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體育科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體育科技(期刊)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知網 的圖片

中國體育科技》創刊於1959年,是由國家體育總局主管、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的期刊。

據2020年2月《中國體育科技》期刊官網顯示,《中國體育科技》編委會共有編委25人。

據2020年2月29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體育科技》出版文獻共9126篇,總被下載2016646次、總被引93960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848、(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238。據2020年2月2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體育科技》文獻量為3519篇,基金論文量為1456篇,被引量為67983次、下載量為205545次,根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中國體育科技》影響因子為1.84。

辦刊歷史

1959年,《體育科技資料》創刊。

1981年,《體育科技資料》更名為《中國體育科技》。

1986年,《中國體育科技》刊期確定為月刊[1]

2004年,《中國體育科技》刊期由月刊更改為雙月刊。

2014年,《中國體育科技》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9年,《中國體育科技》刊期由雙月刊更改為月刊。同年,《中國體育科技》對現行投稿系統進行了升級,並將投稿系統入口重新調整。

《中國體育科技》主要刊登中國體育各學科領域應用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具有前沿型、創新性和重要指導應用意義的高水平研究論文的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

人員編制

據2020年2月《中國體育科技》期刊官網顯示,《中國體育科技》編委會共有編委25人。

學術交流

2017年6月28日至30日,由《體育科學》《中國體育科技》編輯部主辦、曲阜師範大學承辦的「2017《體育科學》《中國體育科技》學術研討會」在山東曲阜師範大學舉辦。

《中國體育科技》被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日本,2018年)收錄,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9-2020)來源期刊(含擴展版,CSSCI)、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2014年)體育學類核心期刊、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

出版發行

截至2019年3月,《中國體育科技》為月刊,每期80頁,於每月15日出版

據2020年2月29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體育科技》出版文獻共9126篇。

據2020年2月2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體育科技》文獻量為3519篇,基金論文量為1456篇。

影響因子

據2020年2月29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體育科技》總被下載2016646次、總被引93960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848、(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238。

據2020年2月2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體育科技》被引量為67983次、下載量為205545次,根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中國體育科技》影響因子為1.84,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名第408名。

《中國體育科技》全面報道中國國內外體育科技最新成果,堅持為「全民健身」和「奧運爭光」服務,圍繞「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籌力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三大歷史任務和「東京奧運會備戰北京冬奧會備戰和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預選賽」三大攻堅戰開展科技服務與科技助力工作,為廣大體育科技工作者服務,為體育事業發展服務。

投稿須知

1、《中國體育科技》要求研究論文必須有創新性,內容充實完整;研究快報必須含有首創性成果;研究簡報着重要求創新性;文獻綜述應由該領域內專家結合作者研究成果完成,要求有較強的前瞻性和指導性。

2、該刊嚴禁一稿兩投,重複內容多次投稿(包括將以不同文種分別投稿)以及抄襲他人論文等現象。一旦發現有上述情況,該作者的稿件將被作退稿處理,同時通知所在單位嚴肅處理,並向材料領域兄弟期刊通報。該刊拒絕發表聯繫作者作為主要作者的所有投稿。

3、上傳電子稿件應為WORD(*.doc)和LaTeX(*.tex)文檔,排版時請採用雙倍行距,以郵寄方式投稿的打印稿須單面打印。所投稿件必須含有高質量的照片和曲線圖(建議用Origin製圖,再拷貝到文檔中)。文稿務求論點明確、文字精練、數據可靠。在正文前,各加5個以內"關鍵詞"和300字左右的摘要"。參考文獻20條以上,要能反映該學科近年來的發展情況。

4、 稿件審查結果一般在2~3月之內通知作者,有個別稿件可能送審時間較長,如果超過3個月後仍未接到審稿結果,作者可與編輯部取得聯繫後自投它處。

5、 稿件的作者必須是直接參與研究工作或對其有重要指導作用的成員(如研究生導師等),協助做實驗的人員可放入致謝中。作者人數請控制在6人以下,嚴禁與論文無關人員掛名。聯繫人請註明姓名、性別、年齡職務職稱、學位等自然情況。

6、 論文如果是省部級以上任何一種基金資助項目,請註明基金號,放入Acknowledgement欄目中。

7、 通過審查後需要修改和補充實驗的稿件,最晚不超過4個月將修改稿返回編輯部,如有困難需及時向編輯部說明情況,半年不返回,按自動撤稿處理。

8、 論文發表後,版權即屬編輯部所有,其中包括上網的版權[2]

視頻

中國體育科技 相關視頻

國家體育總局:受疫情影響,我國770座滑雪場客流量斷崖式下降
振奮!3分鐘回顧中國體育70年榮耀時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