵取小動物的鱷魚的形象。一排整齊犀利的牙齒,更是這一水中獵手的生動寫照。

湖南澧縣孫家崗的玉龍。龍山文化。扁簿狀,鏤刻透雕而成。頭頂有高聳華麗的角狀裝飾,腹下有雕鏤逼真的龍腳(這恐怕是已知玉龍中最早發現龍腳的例子)。但蜷曲的主體,仍隱約能見"C"字形狀。長吻、圓眼等獨特的造型,同樣具有鱷魚的體態特徵。 [16]

湖北天門肖家屋脊玦形玉龍石家河文化。外形極似紅山文化"C"字形玉龍,只是頭形不似紅山豬、熊、馬首形,而略與鱷接近。

以上諸玉龍,都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典型玉龍。從動物學角度分析,主要是馬、熊、牛、鱷幾種,特徵清晰,種類明確。

內蒙古地區廣袤的大草原,在那裡的動物主要就是牛羊與馬。而是其中最有靈性的動物,風馳電掣般的速度和巨大的承載力等,是最受牧民寵愛而賴以生存(耕作、運輸、坐騎、甚至果腹等)的牲畜。他們把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夥伴,虛幻成神通廣大的龍的形象-長鬣飛揚的三星他拉碧玉龍,合情合理。

遼寧建平白玉熊龍,形象為熊,熊的力量和其在當地動物中的霸王地位,也是令人敬畏的。將其虛幻神化成龍的形象,也是完全可能的。

至於安徽凌家灘玉龍為牛首形,據了解,水牛在這一帶,不久前還是農家的主要畜力,也是當地農民幾千年賴以生存的動物,即使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人民政府,也曾多次發布公告,嚴禁宰割耕牛,足見牛在當地人民生活中占據過多麼重要的地位。凌家灘先民把這一具有神奇般力量,對農業豐產作出極大貢獻的水牛,虛幻神化為龍的形象,順理成章。 [17]

浙江餘杭瑤山白玉龍、湖南澧縣孫家崗白玉龍、湖北天門肖家屋脊玦形龍,頭形都似鱷魚,而鱷魚也正是長江流域及江南水鄉地帶常見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動物。有人分析認為,鱷魚總是在冬眠之後在春天破穴決堤造成水災,人們也往往在這個時候看到了鱷魚出沒在波濤滾滾之中,便以為鱷魚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使人們逐漸由鱷產生了龍神的形象和崇拜。

繁多的龍型,特別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玉龍各有祖形的現象,說明龍的產生其實是與新石器時代晚期當時當地氏族先民所尊崇、敬畏的某種動物直接相關,與當時當地生存的動物種群有關。如鱷應該在江河沼澤的江浙湘鄂地區,而不應該出現在遼西的山區和茫茫無際的大草原上;馬的蹤跡至今在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中沒有發現……這種與當時當地先民的尊重物緊密相連的特殊的造龍現象,直至以後仍會導致另類新龍的產生。如商代人首雙角龍紋青銅盉,漢代馬王堆帛畫上的人形龍,江蘇丹徒丁卯橋唐代鎏金銀盆上的魚龍等等。其中人形龍的出現,說明受到尊崇、仰慕的首領、英雄人物等,同樣可以成龍。這一現象即使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仍能產生其不可思議的影響。總而言之,這種奇妙的、唯"龍的傳人"獨具的"龍"化的意識行為,實質就是將這種動物或人予以"神"化的過程。 [18]

先秦

《竹書紀年》載: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

古籍說帝舜和夏代有飼養龍的活動,以龍作氏族的族名。《路史·後紀》卷十一:"當舜之時,人來效獻(獻也)龍,求能食之。高陽之後,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賜之氏白豢龍。封於鬷川,於是始有豢龍之官。"《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雲:"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姓(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夏後飧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范氏其後也。"

