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合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三合土是一個科技名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名詞解釋

三合土,顧名思義,是三種材料經過配製、夯實而得的一種建築材料,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三合土。但其中熟石灰不可或缺,三合土存在於沒有水泥或水泥奇缺的年代,所以,說三合土中有水泥是不對的。

我國的地質存在大量的「亞粘土」俗稱「黃土」「紅土」。在有泥土地的地方,三合土的材料為:泥土、熟石灰、沙。泥土的含沙量多,則沙的量減少。熟石灰一般占30%。

建築工程中的三合土墊層採用石灰、砂(可摻入少量黏土)與碎磚的拌合料鋪設,其厚度不應小於100mm,三合土中的熟化石灰顆粒、粒徑不得大於5mm;砂應用中砂,並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機物質;碎磚不應採用風化、酥鬆和有機雜質的磚料,粒徑不應大於60mm。

歷史

明代,有石灰、陶粉和碎石組成的「三合土」。在清代,除石灰、黏土和細砂組成的「三合土」外,還有石灰、爐渣和砂子組成的「三合土」。清代《宮式石橋做法》一書中對「三合土」的配備作了說明:「灰土即石灰與黃土之混合,或謂三合土」;「灰土按四六摻合,石灰四成,黃土六成」。以現代人眼光看,「三合土」也就是以石灰與黃土或其他火山灰質材料作為膠凝材料,以細砂、碎石或爐渣作為填料的混凝土。「三合土」與羅馬的三組分砂漿,即「羅馬砂漿」有許多類似之處。

配料

泥土、熟石灰和沙,實際配比視情況而定,泥土中的含沙量多的話,則配沙的量就可以少一點,熟石灰一般都是30%左右,採用石灰、碎磚或碎石和砂拌合而成三合土。石灰為消石灰,碎磚或碎石的抗壓極限強度不應小於50kg/cm2,其粒徑不應大於60mm,且不得大於所建房子牆厚度的2/3,並不得含有有機雜質,這樣的適用於建房子。附上幾個比例:碎石三合土(天然砂):1:2:4或1:3:6或1:4:8;卵石三合土(天然砂)墊層:比例同上;碎磚(特細砂)三合土墊層:比例同上;三合土依據配料的分布而定期能否用300~400年。

顧名思義,「三合土」即是以土為主的三種原料的混合物。利用這種混合物,可以夯打成最堅實的土牆。

爭鳴

在關於土樓的建造傳聞中往往有這樣的「三合土」之說:土樓能承載如此巨大的重量、且經風雨數百年而不倒,除了它獨特的建築結構外,其運用「三合土」來夯打牆體是建造土樓的技術之關鍵。而這個「三合土」的材料就是糯米、紅糖和黃土混合而成的。

別說土樓先民們拿不出那麼多的錢來買紅糖和糯米,即便紅糖不要錢任你挑,也不可能從百里外的產地翻山越嶺挑回那麼多的紅糖來當土用。可不是麼,建造一座土樓所要用到的土量是相當驚人的,用土樓人的話講,建造土樓前要備好三大堆料:即一堆石料,一堆土料,一堆木料。為了備取土料和石料,有時候甚至要改變一大片的地貌。試想,如此之大的用量,有可能用上紅糖和糯米麼?!更何況所謂的「三合土」用料,其三者的比例差不多是相等的。為此,在遠古的過去、沒有公路的條件下是不可能用糯米、紅糖和黃土混合製成三合土的;在而後的、有公路的計劃經濟年代也是不可能的。這是其一。

再說,紅糖和糯米與黃土混合後,紅糖是要氧化的,糯米也很難干硬。那麼夯實的土牆要等多長時間才會硬化(干硬)呢?沒有一定干硬度,土牆是不能向上重疊夯打的,否則就會垮塌。而且即便硬化了,土牆也勢必變形,土樓人講「反牆」。要知道,新打的土牆是很「小氣」(不穩定)的:土的乾濕度不一、土質中沙的含量太多或太少,都有可能導致牆體變形。還有,當新夯打的土牆到了有一定的高度時,其本身在風乾硬化過程中就很容易受外力影響而變形。夯牆的師傅們每天晚上收工時,都要嚴格檢查是否有什麼東西依靠在土牆的兩側,哪怕是一根小竹竿都不允許斜靠在牆上,目的是確保未風乾的牆體不受任何外力的影響,使其在靜態中保持垂直,防止「反牆」。

其實,以紅糖、糯米和黃土煉打的「三合土」並不是一種建築材料。製作它的時候只是把這三種原料放在一塊較平的大石頭面上,用錘子或刀背反覆敲打,並適當加一些水,使之融為一體成粘糊狀既是。它不屬於一種「建材」,而是一種「補料」。其用途可大了:可以用來補陶類的大小缸、缽、壇,(如水缸、穀物缸或盛東西缽壇);還可以補被老鼠咬壞的米礱或磨損的米礱槽溝等等。在土樓的先民們還不知道什麼是水泥的年代,這種「三合土」便是土樓先民們用着家用器皿補缺補漏、補痕補裂的好東西了。

上古時候的山區普通鄉民,一口大缸、大壇、大缽,可算是家庭中較值錢的用具了。一是這種東西又大又笨重、且易破裂,從市場買回家來很不容易(那時候是沒有送貨上門的);二是陶類的器皿可防潮、防鼠,農家人十分喜歡。因此,萬一有點破裂、損殘了,能補的就得儘量用「三合土」補一補,以做到物盡其用。(有的人家還請篾匠師用竹篾把缸或壇缽箍匝起來,民間稱「匝缸」,使之更為結實耐用。)可見,這種「三合土」在當時農家人的生活中有着多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