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德育研究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德育研究中心9月26日,德育研究中心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和職工觀看學習了位於單位A座大廳的「中國共產黨[1]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展板。

奮鬥目標

展板內容包括首都過去五年新的歷史性變化,總結了五年奮鬥的寶貴經驗,展望了首都發展的新征程及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大家從自身的所見所聞出發,交流了對北京市近五年發展的感受,切實體會到了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

作為德育研究工作者,中心人員特別就蔡奇書記提出的「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深入的討論,全體人員表示要結合本職工作,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勇於開拓進取,打造首都德育工作的新品牌。

最後,全體人員在展板前合影,表達了要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認真學習,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北京篇章不懈奮鬥,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2]勝利召開。

相關資訊

德育

1.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並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重要性

在應試教育的壓制下,家庭、學校教育幾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輕德育,以至於無數人感慨當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一代。而德與才的孰重孰輕,坊間一度流傳着這樣幾句話: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如果追溯,早在北宋時期司馬光就曾給出了最為精闢的論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也。

從未成年人犯罪率可知,更多的家長、教師忽略了德育的培養,使學生在身心即將成熟的最佳施教年齡段,過早地品味到了生命的苦澀,甚至身陷囹圄。在自身承受着失足痛苦的同時,給家人、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由此可見,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壞,不僅關係到個體的未來成長,更是間接影響到整個民族素質的高低,乃至國家整體文明的優劣和續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