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九式機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九九式機炮,為日本海軍製造的空用機炮[1],為瑞士厄利孔FF機炮授權生產,普遍裝設於日本帝國海軍的各型軍機上。

簡歷

1938年(昭和13年)日本帝國海軍預定發展新一代艦載戰鬥機(即日後的零戰)。當時擔任日本海軍航空本部部長的山本五十六預見日後艦載戰鬥機有可能會需要攔截大型轟炸機,因此堅持新型機上必須裝備大口徑空用機炮。然而尋找可用空用機炮則早在1935年10月山本升任航空本部長時便開始,攔截日漸大型化的轟炸機成為海軍未來有可能面對的考量,由於當時日本國內並無現貨,因此轉向海外尋求可能樣本,由海軍航空本部技術部長和田操對各國產品做出調查,此時駐法武官提供了MG FF機炮的資料,海軍在確定新型機可承受極限後向瑞士的奧立崗公司提出了授權生產厄利孔FF的需求,並向其雇用部分技術人員前來日本協助生產。

1936年6月日本與瑞士簽訂契約,並在1937年由大日本兵器公司(當時稱為富岡兵器製作所)負責,1938年3月6名瑞士技師前來日本協助MG FF國產化,6月全日制的九九式機炮開始量產,同時也向聯合王國雇用火藥技師協助生產新型20mm彈藥,而這些技師在日本與同盟國開戰後通通滯留日本並強迫協助開發九九式二型機炮。

九九式機炮的研發由於國外技術人員的協助下極為順遂,1939年即生產出第一批成品並裝配在當時在測試中的零戰上,雖然在早期測試時仍出現進彈不順或是彈藥品質不良的問題,但很快就完成改善,到1941年底對美開戰時九九式機炮已經是相當穩定的武器。日本海軍對這型武器感到滿意並進行量產,由於單一廠家產能不足,除了原本的大日本兵器公司外海軍的豐川海軍工廠、多賀城海軍工廠亦投入量產,到二戰結束前至少有6間兵工廠生產此款裝備,日後並持續改良生產至二戰結束。

九九式在二戰時期亦持續修改相關設計,前線一開始提出的問題是載彈量太少,在1942年夏季開始換裝100發彈鼓的改款[2];1943年春季時更隨零戰二二甲與五二型的推出將奧瑞岡FFL以九九式二號的代號投產,1943年秋季彈鏈給彈型的九九式二號四型進入前線服役,1944年後主要是朝向強化射速的改良方向進行,但相關款式未進入量產就以日本投降作終。

視頻

九九式機炮 相關視頻

日本九九式步槍,精髓就在拉栓上!
二戰時期戰鬥力強大的日本帝國海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