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保險危機來臨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保險危機來臨時》,副標題:對審慎監管作用和設計的經濟分析,紀堯姆·普來丁(Gyullaume Plantin) 著,杜墨 譯,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成立於1956年5月,直屬中國人民銀行管理,是以出版金融類圖書、期刊、音像電子製品為主的專業出版社[1]。目前每年出版新書500餘種,已形成理論類、實務類、教材類、引進類等多種類別、特色鮮明的圖書體系[2]

內容簡介

《保險危機來臨時:對審慎監管作用和設計的經濟分析/保險和風險管理經典譯叢》通過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保險公司面臨的一系列困境分析與實際案例記錄與深析,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對整個保險行業進行審慎監管的作用以及相應的政策、制度設計進行了深入探討,具有重要的價值和實踐意義,可供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參考閱讀,啟發思路,同時也可供保險行業的機構從業人員閱讀,相信對於業務發展與創新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目錄

1簡介

2四個陷入財務困境的保險公司案例

2.1獨立保險公司

2.2國家保險集團

2.3公平人壽保險社

2.4歐諾帕維保險公司(Europavie)

2.5為什麼保險公司應受到審慎監管?第一個路徑

3審慎監管的先進技術

3.1審慎體系的主要特徵

3.2監管和破產理論:控制失敗的概率

3.3結論

4生產周期的倒置和保險公司的資本結構

4.1保險行業的生產周期的倒置

4.2保險資本和保險合同免賠額之間的相似之處

4.3保險合同中免賠額的作用

4.4減少信息問題的保險資本作用

4.5結論:生產周期倒置所產生的代理問題可以通過對保險公司施加資本要求得到減少

4.6附錄:作為激勵工具的資本要求

5在保險公司的金融結構中缺失強硬的債權人和不完全合約

5.1缺失強硬的債權人

5.2審慎監管和不完全合約

5.3「代理人假設」

6如何構建保險公司的監管

6.1簡單的審慎比率

6.2「雙重觸發因子」

6.3一個獨立但負責任的審慎當局

6.4通過保障基金將控制權賦予行業

6.5單一會計準則

6.6限制審慎監管的範圍

6.7如果這還不夠怎麼辦?

7再保險的作用

7.1再保險市場的構成

7.2再保險和審慎監管

8保險監管如何融入其他金融監管中?

8.1保險和綜合金融集團

8.2銀行監管和保險監管

8.3保險和系統性風險

9結論:作為公司治理替代的審慎監管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