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國家藝術研究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國家藝術研究中心是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探索和全面推進中國國家文化事業大發展」的需要,是由各有關部門牽頭,有中國文化界、學術界、美術界、工藝美術界、美術理論界的專家、學者組成的中國藝術領域的學術研究[1]機構。

中心宗旨

中國國家藝術研究中心將緊緊圍繞弘揚中國本土民族文化的主旋律,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務真求實的科學態度。組織專家學者,以高視野、多角度全面調查研究中國國家藝術文化的現狀與前瞻,客觀、公正、全面地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的真諦,對華夏經典、名人名作、古今瑰寶進行深度研究探索,對各領域的藝術人才、能工巧匠進行分類排查、保護、發掘和培養,對所有學術研究、名作分析、大師評審,按國家有關規定均不收取任何費用。使精湛的華夏藝術的文化遺產能夠得到有力的發揚和傳承。

組織

中國國家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孫家正

常務副主任:李兆卓

副主任:廖靜文、吳樹青、劉大為、秦耕、王子忠

研究員:耿寶昌、靳尚誼、楊伯達、韋克義、葉佩蘭、徐慶平、王子忠、秦耕、李文連、孫其峰、卞毓方、孫建華(特邀)

黃胄和他旋風般的線條

黃胄是二十世紀後半葉最具創新精神的中國畫家之一,他的藝術創作影響了美術院校幾代中國畫系師生的創作觀念和創作道路,他所創作的人物和動物畫,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展現了他關注生命、熱愛生命、讚美祖國的赤子情懷;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同時,黃胄以他傳統的旋風般的線條,走出了一條獨特且張揚個性的藝術道路。他的藝術為當代美術發展產生了積極和深遠的影響,尤其在改革開放以後,黃胄以超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深入祖國的大西北搜集素材,為這一划時代的歷史性變革創作了大量的恢弘之作,為國家留下了新時期反應中國人民真、善、美的不朽篇章。

中國畫是極其注重線條的藝術,線條直接作用於造型、筆力在線條內涌動,產生了線條的力和美,線條美是獨立於形體之外的一種審美,中國畫中的線條是外師造化和中得心源的產物。可以說,黃胄是新中國繪畫[2]史上的重要開拓者,也是中國人物畫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他將西方素描與中國筆墨相結合,開闢了中國水墨畫的新時代,彌補了嚴格繪畫寫實帶來的弊端。

1925年黃胄出生於河北省蠡縣,幼有報國之志,十四歲時取「炎黃之胄」之意,自名「黃胄」。十八歲時拜師趙望雲,這對其日後確立自已的藝術主張和創作方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讀書到初中時因父親病故而輟學,為了學畫背井離鄉,流落漂泊到西安,1943年,拜長安畫派創始人趙望雲學習中國畫,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部隊上做美術編輯,到甘肅、陝西青海、新疆等地區進行過無數次的速寫。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講師、創作員、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和炎黃藝術館館長,為推動當代美術的發展、開展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促進祖國的統一大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