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建宗 (生態學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何建宗教授

有紅潮博士之稱
圖片來自google
性質    國際知名紅潮和水質研究專家

何建宗教授BBS,JP(Prof. Ho Kin-chung),國際知名紅潮和水質研究專家,在香港有「紅潮王」、「東江水博士」之戲稱。他專修環境科學、水資源和水質、海洋生態、生態神學等學術領域,從事了環保工作超過40年。經歴上,他更是一位極地探險家,專硏極地的海洋微藻、地衣和冰川污染。2018年起創辦了「香港極地研究中心」。並且於同年與一班環保專家、同道合力創辦了非政府組織「香港環境科學院」,準備在保衛地球的偉大工作上更大展拳腳。

簡介

何建宗教授(Prof.),香港知名紅潮研究專家,有紅潮博士之稱。何建宗也是環保、水質、海洋生態學專家及極地探險家,他同時是現任環保團體綠色力量會長及司庫和多所院校的校監和校董會成員,亦有參與香港浸信會。

何建宗畢業於香港培正小學及培正中學,及後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主修生物系,1979年理學士畢業,1980年獲英國University of Salford環境資源學碩士,1991年取得香港大學植物學系哲學博士。同時間,他在1988年始以兼讀方式於香港大學進行亞熱帶海區紅潮特徵之研究工作,至2001年方取得博士課程畢業。1992年開始任教於香港公開大學擔任高級講師,2001年獲「校長卓越成就獎」,曾經出任科技學院環境學課程教授、系主任,並兼任學生事務委員會主席,及後於2008年6月再獲擢升為科技學院院長。同時,何建宗隨後曾在香港政府環境保護署擔任環境保護主任及署理高級環境保護主任超過10年,從事環境生態研究工作超過25年,對香港紅潮研究有傑出成就。

何建宗的學術範疇廣泛,包括有害藻華(紅潮及藍藻)、海洋環境及生態、環境監測科技和策略、水質和水環境管理(污水及食水處理)、環境政策(環境影響評估、環境管理學、跨境環境管理政策、環境法律、可持續發展)、環境倫理(生態哲學和生態神學)、環境教育(綠色學校、NGO和綠色運動)等。 1993年,經極地探險家李樂詩的介紹,何建宗開展了極地方面的研究,並曾六次到訪北極、兩次親臨南極進行環境及生態調查,包括進行紅潮藻類的全球生物地理分佈、海洋與大氣介面間的營養鹽轉換機制及冰區海岸的地衣生態特徵等研究。

何建宗成為李樂詩以外前往南北極次數最多的香港人。 何建宗除了進行大量研究和講學活動,亦時常為報章撰稿及接受傳媒採訪,對香港政府在環保、水質、生態等方面的施政發表論述,且在擔任的公職中發揮所長。何建宗更於2004年7月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再於2009年得到香港環境保護協會選為「全國人物環保成就獎2008–2009」得獎者之一。

2006年,何建宗亦曾與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黃玉山及李焯芬、何炘基、沈雪明、周永新、蘇國輝、譚鳳儀、蕭文鸞、胡少偉和閻洪等11名大學副校長、教授和學者參與選舉委員會高等教育界別分組選舉在49位候選人中,競逐20個席位,惟最終全軍盡墨,何建宗只得455票而落選。 何建宗亦是一名基督徒,在浸信會旗下的培正中學成長,與教會關係良好,在休閒時喜愛歡創作新詩和研究生態神學。他亦擔任了港澳浸信會多家院校的校監及校董會成員,並為九龍城浸信會執事會副主席。

2016年,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與另外十名學者組成「高教新力量」,參選2016年高等教育界選委。擔任發言人的何建宗,形容現任特首梁振英四年來的表現「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又指特首作為各大學校監的傳統背後有「優美」的意思,象徵社會尊重知識,令世界各地的學者對香港尊重知識的態度「肅然起敬」。[1]