商周時期,龍文化更得到廣泛的傳播。龍由圖騰時代原始的龍形象變成真正的龍紋,約在商代。商王朝非常重視宗教與巫術,也就十分重視宗教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禮器-青銅器的鑄造。青銅器上的紋飾有濃郁的宗教色彩,即通過各種象徵性的紋飾,向人們展示應崇拜的神靈,求其保護,免受怪物的侵害。這種紋飾中,原龍紋成為主要的部分。

秦漢

《史記·封禪書》載:"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

龍原本是中華先民崇拜對象,但隨着專製程度的不斷加深,君權之日益膨脹,帝王之家憑藉政治優勢,將龍據為己有。《呂氏春秋》中,便有將晉文公"喻之為龍"的記載。其後有秦始皇稱"祖龍"之說。秦漢以後,龍已定型為帝王化身,皇室專利。皇帝為"真龍天子",出生曰"真龍天降",駕崩稱"龍御上賓";所居者龍庭,臥者龍床,座者龍椅,穿者龍袍。[19]

西漢董仲舒所撰的《春秋繁露》中,記有民間祈求龍降雨以保豐收的祀龍降雨活動。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著名帛畫上,也有龍的形象。這表明在西漢時期,龍已經是社會生活中流傳相當廣泛的一種文化意識了。  [20]

唐代

《新唐書·五行志三》載:"貞元末(805 年),資江得龍丈余,西川節度使韋皋匣而獻之,老姓縱觀。三日,為煙所熏而死"。該事,《太平廣記》卷四二二引牛肅《紀聞》談的比較詳細。

《唐年補錄》載:唐咸通末,舒州刺史孔威進龍骨一具,因有表錄其事狀雲:"州之桐城縣善政鄉百姓胡舉,有青龍斗死於庭中。時四月,尚有繭箔在庭。忽雲雷暴起,聞雲中擊觸聲,血如釃雨,灑繭箔上,血不氵於箔,漸旋結聚,可拾置掌上。須臾,令人冷痛入骨。初龍拖尾及地,繞一泔桶,即騰身入雲。及雨,悉是泔也。龍既死,剖之,喉中有大瘡。凡長十餘丈。鱗鬣皆魚。唯有須長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雙角各長二丈。時遣大雲倉使督而送州。以肉重不能全舉,乃剸之為數十段,載之赴官。"

宋代

《遼史·太祖本紀下》記:"神冊五年(920 年)夏五月庚辰,有龍見於拽刺山陽水上。上射獲之,藏其骨內府"。北宋沈括夢溪筆談·雜誌一》介紹過他出使契丹時所聞該事,元好問《續夷堅志》對該事談的較詳細,是條五尺小龍。

明清

明朝洪武時期,龍紋的造型基本上保持着元代龍紋的形狀。其特徵概括為頭小、頸細、身體細長、少毛髮、三四爪。永樂、宣德時期,改變了前朝那種身細、頭小的幼稚龍形態,龍形變得形體高大粗壯,威武兇猛。那時,龍首較元代的大,上顎比下顎長而高高突起,有張口和閉嘴之分。張口的伸舌(早期較長如戟狀,後期略短微微上翹),閉嘴的上唇似如意狀,鼻的兩側有對稱的長曲須,下顎多有兩束或三束的疏須,頭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發少,後期的發多。[21]

到了成化、弘治、正德年間,龍型失去了前朝張牙舞爪、叱咤風雲的雄姿,表現出一副性情溫順的神態。常見的一種閉嘴龍,多在花間、蓮池、海水彩雲中出現。除了閉嘴龍,也有少量張口龍、螭龍。而嘉靖隆慶、萬曆年間,龍紋則以行龍為多。有雙龍相對的,有張牙舞爪的,有兩龍爭珠、回首而望的,也有龍鳳對舞的。有行於花間、舞於彩雲的龍形,也有游于海濤之中的蛟龍。此時的龍紋,亦分張口和閉嘴龍。在工藝上,龍紋大不如前。常見畫工簡單草率,有的把龍鱗畫成簡單的網格紋,神氣也差。有的顯得瘦弱,失去駕雲行海叱咤風雲的神威。

