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海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海島在中國雷州半島東部,歷史上屬雷州府遂溪縣轄島。1958年東北大堤修建後方便了島民出入,實際上是一個位於湛江市區東南面的一個已消失的島嶼,東經110.38度,北緯21.03度,海岸線全長159.48公里,面積為286平方公里,島有15萬常住人口。今屬湛江市經濟開發區,島內主要通有東山、東簡、民安3個街道辦。地勢東高西低,東為玄武岩台地,西為海積平原。東端距海灘2公里,有海拔111米高的龍水嶺火山錐,面積500×500米,為火山碎屑岩及少量玄武岩構成,是天然航海陸標。蔚鶨港和北山港為島內最大漁港。蔚鶨附近6.5公里岸線,水深26~40米,其中40米深水航道650米。島內有尚待開發的土地40餘萬畝,地勢平坦,標高4~14米,為地質堅硬的火成岩基地。地下水日開採量可達50萬立方米。盛產魚、鹽,有庵里、紅旗鹽場,海水養殖以鮑魚和對蝦著稱。海灘綿長且潔白。

中文名 東海島

外文名 East Island

行政區類別 市轄經濟技術開發區

所屬地區 廣東省湛江市

地理位置 雷州半島東部

面 積 286 km²

下轄地區 東山、民安、東簡三街道辦

政府駐地 麻章區東海大道東海大廈

氣候條件 亞熱帶氣候

地理位置

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地處雷州半島東部,位於北緯 20°55′-21°55′,東經110°11′-110°21′。其東出太平洋,南下東南亞,西倚大西南,是我國與印度洋、太平洋沿岸國家和歐洲海陸的重要交匯點,是中國大西南金三角經濟區的進出口咽喉[1] 。 名字由來

簡介

湛江市東海島旅遊度假區湛江東海島東部,是「湛江新八景」之一。其東出太平洋,南下東南亞,西倚大西南,是我國與印度洋、太平洋沿岸國家和歐洲海陸的重要交匯點,是中國大西南金三角經濟區的進出口咽喉。試驗區下轄東山、民安、東簡三街道辦和硇洲鎮,總面積492平方公里,人口20.2萬人;主島東海島面積401平方公里。一條28公里長的海灘,是「中國第一長灘」可與意大利的「黃金海灘」媲美[2] 。東海島的「人龍舞」有「東方一絕」之稱,令中外遊人讚嘆不已。 東北部龍騰至蔚律6.5公里海岸線,擁有可建設國際一 流深水大港的條件,水深26-44米,航道距岸僅200-300米,可同時通航兩對30萬噸級以上的貨輪和50萬噸級的油輪。海島在湛江市東南面,它與南三島共同構成湛江港的門戶。自從1958年修建跨海大堤之後,東海島不再是孤島了。從市區出發,驅車23公里可到達島中心的東山街道辦,再往東走20公里,便到達「東海島省級旅遊度假區」。跨海大堤全長6.8公里,是近萬名農民戰士工人、學生和機關幹部苦戰22月建成的。區內唯 一的山嶺——龍水嶺,為東海島的最高峰,是湛江市56座火山錐形之一,形似一條龍頭高昂騰天的巨龍。與度假區隔海相望的硇洲島,是火山爆發形成的海島,島上的百年古燈塔是世界上兩座水晶稜鏡燈塔之一。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合併為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1] 東海島旅遊度假區的海灘海水潔淨,海沙粗細適中無泥,其鬆軟度可與北戴河、芭提雅媲美。獨具南國海濱風情和特色的椰林清吧園,是度假區的又一景觀。遊人在這裡乘涼、觀海、品嘗多種美味小食,會令人頓覺心曠神怡,困意全無。在蔚為壯觀的海灘上,你不但可以享受到輕型航空飛機、海上摩托艇、空中拉傘、沙灘跑車等各式各樣的遊樂項目的樂趣,還可以與當地漁民一道齊齊拉大網,品嘗海鮮,或到海中衝浪,盡情盡興,令你回味無窮。

名字由來

傳說在宋恭帝向蒙古人投降被蒙古人擄走之後,為了支撐南宋的半壁江山,文天祥、張世傑等忠臣又擁戴益王趙昰繼位做皇帝。可是,蒙古鐵騎很快又殺了回來,正危難之際,忽然飛來一隻大蝴蝶,聲稱要救駕。你道這蝴蝶是從哪裡來的,原來是從吳道子畫的「美女撲蝶圖」上飛下來的。吳道子人稱畫聖,他畫的畫是很有靈氣的,只因當年宋徽宗趙信也是好畫之人,他見這隻蝴蝶畫得傳神,心生憐愛之意,便用御筆在撲蝶的撲字之上加上了一個小小的「免」字,成了「美女免撲蝶」。蝴蝶銘感皇恩,一直未能報答,今見趙家有難,使現身來救駕。趙昰等人見形勢危急,便顧不了許多,紛紛爬上蝴蝶的背脊逃命。蝴蝶振翅一飛,衝出重圍,為了逃離蒙古鐵騎的追趕,它拚命地飛呀飛,不知越過千山萬水,也不知飛了多長時間。飛到一處海灣,已經筋疲力盡,再也飛不動了,便一頭栽到大海里,度成一個海島。再說小皇帝趙昰,他睜開眼睛,見四面是海水,心裡納悶,不知是什麼地方,但心裡又想,剛才從臨安城逃出來;如今見到大海,莫不就是臨安城東面的東海。 於是便沖日說出:「哈哈,我們逃到東海島了。」由於皇帝開了金口,從此就將錯就錯,把這裡叫做「東海島」。後來,蒙古兵又追趕到這裡來,趙昰慌忙逃到對面的硇洲島,並病死在那裡,由他八歲的弟弟趙昺繼位做南宋的最後一任皇帝,那就是後話了。宋恭帝(當時還不滿6周歲)被蒙古人擄走,文天祥擁立宋端宗趙昰,趙昰逃亡到硇洲島,趙昰死後八歲的趙昺在硇洲島登基,做了不夠兩年的倒霉皇帝,這些都是千真萬確的史實。東海島也的確象一隻蝴蝶,是不是從古畫上飛出來的,就請各位認真考證了。至於守海島的名稱,明清時代叫做「椹川」,法國強租廣州灣後,把這裡劃為「東海區」,此名沿用至 今,就叫做「東海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