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桔梗花
![]() |
內容簡介
《一朵桔梗花》是日本小說家連城三紀彥的作品。小說里一共收錄了五篇以花為篇名的系列作品:《一串白藤花》、《桐棺》、《一朵桔梗花》、《白蓮寺》、《菖蒲之舟》。時代背景均為大正及昭和初期。 書中的5個中篇故事所講述的殺意,任何一部都可以擴展成為一部長篇推理小說。尤其是其中《一串白藤花》,《一朵桔梗花》更加是 其中的精品。
書中的篇章主角多為黑社會與青樓女子一類人物,他們處於社會底層,近似於被整個大時代所拋棄。但是或許正是因為和社會環境的強烈對比,反而更突顯這些人物的淼小,進而帶出更深層的悲劇性與哀愁。連城三紀彥在小說中描寫複雜的人性因素,兼顧推理性與文學性,在兩相結合的狀況下,又加入出人意表的結局,或許這是別人津津樂道於他作品的原因。以花的凋謝比喻生命之殞落,無法逃離的宿命之感濃厚地黏合於故事之中。人難逃一死,但如何在生命的某個地方發散出人生的熱力與激情,或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
女人如花,
擁有最動人的美麗,
卻無法掌控短暫而脆弱的生命。
一切美好都將如花朵凋零,
但,那一縷永遠無法抹去的幽香,
卻是渺小生靈存在與尊嚴的完美詮釋。
作者簡介
連城三紀彥,日本小說家,本名加藤甚吾。一九四八年生於愛知縣名古屋市。愛知縣立旭丘高等學校、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畢業。 連城三紀彥的作品風格較為着重文藝性,可以算是抒情推理小說,偶爾也有創作以敘述性詭計為重心的作品,但後期則轉而創作戀愛小說,1984年更以《戀文》獲得第九十一屆直木賞,於1996年再以《隱菊》獲得第九屆柴田煉三郎賞。 一九七八年,在大學求學期間,以推理小 說《變調二人羽織》(二人羽織是日本一種雙人曲藝表演節目,表演者分前後而坐,其形式類似於中國的雙簧。)獲第三屆「幻影城」新人獎而正式出道。 一九八一年以《戻川殉情》(即《一朵桔梗花》)獲得第三十四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短篇部門獎。之後開始轉向戀愛小說和恐怖小說創作。 一九八四年以《宵待草夜情》獲第五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同年以描寫兩位女性複雜心理的戀愛小說 《情書》(戀文)獲第九十一屆直木獎。 一九九六年以《隱菊》(隠れ菊)獲第九屆柴田煉三郎獎。其他著作有《暗色喜劇》、《我的變奏曲》、《飾火》(曾被 TBS改編成日劇《誘惑》)、《落日之門》和《美神的叛亂》等多部作品
內容預覽
序幕 花街上,點着常夜燈。 如今,連一點痕跡都沒有了,可是大正(註:日本年號,1911-1926)末年,在那個伸入瀨戶內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當時也使人覺得淒寂的風化區,名字就叫「常夜坡」。 活了這麼一把年紀,到如今還常常會想起那整晚點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燈光;奇異的是每次想起,它總是那麼淒冷,了無生氣。 就說是死的燈影吧,那燈光空茫茫的,恍如落在黝暗的水面上的光影,倏地畫了條尾巴就消失是的,那裡住花街紅艷艷的色彩,和女郎們華麗而零亂的衣着的燈光,不知怎地,竟使我覺得與守喪的白燈籠陰慘慘的燈光,有那麼一點相像。 時移勢易,流年似水,那兒打從寶永年間(註:1704-1711)就是往來於瀨戶內海的種種船隻停靠的港埠,曾經盛極一時;也是船夫、商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