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35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間正道是滄桑》是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出品,由張黎執導,孫紅雷黃志忠柯藍張恆等主演的革命戰爭歷史題材劇。該劇講述了楊家兄妹三人分別加入國民黨共產黨,他們因政治信仰不同,而從手足情深,變成水火不容,最後天各一方的故事。2009年6月2日,該劇在中央電視台第八套首播。 2010年,該劇獲得了第25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第十六屆上海電視節最佳電視連續劇金獎等獎項。

劇情簡介

1925年,湖南省醴陵。退休軍閥、楊氏家族族長楊廷鶴膝下有三個子女:長子楊立仁、女兒楊立華以及小兒子楊立青。楊立仁與楊立青雖是親兄弟,但關係並不怎麼融洽。楊立仁通過楊家世交楚材介紹成為黃埔軍校的參謀教官,而楊立華早已是廣州國民政府的工作人員。楊立青憑藉繪圖技藝順利地考入黃埔軍校。學習期間,楊立青將瞿恩視為人生導師,並對瞿恩的妹妹瞿霞產生了愛慕之情。此時,楊立仁已踏入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政治核心圈,參與了軍政機密。在瞿恩等共產黨人的領導下,隨軍駐守上海的楊立青與瞿恩一齊秘密離開了上海,之後楊立青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時楊立仁已是國民黨中統駐上海的情報長官,而他的對手恰恰是瞿恩、瞿霞和楊立青。楊立華結束莫斯科的學習回到上海後,作為國民黨內的民主派人士繼續為國民政府服務。楊立青與楊立仁之間經歷了數次正面交鋒,楊立華不願看到自家兄弟同室操戈,通過條件交換,要求瞿恩讓楊立青離開上海到中共的後方工作,瞿恩被迫答應了要求。

反國民黨軍隊的圍剿失敗了,瞿恩不幸被國民黨軍逮捕,范希亮奉命對在黃埔的老師瞿恩行刑。1936年西安事變後,國共兩黨展開共同抗日的第二次全面合作,楊立青作為警衛人員隨中共談判代表團前往南京。抗日戰爭爆發,楊立華安排楊家舉家遷往陪都重慶。楊立青作為八路軍的團長在抗戰前線奮勇殺敵,楊立仁則一直在諜報戰線上辛勤奮戰。在陝西延安,失去生育能力的瞿霞嫁給了楊立青的黃埔同窗穆震方,楊立青得知後心靈大受打擊。

楊立仁與林娥在重慶相遇,國共兩黨的情報人員再次配合偵聽日軍的電台。「皖南事變」後,楊立青受組織上委派前赴重慶保護情報工作的安全。楊立青與林娥在重慶完婚,但與楊立仁又一次在感情和事業上站在了對立面。抗日勝利後,國共之間的內戰一觸即發,楊立青與楊立仁兄弟倆沒有在正面戰場相遇,但依然繼續着相互之間的較量。解放戰場上,國民黨軍隊兵敗如山倒,楊立青也從軍工生產保障轉到了一線戰場。國民黨中將楊立仁回到了上海,準備和國民黨政權一起退逃台灣。公元1949年,在上海解放的前夕,楊廷鶴因為病重而去世,他一生所盼的家庭團聚的願望最終未能實現。 [1]

劇集評價

《人間正道是滄桑》以一般革命歷史題材的表現形式,表現了重大革命歷史,以一般的人物和人物故事演繹了重大革命歷史事件。觀眾從這部電視劇里可以看到領袖人物的影子和一些重大的革命歷史事件,片中瞿恩這個人物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歷史上那些傑出領袖人物和優秀共產黨員相結合的一個藝術典型。這個藝術典型的意義是多層面的,它是領袖人物和一般革命者相結合的藝術形象,是一種很新穎的藝術形象(楊勝群評)

《人間正道是滄桑》把鏡頭的焦距對準了劇中人的情感世界和生命感受,用生動的情感衝突以及生命體驗的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豐富人物的血肉,使全劇有了一種少見的性格光彩和信仰力量。這部電視劇不僅提升了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文化品位,而且它的內涵比《亮劍》《歷史的天空》等同類影視作品要豐富的多(文藝評論家李准評)

第35集簡介

立青因為給中央軍上課獲得好評而被上級調到延安抗大做教員,培養作戰指揮人員。在延安集市上,立青偶遇穆震方、瞿霞和林娥,得知穆、瞿二人剛剛在一個月前結婚,立青大受刺激,情急之下,動手暴打穆震方,被瞿霞呵斥攔住。林娥在延河邊開導立青,也說到了自己的傷心處,立青情緒好轉,但他離去時發現林娥在痛哭流淚。瞿霞夜裡向穆震方坦誠,她離開立青是不願意拖累這個天生的戰將,穆震方表示理解。抗大舉辦高級短訓班,老廖、老黃、老周等紅大學員重新回到了立青的隊中,教務主任要求立青繪製濃縮版地圖作為禮品贈與他們,繪製設備去找穆震方安排。立青到穆震方家要求和瞿霞單獨談談,要求一個解釋,瞿霞表示等抗戰勝利後再說。林娥到立青班上給老廖送電報,順便給立青送地圖,兩人的接觸逐漸多了起來。立青去軍委電訊大院探望林娥,被警衛攔住而引發衝突。在軍委辦公室,立青不服氣地與林娥的領導大吵,脫口而出自己是林娥的戀人,為了幫立青解圍,林娥予以承認。立青在老廖等人的鼓動下,又一次到軍委電訊大院門口大聲對着林娥發表愛情宣言,還帶着戰士們一起跟着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