雍正乾隆年間,龍型的角分叉成山字形,龍的眼睛顯圓,龍的爪已不似明代鷹爪,五趾相靠成"風車"狀。這時的龍爪拇趾與食趾相距較大,趾甲顯得細小,沒有了元、明時期三角形的那種鋒利感。所以,清代龍爪給人以有形無力之感。清末的龍紋,其精神大不如之前的威武、健壯,顯得腰硬,老態龍鍾,四肢無力。對比發現,之前的龍體盤曲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而清末時盤曲少了,故顯腰體硬直之感。

概括起來,明代龍紋及造型粗壯,威武生猛,龍首魁梧,有怒髮衝冠之氣勢。龍趾呈三角形,略微內彎,鋒利剛勁。明中期時龍首扁長,上唇呈如意狀,龍爪緊靠呈風車狀。明晚期時,仍以游龍居多,龍的頭部略圓,鬃毛成蓬,有上沖之勢。這時的龍型上顎端肌肉高高突起,呈如意狀,形如豬嘴,人稱"豬嘴龍"。而清代龍紋顯得華貴精巧,富麗堂皇。  [22]

文化影響

國內

在中華,龍文化、龍的傳說蘊涵着中國人所重視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仁者愛人互主體觀的訴求;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並包的多元文化觀。中國龍文化內涵豐富,從性質和內涵來看,龍文化可分為三大類型:宗教龍、政治龍和藝術龍。宗教龍即把龍當作聖物或神靈來崇拜,把龍視為主宰雨水之神或保護神等。政治龍是統治階級利用人們普遍崇拜龍的心理,把帝王說成是龍神的化身,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用以維護統治。藝術龍就是以藝術的形式表現對龍的敬仰和崇拜,即以雕刻、塑造、繪畫、舞蹈、神話傳說、競技活動等方式表現龍。  [23]

中國龍文化具有鮮明特色。

悠久性。中國龍崇拜歷史在世界上最為久遠。據考古發掘資料,最早的龍形象是在 1994 年發掘的遼寧阜新查海遺址中發現的,這一遺址中有一條距今七八千年的興隆窪文化石塊堆塑龍。在新石器遺址中,還發現了眾多的龍形象。至於玉龍和龍紋就更多。

延續性。龍文化在中國曆久不衰,歷朝歷代延續不斷,可以說是延續時間最長、生命力最強的文化現象之一。

多樣性。中國龍文化豐富多樣。龍的形象變化多樣,中國各朝代的龍形象均有所不同。各地與龍有關的民俗活動也各不相同,龍的神話傳說豐富多彩,祭龍儀式紛繁複雜。

普遍性。中國大多數民族都崇拜龍,有龍抬頭節習俗,帶有"龍"字的地名、物名、人名遍布全國各地。

整合性。自秦漢之後,龍神崇拜與帝王崇拜結合在一起,龍獲得了更為顯赫的地位,這使各地區、各民族本來不同的龍文化得到整合。中國龍文化經過整合,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和傳播力。 [24]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礎上形成的。先秦時代的乘龍週遊四海、乘龍升天,以及以龍溝通天人的信仰,被道教全盤繼承。龍在道教中被認為是"三轎"之一。這裡所指的"三轎",一曰龍轎,二曰虎轎,三曰鹿轎,作上天入地的乘騎工具。道教里有許真君御龍及建立鎖龍井的著名神話故事,中國各地的鎖龍井故事的作者就是巫師即中國道士所為。

《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唐玄宗時,詘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 年)詘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 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道教龍王(如四海龍王,五方龍王)是在中國古代龍神信仰及四海神信仰的原型基礎上,在套用佛教龍王名稱所創的純國產。

