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傳統建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傳統建築

來自 豆瓣讀書網 的圖片

中國自古地大物博,建築藝術源遠流長。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築藝術風格等各有差異,但其傳統建築的組群布局、空間、結構、建築材料及裝飾藝術等方面卻有着共同的特點,區別於西方,享譽全球。中國古代建築的類型很多,主要有宮殿、壇廟、寺觀、佛塔、民居和園林建築等。

簡介

書 名:傳統建築

類 別:圖書 >> 藝術 >>建築藝術

定 價:¥45.00

出版時間:2010-1-1

開 本:16

紙 張:銅版紙

ISBN:9787506036436

頁 數:170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裝 幀:平裝

中國傳統建築特點

相對於西方古建築的磚石結構體系來說,中國古建築是獨立的機構體系,其最大的特點有四 1 以木結構體系為主。木結構體系的優點很多:如維護結構與支撐結構相分離,抗震性能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同時木結構也有很多缺點:易遭受火災,白蟻侵蝕,雨水腐蝕,相比磚石建築維持時間不長;成材的木料由於施工量的增加而緊缺;梁架體系較難實現複雜的建築空間等。不過,中國古代建築中也有少量磚石建築,如《史記索隱》中稱:「石室金匱,皆為國家藏書之處。」;如《水經注》中有多處記載,《渭水篇》:「磻溪旁有一石室,蓋太公所居也」。磚石結構多用於塔式建築。

2 中國木結構體系歷來採用構架制的結構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橫樑、豎枋而構成「間」,一般建築由奇數間構成,如3,5,7,9間。開間越多,等級越高,紫禁城太和殿為11開間,是現存最高等級的木構古建築。立面上劃分三個部分:台基、屋身、屋頂。其中官式建築屋頂體型碩大、出挑深遠是建築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屋頂的形式按照等級分為:單坡、平頂、硬山、懸山、廡殿、歇山、卷棚、攢尖、重檐、盔頂等多種制式,又以重檐廡殿為最高等級。

3 斗栱是中國木架建結構中的關鍵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懸臂樑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4 特異的外部輪廓:多層台基,色彩鮮艷的曲線坡面屋頂,院落式的建築群,展現廣闊空。兩千多年前漢墓磚畫上已經有院落建築的表現,及至明清最宏大的建築群——紫禁城,也採用的複雜的圍合形式。

在建築思想上,中國古建築體現了明確的禮制思想,注重等級體現:形制、色彩、規模、結構、部件等都有嚴格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建築形態,但是也同時限制了建築的發展。同時,天人合一思想同樣體現在中國古建築的發展過程中,促進了建築與自然的互相協調與融合。注重建築,城市選址;建造時因地制宜,依山就勢,園林體現尤其明顯,強調風水。

古代建築,雕樑畫棟,牆壁亦往往作圖畫。戰國時期畫事頗盛;漢時宮室,亦多有畫人物故事,善惡畢背,以昭鑑戒;後世所畫則多山水

中國有很多著名的建築著作,其中城市著作有《考工記》,建築條例著作有宋代李誡《營造法式》、清代《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園林著作有《園冶》。著名的匠人有隋朝的宇文愷、宋朝李誡、明朝蒯祥、清朝樣式雷。

中國傳統建築上位建築

傳統的上位建築主要是從人的行為,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去指導建築生成。當然,這些是自發的。也就是說是很樸素的理論。從人的需求出發 當建築作為建築第一次生成的時候,他的形態是最自然的,也最能反映人真正的需求。

傳統的住宅形勢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宅在古代,不論是官宅還是民宅。都是以屋和院的形式存在的。在屋裡,人完成吃喝拉撒睡等最基本的行為。其餘的多數行為,如聊天、曬太陽、溜達等都在院中完成。這樣的分法完全是從需求出發。因為人們需要抵禦風寒,也需要陽光、空氣。這是一個很自然的宅的定位。

原始社會時期

在石器時代,生產力低下,當時人們使用的主要工具是石器,也有少量的骨器和木器。在舊石器時代,如山西垣曲、廣東韶關和湖北長陽都曾發現舊石器時代中期的山洞;到了新石器時代,中國大地上,已經出現了各種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並開始從事農業生產,從而出現了各種房屋和聚落。

人類並沒有把自己和自然界完全脫離開來,還時刻處在自然的威懾下,在自然中選擇棲居之所,居所有以下幾種形式:

樹居,最原始的居住方式之一。

山崖下的凹入處

洞穴。北京周口店的洞穴是中國最早的猿人居住遺址。北京猿人已經學會控制火種的保存和控制,這對舊石器時代的人來說意味着更加安全,也大大拓展了人的活動範圍。

同時,也有人工製造的居所,其中包括:

巢居。是樹居的發展,在樹上用一些樹枝有意識的搭建活動平台和頂蓋。

窩棚。

窯洞。

有了固定的農業生產之後,相對於狩獵和採集野果來說,人類開始有較為相對的定居場所,開始出現聚落,形成干闌式建築,這是巢居的發展,多出現於南方濕熱的氣候條件下。

中國最早的干闌遺址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村。距今約七千年。建築中廣泛的採用了榫卯結合,平面長方形。浙江吳興錢山漾,蘇州常州圩墩,雲南劍州海門口和湖北蘄春毛家嘴,都發現過干闌遺址。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干闌式小銅屋生動的體現了干闌建築的特點。

就穴居建築的發展而言,從剖面看大致的發展過程時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築——有台基的地面建築,生活,居住的平面高度由低向高逐漸升起;平面上看則是圓形——抹角方形、長方形——長方形;房間數目由單一發展為前後兩室至多室並聯。

中國傳統建築夏商周

奴隸社會的發展,生產力大大發展,在夏朝已經開始使用銅器,並有規則的使用土地,人們不再時刻處在自然的威懾下,而是開始積極地改造自然:大禹治水就是典型的代表。

這個時期,城市獲得發展,城不再是出於聚落中防範其他部落侵襲的考慮,而是更多地考慮到為了防範奴隸暴動,突出王權。

商代城市有:

河南偃師二里頭城址

河南鄭州中商遺址

湖北黃陂盤龍城

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墟[1]

參考文獻

  1. 傳統建築豆丁網,201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