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侯馬盟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侯馬盟書,1965年-1966年於中國山西臨汾市侯馬市秦村出土的玉片文物,數量共有5000餘片。因為該玉片上文字刊載着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或卿大夫之間,於訂盟誓約中所記載的言詞,因此稱作「盟書」或「載書」。該文字屬於春秋晉國官方文字,出現約在公元前550年。書寫於玉石的這些文字不但是中國現今考古發現最早的毛筆字,也因運筆嫻熟流暢,字形活潑多變,有其藝術價值。

因盟書發現於侯馬,郭沫若命名其為「侯馬盟書」。

1955年開始,位於山西省侯馬市的侯馬晉國遺址[1]陸續有文物出土。1965年11月,為配合侯馬發電廠的基礎建設,山西省文物管理工作委員會侯馬工作站在侯馬東周古城組(牛村、台神、平望古城)東南2.5公里處發現了多個東周時期的祭祀坑,也就是後來所稱的「侯馬盟書遺址」。遺址東西長70米、南北寬約55米,面積約3800平方米,鑽探發現祭祀坑四百多個,由於條件限制至1966年5月共發掘326個祭祀坑,坑口距地表60至70厘米,坑內大都是的骨架,為祭祀用的犧牲物,牲首方向多為北偏東5至10度。在所有發掘坑的42個坑中有大量的石簡、玉塊、玉片發現,石簡長約20厘米,寬3至5厘米,玉塊、玉片則大小不同,形狀各異。

內容

盟書又稱「載書」。《周禮·司盟》「掌盟載之法」註:「載,盟誓也,盟者書其辭於策,殺牲取血,坎其牲,加書於上而埋之,謂之載書。」當時的諸侯卿大夫為了鞏固內部團結,打擊敵對勢力,經常舉行這種盟誓活動。盟書一式二份,一份藏在盟府,一份埋於地下或沉在河裡,以取信於神鬼。

盟書里的盟文,記載了公元前497年前後晉國歷史上的幾個重大事件,是趙鞅與家臣之間訂立的文字條約,要求參加盟誓的人須效忠盟主,一致誅討已被驅逐在外的敵對勢力,不得私自擴充奴隸、土地、財產,不得與敵人來往。從盟書內容反映出,盟誓成為趙鞅壯大趙氏頻繁使用的必要手段,他聯絡團結各種力量為己所用,不斷與同情者舉行盟誓。

價值

侯馬盟書的書法藝術獨具風采,別具一格。侯馬盟書辭文,是晉國人用毛筆手書的文字真跡,最能直接地,真實反映,春秋時代古人書寫藝術的一批書法珍品。盟書文字,字形古雅,運筆流暢,書體章法自然是其特色。由於盟書辭文書寫是出自多人之手筆,故其字體風格呈現出有的渾厚凝重,有的飄逸灑脫。盟書辭文在書寫運筆中強烈展示出柔軟毛筆特有的彈性韻律,行筆輕重有度,具瀟灑秀勁之風格,又不失古樸典雅,變化繁雜,是其文字的又一特色。它反映了盟書是秦統一之前,文字的風格,屬大篆體系[2]

在這些寫在玉或石片上的盟辭里,專家發現有「子趙孟」的稱謂,所以,這些盟書的主盟人應該是「趙孟」。經考證,這個趙孟就是晉國六卿中的趙鞅,又稱趙簡子,當時他是晉國的正卿。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聽過《東郭先生和狼》這個寓言故事吧,說的是春秋時期晉國有一位善戰的將軍追趕惡狼,惡狼在逃亡中遇到了一位心地善良、良莠不分的東郭先生,東郭先生救助了惡狼,事後它卻反目為仇,要吃了東郭先生……最後這位將軍及時趕到,殺死了惡狼。你知道嗎,故事中那位將軍就叫趙簡子(《趙氏孤兒》中「孤兒」之原型正是趙武,而趙簡子即他的孫子)。

視頻

侯馬盟書 相關視頻

山西博物院:侯馬盟書
《國家寶藏》第二季侯馬盟書今生故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