龍生九子:據明人李東陽《懷麓堂集》載,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囚牛:性喜音樂,舊時多刻於胡琴頭上。睚眥(yá zì):平生好殺,喜血腥之氣。樣子像長了龍角的豺狼,怒目而視,雙角向後緊貼背部。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嘲風(cháo fēng):喜好冒險,常用其形狀在殿角上作為裝飾,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蒲牢(pú láo):喜歡吼叫,人們常把它安在鐘上。狻猊(suān ní):形如獅,喜歡蹲坐。佛祖見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當了坐騎。贔屓(bì xì):似龜,好負重。各地的宮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見到其背負石碑的樣子。狴犴(bì àn):平生好訟,其形似虎,往往刻於獄門之上。負屓(fù xì):平生好文,常盤繞在石碑碑文頭頂。螭吻(chī wěn):喜歡東張西望,經常被安排在建築物的屋脊上,作建築物上的吻獸。不過民間傳說中之龍子遠不止上述九位,九乃虛指,以示數量之多;又是陽極之貴數,以示地位尊崇。折射出我中華先人對子孫眾多的期盼、對變異性的破解以及對後天習得的肯定的文化理念。  [25]

龍脈:風水學把起伏的山脈稱為龍脈,古代"風水術"首推"地理五訣",就是"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龍就是地理脈絡,土是龍的肉、石是龍的骨、草木是龍的毛髮。尋龍首先應該先尋祖宗父母山脈,審氣脈別生氣,分陰陽。最著名的龍脈為崑崙山和秦嶺。

龍的傳人:所謂龍的傳人,主要意思是說龍之血緣的傳承人,說遠古的先祖是人和龍交合的產物,次要意思是說龍之澤物無畏精神的傳承人。除了漢族,中國百越系的壯侗泰佬撣芒等族傳說因為神農娶洞庭君之龍女為妻而生,苗族始祖之一的蚩尤傳說頭有雙角也是龍,藏族蒙古人和滿族等東北一些少數民族也崇拜龍。

生肖: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位,對應的地支是辰,所以有辰龍一說。龍與鳳凰麒麟玄武一起並稱"四靈"。

元宵節舞龍: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一種中國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之一,每逢喜慶節日都會舞龍,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舞龍時,龍跟着繡球做各種動,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

二月二,龍抬頭: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據易經中的說法,這一天之前,雖然已屬春天,但還蟄伏着,稱之為"潛龍在淵"。這一天之後,陽氣上升,春意隱約可見,故曰"見龍在田"。顧名思義,龍出現了,一切都開始嶄露頭角。起初為"龍頭節",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農業豐收。更為普遍的說法是二月二龍抬頭,所以每個人都要去理髮,以沾染"龍"氣,迎取吉利。在廣西中北部壯族地區也有"二月二龍抬頭,八月二龍收尾"的說法。

端午節賽龍舟:龍舟賽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活動。傳說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於農曆五月五日含恨投江自殺後,楚國人民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遺體。民間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應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

龍鳳呈祥:典出《孔叢子·記問》:"天子布德,將致太平,則麟鳳龜龍先為之呈祥。"在中國傳統理念里,龍和鳳代表着吉祥如意,龍鳳一起使用多表示喜慶之事。傳說中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和駙馬蕭史在華山隱居修煉,得道乘龍鳳而去,後來人們為紀念弄玉和蕭史的動人故事,就用"龍鳳呈祥"來形容夫妻間比翼雙飛、恩愛相隨、相濡以沫、怡合百年的忠貞愛情。

域外

隨着中國人移民海外,中國的龍文化也隨之流傳到世界各地。其實遠在白種人接觸到中國龍文化以前,中國龍已經漂洋過海到日本、東南亞、以至美洲土著人當中。

一兩千年以來,日本農民和漁民就一直祭祀和崇拜龍,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高松冢古墳中有一幅七世紀的壁畫《青龍圖》,其形態與中國龍相差無幾。日本的古建築中,中國漢唐明清時期龍的形態較多見,先秦時期的龍則少見。可見中國龍的藝術是從漢代開始大量傳入日本的。

