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物御龍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物御龍圖》是戰國中晚期佚名創作的絹本水墨淡設色畫作,1973年出土於長沙子彈庫楚墓一號墓穴,出土時平放在槨蓋板與棺材之間,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1]

《人物御龍圖》描繪墓主人乘龍升天的情景。此幅非衣帛畫上端有竹軸,軸上有絲繩,為一幅可以垂直懸掛的幡,應是戰國時期楚國墓葬中用於引魂升天的銘旌,屬於非衣性質的戰國晚期帛畫。

畫作內容

畫面正中描繪一有鬍鬚的男子,側身直立,腰佩長劍,手執韁繩,駕馭着一條巨龍。龍頭高昂,龍尾翹起,身平伏,略呈舟形。在龍尾上部站着一隻,圓目長喙,頂有翰毛,仰首向天,神態十分瀟灑。畫的上方為輿蓋,三條飄帶隨風拂動;左下角為一鯉魚。畫幅中輿蓋飄帶、人物衣着和龍頸所系的韁繩,都是由左向右拂動,表現了風向的一致。

創作背景

帛畫乃引魂升天的銘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視「龍」為神物。是通天地之靈物,它可以載人或神上天或邀游太空。這雖是一種虛幻,但都反映出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征服自然的浪漫主義氣質。這幅帛畫反映出先民們對人死後靈魂不滅,乘龍天游或乘龍升天的一種願望。《人物御龍圖》在當時也被作為「引魂升天」一類與葬俗有關的作品。《楚辭·招魂》說:「魂兮歸來反(返)故居些,……像設君寶靜安閒些[2]」。可知在戰國秦漢,荊楚地區人死後已有在堂屋中張掛死者肖像的習慣,還可能即以此參加出喪併入葬。  

=構圖

畫中人物形象寫實,比例準確,線條轉曲流暢,兼用淡彩渲染,以突出其神採風貌。那些向後飄拂的冠帶和華蓋上絛帶的刻畫,更使整個畫面具有飛動之感。

《人物御龍圖》畫面布局精當,以墓主人形象為中心安排空間,、風、以及輿蓋,造型比例準確,人物衣紋線也非常精細慨括,並準確地刻畫山了衣服絲綢質地的質感。人物造型極為生動傳神,作側面微低臉頰沉思狀,微笑欲語,將墓主人低頭思考如有所悟的瀟灑專注神情刻畫出來。此畫用筆細勁,線條流暢,富於曲折、剛柔、粗細變化,色彩的運用也更加純熟。在繪畫風格特色上仍然具有楚地早期繪畫特有的譎怪瑰麗的精神格調。

表現手法

基本上運用白描手法進行繪製,注重用線的細勁到位,注意對物象質感的把握和概括。雖然線條略顯稚拙,但不乏秀美流麗、細勁暢達的風韻。畫幅有些地方則使用平塗於法,人物略施彩色,更見線條的表現力度。而畫面有些部分運用了金白粉彩,亦足此件非衣帛畫的獨特之處,也是迄今所發現用此畫法的最早的繪畫作品

視頻

人物御龍圖 相關視頻

漢壽發掘百餘座戰國中晚期墓葬:軍事色彩濃郁
戰國中晚期墓葬發現大量絲綢紡織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