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重點研究美國內政、外交、經濟安全、社會文化及中美關係,並提出政策建議。

所 長:沈雅梅

電話:85119584

相關資訊

美國所積極籌辦國際問題研究六單位座談會

美國所正在準備將於12月26日(周二)舉辦的這次座談會,參加單位是京內從事國際問題(主要是美國問題)研究的部門,有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現代國關院、北大國關院、人大國關院、清華國研所及社科院美國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與美國和平研究所聯合舉辦南亞形勢線上研討會

9月22-23日,我院與美國和平研究所(USIP)聯合舉辦主題為「南亞和平與發展」的線上研討會。研討會由我院榮鷹副院長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研究員丹尼爾·馬基共同主持,來自我院、現代院、北京大學[1]、清華大學、美國和平研究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史汀生中心等機構共20餘名學者參會研討。與會專家圍繞南亞國家政治經濟新動態、中美印互動、印巴關係、阿富汗和平進程等議題開展充分研討。

展望2023:中美關係如何在激盪中前行?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中美元首三次互動包括首次面對面會晤,兩國外交團隊也先後在羅馬、盧森堡和巴厘島三次交鋒。中方點明「中美關係不應該是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零和博弈」,強調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才能確保中美關係不偏航、 不失速;美方則將對中國的「四不一無意」承諾擴展到了「六不五無意」。此外,佩洛西竄台引發台海局勢升溫,中方展開雷霆反制,給這一年的中美關係帶來巨大挑戰,牽動全球視線。

進入挑戰與希望並存的2023年,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雙邊關係之一的中美關係能否歷經動盪企穩,依然備受世界關注。

對此,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教授[2]指出,目前美國兩黨已在對華政策上形成共識,就是把中國鎖定為「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其對華戰略框架基本確定,主要包括:阻止中國經濟、科技和軍事實力的提升;主要圍繞台灣問題,阻撓中國實現國家統一;打壓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而在制度設計層面,美國防部、國務院、白宮的國安會、中情局,以及最近國會眾議院都圍繞中國建立和重組了一系列機構。

在吳心伯看來,儘管中美元首巴厘島會晤後,兩國關係氣氛有所改善,但只要美國以遏制和打壓為主的對華政策沒有變,中美關係仍將處於常態化波動。

布林肯訪華 為管控分歧、避免危機而來?

自去年11月中美元首會晤以來,雙方在多個領域、各個層級的對話和接觸在增多。日前又有美媒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2月5日訪問中國。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7日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中方歡迎布林肯國務卿訪華,中美雙方正就有關具體安排保持溝通。

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看來,美方不斷放出布林肯年初訪華的消息,可見其與華戰略溝通的急迫需求,實際上無論美方尋求為中美關係設立「護欄」,還是想「討好處」抑制自身通脹,始終離不開直接與中國對話。

參考文獻

  1. 北京大學,來了! ,搜狐,2019-05-04
  2. 教授也有等級之分?,搜狐,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