中國龍文化傳入東南亞要比日本早的多,因而顯得更具原始文化的特性。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的龍鳳藝術,明顯具有中國長江文化系的特徵。龍的頭大,有些像獅子或牛,腹粗,尾大,足小。這種龍的形象在這一地區的建築、服飾、雕刻,以及龍舟、龍舞和龍燈等民俗活動中,隨處可見。長江以南有星羅棋布的江河湖泊。龍舟文化甚為發達。指揮龍舟競渡的銅鼓飾有龍鳳等吉祥動物圖案。東南亞的銅鼓藝術源於中國。滇系和粵系銅鼓藝術的差別也見之於東南亞,成為長江龍鳳文化的地方演變體。從古代文化史的角度看,東南亞龍文化是長江文化系,特別是苗蠻文化向南的伸延。  [26]

日本在唐代時與中國頻繁往來,大量學習中國文化,促進了其社會進步。如日本的傳統建築和傳統服飾其實完全就是中國唐代時的樣子。而在那個時候,中國的龍都是三爪,日本也就只能從中國引進三爪的龍。在中國出現四爪龍後,已經開始閉關鎖國,與日本斷了往來。而韓國古時候叫做高麗,一直到清末前都是中國的附屬國,當中國統治者開始用五爪龍圖案的時候,自然不可能讓屬國和自己平起平坐,於是韓國的龍就只能是四爪了。歸根到底,日韓的龍反映的正是中國龍的發展演變過程。

價值意義

文化本源

龍為文化本源。《易》乃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而《易》之源,則可追溯至龍書。《易》中,主卦為乾、坤二卦。乾卦之中,《易·乾·爻辭》則按六爻之順序揭示了事物包括人生成長的普遍規律,以龍成長於水中為喻,提煉、總結出成長為遨遊天地之成功者的六個人生階段。如初九:潛龍,勿用。指人生初期,象徵人生的學習階段。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指龍之羽翼初豐,象徵人生的實習階段。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指閱歷經驗均已具備,象徵人生的創業階段。九四:或躍在淵,無咎。指人生已達到德才兼備,象徵人生的成功階段。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指龍騰出江河,飛離陸地,象徵人生追求與成就已到極致。上九:亢龍有悔,揭示出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的鐵律。《易·坤·爻辭》,則是對處於從屬地位者成長階段之歸納、提煉與詮釋。其最後階段之上六,則有"戰龍於野,其血玄黃"之句,意為陰盛之極,從屬者轉變為主導者,難度很大,代價亦大,要有充分的心理與應變準備。 [27]

民間層面,龍的影響更大,以龍為姓分布甚廣;龍王廟遍布神州,地名中多有以龍為名;動物中有地龍、變色龍等;植物中之龍眼、龍膽等。鄉間廟會舞龍燈,江南水鄉賽龍舟,皆源遠流長。

龍是正義化身,炎黃子孫賦予龍諸多美好善良之心性。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傳說小白龍曾因行雨救民而得罪玉帝,為懷念小白龍的恩德,民間將二月二定為春龍節,焚香禱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傳統的春節,也於此日正式結束。龍可代表英雄。龍之形象幾乎活躍於各個層面和領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與感召力,是理想中英雄之典型。 [28]

人文精神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這個民族精神的載體,多姿多彩的龍文化中,從中也可看出古代中國人的人文精神。

創新精神。龍文化歷久不衰,與古代中國人的創新精神分不開。龍文化經歷了若干發展階段,每一個發展階段主要是通過內部創新完成的。觀察各個歷史時期不同的龍藝術形態,從無角到有角,從無翼到有翼,從無足到有足,可看出龍形象是經過不斷創新而形成的。 [29]

綜合精神。龍的形象是古代中國人綜合了走獸、飛禽、水中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優長而形成的。龍文化的綜合性還表現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龍不斷吸收外來的優秀藝術元素,從而使其形象更為完美。比如,唐宋時期龍吸收了印度佛教中獅子的形象,頭圓而豐滿,腦後披鬣,鼻子也近似獅鼻,增加了龍的權威感。

