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是國家設立的公益性檢驗檢測檢疫中央研究機構,2004年建院,前身是成立於1954年的農業部植物檢疫實驗所和成立於1979年的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技術研究所。主要任務是開展檢驗檢測檢疫應用研究,以及相關基礎、高新技術和軟科學研究,着重解決檢驗檢測檢疫工作中帶有全局性、綜合性、關鍵性、突發性和基礎性的科學技術問題,為國家檢驗檢測檢疫決策、市場綜合監管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持,為檢驗檢測檢疫科普教育及社會實踐培訓提供科技服務。

中國檢科院現有5個院區:亦莊院區(綜合科研樓一期44畝,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高碑店院區(16.5畝,建築面積1.12萬平方米)、雙橋院區(20.75畝,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河北燕郊成果轉化基地(50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和天津院區(0.5萬平方米實驗用房),共占地130多畝,總建築面積近9萬平方米,總部設在北京市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

人才隊伍

中國檢科院現有職工1200多人,科研人員占一半以上,正高級職稱102人(其中二級研究員17人)、副高級職稱[1]150人;擁有博士學位130多人、碩士學位230多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9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員1人,「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國家級人選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3人,有7人在國際組織任職。

科研實力

中國檢科院科研成效顯着。「十五」以來,共承擔國家及省部級各類科研項目1000餘項,經費11.66億元。獲得各類科技成果獎項近200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103項,AOAC標準方法獎2項;發布標準670項,其中國際標準6項,國家標準216項,檢驗檢測檢疫行業標準442項;獲授權專利504件,其中國際專利7件,發明專利335件;出版專着166部。

中國檢科院科研條件優越。學科布局齊全,涉及食品農產品安全、動植物檢疫、衛生檢疫、化學品安全、工業消費品安全、化妝品、裝備技術等多個領域;配有各類大型儀器設備4000餘(台/套),價值10億多元;建有首批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食品質量與安全)和技術創新中心(動植物產品質量與安全),並擁有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BSL-3),同時建成了動物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ABSL-3)、高等級植物生物安全實驗室(APBSL);設有5個省部級風險評估中心,全國植物檢疫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271)、全國危險化學品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毒性檢測分技術委員會(TC251/SC1)、全國標準樣品技術委員會食品化妝品標準樣品專業工作組(SAC/TC118/WG14)3個全國標準化組織秘書處,以及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秘書處、亞太經合組織/食品安全合作論壇聯合秘書處;主辦《植物檢疫》《質量安全與檢驗檢測》《中國國境衛生檢疫雜誌》三本學術期刊;是科技部認定的「檢驗檢疫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中國檢科院科研實力雄厚。「十三五」以來,積極參與國家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實施,集成優勢資源,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地方相關機構,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立項中實現了逆勢增長。主持轉基因重大專項項目2項;「國家質量基礎(NQI)」「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畜禽重大疫病防控」「現代食品加工與糧食收儲運」「重大科學儀器」「公共安全」等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項目18項;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4項,總經費近6億元。以科研為中心的「強院」戰略得到有效落實。

中國檢科院科技合作廣泛。與國內多家知名研究機構、高等院校以及多個國際着名研究機構和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歐盟聯合研究中心(JRC)等國際組織積極開展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和發展,設立了20多個院外聯合研究室(中心)。

技術支撐與保障

中國檢科院始終緊密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防控SARS、甲型流感、埃博拉出血熱、中東呼吸綜合徵、登革熱、非洲豬瘟、新冠肺炎等疫情,以及在應對輸歐米製品轉基因、三聚氰胺奶粉、農夫山泉「砒霜門」、雙匯瘦肉精、日本核輻射、台灣食品「起雲劑」、「地溝油」、「臭腳鹽」、特氟隆不粘鍋等一系列突發事件中發揮了重要的科技支撐作用;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4年南京青奧會、2016年杭州G20峰會、「一帶一路[2]」論壇、2018年青島「上合組織峰會」、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重大活動的食品安全檢測和生物反恐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為汶川、玉樹地震災區防疫、食品安全檢測及災後重建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多年來,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公正、權威、精確的檢測技術服務,在服務國際貿易便利化、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國門安全、保護國家生態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成果轉化

中國檢科院認真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強院大市場」發展思路,全力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全力提高科研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出台了鼓勵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實施的一系列辦法,調動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科研成果轉化取得明顯成效。充分利用國家檢測認證機構整合的良好機遇,組建了檢科測試集團,進軍檢測市場;對院屬企業進行整合劃轉,設立了中檢國控集團,積極對外投資,服務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和示範區建設,參與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區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落地;推動院屬科技型企業北京陸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混改上市,取得實質性進展。「大市場」戰略的實施為檢科院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有效地反哺了科研。

發展願景

堅持「公益性科學研究機構」和「第三方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本質屬性,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國家質量基礎建設需求,聚焦市場公平競爭需求,突出「公益」、突出「服務」,不斷提升科研能力和技術支持能力。堅持「崇學尚德、慎思篤行」院訓精神,堅持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檢驗檢測檢疫科研機構」發展目標和「強院大市場」發展思路,堅持「成就事業、享受生活、回報社會」的價值理念,堅持「政治建院、科研立院、人才強院、改革興院、市場助院、開放辦院」理念,不斷推動檢科事業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