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仁和集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仁和集鎮是隸屬於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地處天長市城區東部,東與秦欄鎮接壤,南連金集鎮,西連天長街道,北臨高郵湖,行政區域面積126.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仁和集鎮戶籍人口為39582人。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設仁和鄉。2007年5月,和界牌鎮、蘆龍鄉合併,仍稱為鎮。截至2020年6月,仁和集鎮轄3個社區、8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仁和社區。2019年,仁和集鎮有工業企業275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3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4個。

2020年7月29日,仁和集鎮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1]

歷史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設仁和鄉。

1958年9月,併入秦仁公社。

1962年8月,劃出仁和公社。

1969年9月,和蘆龍、王橋公社合併更名為朝陽公社。

1980年10月,劃出為仁和公社。

1983年4月,改仁和集鄉。

1992年4月,鄉改仁和集鎮。

2007年5月,和界牌鎮、蘆龍鄉合併,仍稱為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仁和集鎮轄仁和、界牌、蘆龍3個居民委員會,掌鼓、陶莊、雷莊、白馬、林莊、東風、南尖、吳莊、王橋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35個村(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仁和集鎮轄3個社區、8個行政村:仁和社區、界牌社區、蘆龍社區、雷莊村、掌鼓村、陶莊村、吳莊村、王橋村、林莊村、南尖村、東風村。 鎮人民政府駐仁和社區。[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仁和集鎮地處天長市城區東部,東與秦欄鎮接壤,南連金集鎮,西連天長街道,北臨高郵湖, 行政區域面積126.5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仁和集鎮有耕地面積6.2萬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仁和集鎮轄區總人口4128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7381人,城鎮化率42.1%,另有流動人口3382人。總人口中,男性20978人,占50.8%;女性20308人,占49.2%;14歲以下5656人,占13.7%;15-64歲30345人,占73.5%;65歲以上5285人,占12.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0977人,占99.3%;回族239人,占0.6%;其他少數民族70人,占0.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97.1人。

截至2017年末,仁和集鎮常住人口39510人。

截至2019年末,仁和集鎮戶籍人口為39582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仁和集鎮財政總收入3298萬元,比上年增長47%,農民人均純收入9800元,比上年增長15%。

2019年,仁和集鎮有工業企業275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3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4個。

農業

2011年,仁和集鎮農業以種植小麥、油菜、水稻為主,農業總產值3.7億元,農業增加值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20%。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為主,生產糧食5.5萬噸,其中小麥2.4萬噸,水稻3.1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油菜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2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1萬頭;羊飼養量0.2萬隻;家禽飼養量20萬羽。漁業以蟹、魚為主,蟹產量253噸,魚產量1160噸。

工業

2011年,仁和集鎮工業形成以電子、玩具、服裝、實驗設備、機械加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工業增加值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80%,工業企業230家,職工11358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7億元,比上年增長27%。

商貿

2011年,仁和集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4.24億元,比上年增長19%,出口20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2%。

金融業

2011年末,仁和集鎮金融機構有各類存款餘額28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7%;各項貸款餘額12000萬元,比上年下降11%。

郵電業

2011年,仁和集鎮郵政業務收入40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30萬元。[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仁和集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652人,專任教師9人;小學8所,在校生1935人,專任教師15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300人,專任教師10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53萬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仁和集鎮文化廣播站1個;村文化活動室12個;電影公司2個;文化專業戶15個;各類圖書室13個,藏書5萬多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32人,體育場地10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6%。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仁和集鎮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6個;病床7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7張,固定資產總值972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68人,其中執業醫師23人,執業助理醫師12人,註冊護士14人,醫療機構完成診療5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仁和集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0戶,人數69人,支出16.7萬元,月人均202元;城市醫療救助14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19人次,共支出31.4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27戶,人數1316人,支出104萬元,月人均65.9元;農村五保供養100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8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96.7萬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04萬人,參保率89%。

郵政電信

2010年末,仁和集鎮有郵政局1個,征訂報紙、期刊11萬份(冊),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8000門,固定電話用戶3000戶;移動電話用戶2800戶,寬帶接入用戶1750戶。[5]

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仁和集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有深水井9眼及成套淨化設備,年供水22.56萬噸,鋪設排水管道20000米。

園林綠化

2011年末,仁和集鎮鎮區有綠化面積500平方米。

交通運輸

2011年,仁和集鎮有312省道、083縣道天(長)高(郵)線過境。省道30千米,村級道路85千米,鎮區道路30千米,寬度8-30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仁和集鎮清代為萬安集。因商賈雲集,買賣講和氣、重仁義而得名。

榮譽稱號

2020年7月29日,仁和集鎮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