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喬治·艾夫斯塔希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喬治·艾夫斯塔希歐原圖鏈接來自 ellines 的圖片

喬治·艾夫斯塔希歐,FRS (英語:George Petros Efstathiou,/ɛfˈstæθjuː/,1955年9月2日-),希臘裔英國宇宙學家,劍橋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他曾擔任過牛津大學的薩維爾天文學教授。他現在是劍橋大學科維理宇宙學研究所的所長。2014年邵逸夫天文學獎得主肖恩·科爾曾經是他的博士生。

生平

艾夫斯塔希歐最初在倫敦白鹿巷的托特納姆文法學校獲得教育。後來在1973年他考入基布爾學院攻讀物理的學士學位,畢業後進入杜倫大學阿諾德·沃爾芬代爾爵士的宇宙學研究組讀博,博士導師是理查德·馮。在這期間,與阿諾德·沃爾芬代爾爵士、理查德·馮和理查德·埃利斯一起,他開始涉足數值宇宙學。他在1979年到1980年間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博士後,並且在名譽上將在柏克萊的職位至少保持到了1985年。1980年他回到英國進入康橋大學,並在獲得幾個研究職位後於1988年以33歲的低齡被指定為了牛津大學的薩維爾天文學教授職位直到1994年,他回到了康橋大學成為了1909年天體物理學教授。他在2004年到2008年到擔任了康橋天文學研究所的所長,並且在2008年成為了劍橋大學科維理宇宙學研究所的所長。

研究

艾夫斯塔希歐教授是非常著名的宇宙學研究者,主要貢獻如下:

  • 與馬克·戴維斯,卡洛斯·弗倫克以及西蒙·懷特一起成為了數值宇宙學和數值方法研究大尺度結構的先導人。
  • 與理查德·邦德一起對冷暗物質宇宙下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各向異性做了第一個詳細的理論預測。
  • 與史蒂夫·馬杜克斯等人一起用APM Galaxy Survey的大尺度結構觀測數據給出了現在的標準宇宙模型ΛCDM宇宙學的早期觀測證據。
  • 他是2度視場星系紅移巡天的早期創始人之一,並且通過大尺度結構的觀測確認了暗能量的存在。後來約翰·皮考克在2014年與艾夫斯塔希歐及尼古拉斯·凱澤的博士生肖恩·科爾即是通過2度視場星系紅移巡天的觀測證據證明了重子聲波震盪、紅移空間畸變和凱澤效應而獲得了邵逸夫天文學獎。
  • 他同時還是普朗克衛星[1]的主要研究者之一,並且是普朗克衛星的觀測結果的通訊作者。

榮譽

他在1994年38歲的年齡就成功當選為皇家學會院士,2005年他和長期合作者西蒙·懷特一起獲得了丹尼·海因曼天體物理學獎。在2011年他與馬克·戴維斯, 卡洛斯·弗倫克以及西蒙·懷特獲得了宇宙學界的最高獎格魯伯宇宙學獎[2]

視頻

喬治·艾夫斯塔希歐 相關視頻

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