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林木遺傳育種與培育研究組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林木遺傳育種與培育研究組團隊圍繞服務國家木材安全,促進松、杉等產業提質增效,明確馬尾松[1]、木荷的生長、材性和抗性等性狀遺傳變異規律和調控機制,建立定向育種和分子輔助育種技術,創製高抗、優質及生態適應性良種,形成新型培育技術。

目錄

一、負責人簡介

周志春,男,博士,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擔任浙江省林木育種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林學會松樹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馬尾松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為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長期致力於馬尾松和木荷等南方主要速生豐產用材和珍貴樹種新品種選育與培育技術研究,先後主持「十四五」和「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部省重大重點科研項目30餘項。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等獎4項,主持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2等獎3項、3等獎2項,及梁希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150餘篇,出版專著6部,制定林業行業標準和省級地方標準7項,選育林木良種10個,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30餘名。

二、團隊研究方向

圍繞服務國家木材安全和林業現代化建設,促進松杉和珍貴樹種等產業提質增效;以馬尾松、杉木和柏木等針葉速生用材樹種的多世代育種和高抗育種,以及木荷、紅豆樹和赤皮青岡等珍貴闊葉樹種的良種選育和精細化高效培育技術為主要研究方向;明確馬尾松、木荷等生長、材性和抗性等性狀遺傳變異規律和調控機制,建立定向育種和分子輔助育種技術,創製高抗、優質及生態適應性良種,形成新型培育技術。

三、取得主要成績

團隊現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和子課題1項、科技創新2030-生物育種重大專項課題1項和子課題1項、浙江省林木新品種選育重大專項重點課題1項和子課題2項、省院合作重大項目1項、江西省林業科技創新項目1項。在SCI和CSCD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50篇;審(認)定林木良種10個;制定林業行業標準和省級地方標準10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5項(其中主持1項)、三等獎2項(其中主持1項),主持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項、三等獎2項,及梁希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項;出版專項7部。研究成果作為40項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範資金項目的技術來源得到推廣應用和轉化。

四、成員組成

團隊現有成員8人,其中研究員2名:周志春、劉青華;副研究員4名:金國慶、王斌、張蕊、張振;助理研究員2名:高凱、曹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