包容精神。古代龍文化豐富多彩,與古代中國人的包容精神分不開。中國龍文化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曾受到來自印度的龍王信仰的衝擊,但中國人並沒有將其拒之門外,而是包容與改造,形成了中國化的龍王,豐富了中國龍文化的內涵。

進取精神。從古代中國人描述的龍形象來看,龍具有很強的進取精神。龍的活動空間十分廣闊,能上九天,能潛深淵。各種藝術中的龍形象,大多是飛龍、騰龍或奔龍,朝氣蓬勃,奮發向上,威武不屈。神話傳說中的龍,大多是一往無前、勢不可擋、無所畏懼的。這些都是古代龍開拓進取精神的表現。

獨立精神。中國龍的藝術形象是獨一無二的,與龍有關的種種文化現象也自成一體、獨具一格。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文化雖與儒教、道教和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始終保持着相對的獨立性,不附屬於任何一種宗教。 [30]

龍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這其中確實既有糟粕,也有精華。歷史上宗教性和政治性的龍崇拜,如祭龍求雨、祭龍求子、祭龍求平安和"真龍天子"等觀念,應予以拋棄。但藝術性和民間性的龍文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如舞龍燈、賽龍舟等與龍有關的民俗活動,應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保護。

在當代,還應當發揮龍文化的凝聚作用。龍文化形成發展的過程,與中華民族的形成融合過程幾乎是同步的。在歷史上,無論朝代怎樣更迭,龍文化的傳承始終如一。海內外華人均以"龍"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因此,在宣傳和弘揚龍文化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其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 [31]

參考資料

  1. ,2018-05-06
  2. 子不語,中國古籍全錄 , 2016-05-29
  3. 說文解字注 | 說文解字注 53 | 段玉裁著 |,中國古籍全錄 , 2016-07-31
  4. 說文解字系傳,中國古籍全錄 , 2016-05-29
  5. 太平廣記 | 卷第四百二十五 龍八 | 李昉著 |,中國古籍全錄 , 2016-07-7
  6. 抱朴子.內篇 | 袪惑卷二十 | 葛洪著,中國古籍全錄 , 2016-05-27
  7. "圖騰"一詞其實是舶來品 最早是北美洲人土語,人民網 , 2015-09-10
  8. "圖騰"一詞其實是舶來品 最早是北美洲人土語,人民網 , 2015-09-10
  9. "新中國龍"見證中國龍神話,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 2015-08-12
  10. 中華龍與和合文化 古人把最偉大的祖先都說成是龍,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5-08-12
  11. 中華龍與和合文化 古人把最偉大的祖先都說成是龍,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5-08-12
  12. 中國社會科學院何星亮:中國龍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人民日報,2015-08-12
  13. 中國社會科學院何星亮:中國龍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人民日報,2015-08-12
  14. 中華龍起源之我見,人民網 , 2015-08-12
  15. 中華龍起源之我見,人民網 , 2015-08-12
  16. 中華龍起源之我見,人民網 , 2015-08-12
  17. 中華龍起源之我見,人民網 , 2015-08-12
  18. 中華龍起源之我見,人民網 , 2015-08-12
  19. 龍年說龍,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5-08-10
  20. 從龍型起源了解龍飾文物的來龍去脈,人民網 ,2015-08-12
  21. 從龍型起源了解龍飾文物的來龍去脈,人民網 ,2015-08-12
  22. 從龍型起源了解龍飾文物的來龍去脈,人民網 ,2015-08-12
  23. 中國社會科學院何星亮:中國龍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人民日報,2015-08-12
  24. 中國社會科學院何星亮:中國龍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人民日報,2015-08-12
  25. 龍年說龍,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5-08-10
  26. 東方的龍,東方的龍 , 2015-10-21
  27. 龍年說龍,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5-08-10
  28. 龍年說龍,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5-08-10
  29. 中國社會科學院何星亮:中國龍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人民日報,2015-08-12
  30. 中國社會科學院何星亮:中國龍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人民日報,2015-08-12
  31. 中國社會科學院何星亮:中國龍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人民日報,201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