何建宗畢業於香港培正小學及培正中學,及後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主修生物系,1979年理學士(榮譽)畢業,1980年獲英國University of Salford環境資源學碩士,1991年以在職兼讀(Part-time)方式取得香港大學(植物學系)哲學博士。博士論文為「亞熱帶海區紅潮之特徵」。至2007年,他又以兼讀方式取得「香港公開大學」頒授的教育學碩士。何博士於1981-1992年3月任職香港政府「環境保護署」(1986年4月前稱「環境保護處」),是當時政府公務員中環保的開山擘石人物之一,主要任職於「水質政策組」。他於1992年4月轉職任教於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擔任高級講師,及後學院升格為「香港公開大學」,他經獨立評審後轉職級為副教授,之後於2002年晉升為教授,為香港公開大學首位獲晉升教授的重量級學術人物。他分別於1999、2001及2004年三獲香港公開大學「校長卓越成就獎」,於2009年奪得「中國環境人物成就獎」、2011年獲譽為「科學中國人(2010)年度人物」、2012年獲「美麗中國-時代領袖獎」、2014年獲香港公開大學評審為「伍振民環境科學及生態保育教授」,此外,亦曾經在多個國際獎項獲得殊榮,包括了在「日內瓦創新發明展」中獲得銀獎。他出版了四百多篇論文,分別在國際學術期刊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發表,又主編和撰寫了四十多本書籍、二十多個政府及機構的專業技術報告,也製作了八套遠程學習(又名「遙距學習」, Distance Learning) 教材。他並且創辦了香港公開大學的「創新科技及持續發展研究所(IRITS)」,曾出任其督導委員會主席三年。校政管理方面,他於2006年9月起署任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當時且兼環境學課程及應用科學課程主管(系主任),並於同時擔任主理學生事務的「學生事務委員會」主席。何教授於2008年5月獲正升擢升為科技學院院長。桃李滿門,亦為大學爭取到不少硏究和發展、獎助學金資源。創設了不少新頴而社會實用科目,如「檢測和認證」、「能源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環境、安全和健康」等。他學富五車、平易近日,又長袖善舞,深受同事和同學們的愛戴,迄2018年5月中於香港公開大學榮休。

何建宗的學術範疇廣泛,包括有害藻華(紅潮)、環境科學及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水質和水環境管理(污水及食水處理)、環境政策(環境影響評估、環境管理學、跨境環境管理政策、環境法律、可持續發展)、環境倫理(生態哲學和生態神學)、環境教育(綠色學校、NGO和綠色運動)等。

1993年,經極地探險家李樂詩的介紹,何建宗開展了極地方面的研究,之後曾十五次到訪北極、四次親臨南極進行環境及生態調查,主要從事紅潮藻類的全球生物地理分布、海洋營養鹽與微藻、極區海洋產生藻華機制、冰區海岸的植物分布和生態特徵、極地氣候下的地衣品種等研究。何建宗已成為李樂詩以外,前往南北極次數最多的香港人。

何建宗除了進行大量研究和講學活動,亦時常為報章撰稿及接受傳媒採訪,對香港政府在環保、水質、生態等方面的施政發表論述,且在擔任的公職中發揮所長。何建宗更於2004年7月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勳章BBS,再於2014年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JP)。

2011年,何建宗參與選舉委員會高等教育界別分組選舉。在民主派只派出24人的情況下,他代表建制派獲選為高等教育界三十位選舉委員之一。他之後曾經主領了兩次「特首論壇」(環保和高等教育界政綱辯論)。憑此選委資格他參加了2012年的特首選舉投票,亦獲得了第十三、十四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區代表」的選舉投票權。

何建宗在休閒時喜愛創作新詩、書法、繪畫(特別是漫畫)。書法曾經多次於展覽會中展出,並曾經在韓國獲獎。他亦熱愛運動,如馬拉松跑、行山、潛水和八段錦等。

個人學歷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生物學榮譽學士
英國 索耳福大學(University of Salford) 環境資源學碩士
香港 香港大學 植物學 哲學博士
香港 香港公開大學 教育學碩士及教育行政管理深造證書

社會公職

何建宗參與了不少非政府組織、法定組織、教會及學校之公職及專業服務[2][3],曾任或現任包括:

出版著作

何建宗著作等身,學術成就和貢獻不用多言。至今有超過500項學術成就,包含了國際期刊和論文集專題論文400多篇、專科及專業書籍40多本、政府及機構的專業技術報告約20個、遙距學習(Distance Learning)教材8個,還有電子書刊和專利多項,是香港環保界的權威人物之一。早年著作包括:

  • 《悠悠大地》
  • 《南極的呼號》
  • 《珠江口海域的水化學環境》
  • 《水舞人間》
  • 《何説紅潮》
  • 《極地的呼喚》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