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川區青泥鎮初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臨川區青泥鎮初級中學座落在臨川區南部,東臨山清水秀的撫河之濱,南接金谿縣琅琚鄉,北與嵩湖鄉毗鄰,西與主幹道相通。校園占地面積約18畝,建築面積現有在校學生1600餘人,教職工58人,其中高級教師[1]9人,中級教師45人。教師有市、地級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2]10餘人。全校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教學論文和教學經驗發表於各級各類報刊,參加示範課、優質課、說課獲獎的教師更是舉不勝舉。

學校發展

先前的青泥中學,只有8畝地,老圍牆外,還有一座老懷仁廟,橫垣在青泥中學與原青泥中心小學之間。後來,中心小學搬遷了,老址便空閒在那裡。為了爭取更大發展空間,學校一再地向當地政府爭取,終於爭得了那4畝地。

青泥出外經商打工的不計其數,留守兒童居多。於是,學生宿舍的建設,便成了當務之急。

由於經費緊張,學生宿舍是一層層慢慢地建起來的,往往才建了一樓,便因資金短缺而停工半年,甚至更久。校領導不顧疲勞,東奔西走,爭取了各級各部門領導的支持,尤其是局領導班子的支持下,四樓學生宿舍終於平地而起。留守學生的家園指日可以住進去了。

青泥中學校園範圍不但小,而且校園內坑窪不齊,每逢雨季,校園就漲水,最深處可淹沒人的膝蓋,淺處也要人背人才能進去。為了解決這個「頑疾」,校領導班子一方面省吃儉用,儘量節省開支,一方面四處化緣,終於建成了一整套排水通道,並修建了一條4.5米的水泥路,硬化了教學樓前的場地。近幾年,利用當前的好政策,爭取到一些項目,逐漸建成了教工食堂、籃球場、花圃、西校門,一幢五層樓的新教學樓也在興建中,青泥中學跟以前相比,那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是前幾年出去的學生,再回來,肯定會認為自己是否走錯了地方。

學風建設

嚴格管理是該校特色。該校建立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使日常管理和教學工作均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1)實行教師聘任制,對教師的工作業績、工作量進行考核,引進競爭,激勵機制,促進校風、教風、學風的轉變。

(2)推行年級主任負責制,發揮年級組協調教學,綜合管理的職能作用,保證學校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3)嚴格教學管理,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注重教學常規的落實,注重課堂效果,注重教風、學風建設。

在教師中,推行以愛國奉獻、愛校敬業、愛生育生的師德師風建設。在學生中,推行禮儀教育,形成「尊師、愛生、開拓、創新」的校風。正是在這些大環境的影響下,近幾年青泥中學的中考成績都是一路凱歌,每年考取教育集團的人數都位於南片前列。因此,該校多次獲得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授予「文明單位」、「先進集體」、「學校工作目標考評先進單位」、「校務工作先進單位」、「爭優創先先進單位」等殊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