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的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8月在重慶北碚成立的中國地理研究所,當時所內設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大地測量、海洋等四個學科組,其中大地測量組是我國最早設立的測繪科研機構[1]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一系列調整與重組,歷經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測量製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1970年9月轉隸組建國家地震局武漢地震大隊,1978年5月更名為國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同月中共湖北省委批覆設立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地震局。1979年5月,國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與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地震局合併,合併後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地震局更名為湖北省地震局。1998年4月,國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更名為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管理方式

目前,湖北省地震局與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的管理方式。經過多年發展,地震研究所以地震大地測量為主導學科,以地震觀測技術和儀器設備研發為主要特色,逐步建立了涵蓋地震大地測量理論研究——觀測技術研究——儀器研發——標準檢測——生產應用為一體的地震大地測量學科理論和觀測技術體系,研製了從天空、陸地到海洋多項具有現代技術水平的儀器設備,建設了一系列高精尖實驗測試設備和專用實驗室,產出了大量服務於防震減災的科技成果,在地震大地測量學科建設、地震儀器研發、科研條件平台、研究生培養等方面形成了深厚積累,為我國地震監測預報實踐、地震科研、地球動力學研究、環境監測、防災減災等提供了理論、技術和觀測數據支撐。地震研究所立足地震監測預報和科技創新實際需求,將GNSS、重力、傾斜應變、InSAR應用於地震相關的地球動力學觀測,設計建立了全國性的GNSS、重力等觀測網絡,實現了中國大陸地殼運動和重力場演化的持續跟蹤分析,建立了國家重力學科中心、國家形變學科中心、中國地震局GNSS數據產品服務平台等學科監測管理和數據分析應用中心,是中國地震局重力、定點形變學科技術管理組以及中國地震學會地殼形變測量專業委員會的依託單位。

科研成果

地震研究所建有武漢引力與固體潮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地球系統科學觀測與減災新技術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國地震局地震大地測量重點實驗室、地震預警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省重大工程地震監測與預警處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斗開放實驗室·防災減災分實驗室等一系列基礎科研條件平台。擁有國家和省級質檢部門授權的GNSS、重力檢定標準基線場以及國家長度、角度計量標準。主辦有中文核心期刊《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英文EI期刊《Geodesy and Geodynamics》;圖書館藏有中外圖書120000餘冊,中外文期刊合訂本14000餘冊。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地震研究所先後有500多項成果獲得各級科技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中國專利發明創造金獎1項、優秀獎2項,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發表論文3000餘篇,譯作和專着70多部。先後獲評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3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7人,享受省政府專項津貼人員10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二、第三層次人選10人,湖北省跨世紀「111人才工程」人選2人,中國地震局「跨世紀科技人才」第一、第二層次人選4人,中國地震局科技新星2人,中國地震局骨幹人才4人、青年人才5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全國青年測繪科技創新人才1人。地震研究所於1981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現有2個一級學科(地球物理學、測繪科學與技術)、1個二級學科(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40名,並與相關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40年來,地震研究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研究生教育的方針政策,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大力加強學科建設和導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先後有400餘名研究生順利畢業,成為地震戰線和其他行業上的重要骨幹。地震研究所在地殼形變、重力與固體潮、GPS、測震、地磁等地球科學理論和觀測技術研究領域與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美國、日本、德國、澳大利亞、越南、伊朗、意大利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廣泛的科技合作,特別是與美國阿拉斯加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震大地測量研究、盧森堡歐洲地震與地球動力學中心的重力與地球動力學研究、日本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的地震重力觀測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不僅長期穩定,而且卓有成效。2009年,科技部認定的「地球系統科學觀測與減災新技術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落戶地震研究所。2016年、2018年,地震研究所分別在天津、昆明舉辦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學術研討會(ISGG 2016、ISGG 2018),為推動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學科發展及其防災減災業務應用發揮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