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全惠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名稱}}}
孫吳皇后
姓名 全氏
婚年 吳大帝赤烏十三年
250年
婚姻名份 正室
逝世 晉惠帝永寧年間
301年-302年
親屬
孫亮
夫之父 孫權
夫之母 吳主權潘夫人
兄弟 全紀

皇后全氏(?-300年代),名或為惠解[1](清人薛福成則認定其名為惠解[2]),吳郡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吳廢帝孫亮之妻,曾被冊立為皇后。《三國志》中稱之為孫亮全夫人

生平

全皇后之父全尚為吳國重臣全琮族子,按輩分全公主是他的堂伯母,全氏聰明伶俐,非常漂亮可愛,很得全公主的喜歡,每次進宮都要把她也帶進去。

後來全琮妻全公主曾構陷太子孫和母子,心中有所不安。孫和失寵後,全公主知道孫權特別留心幼子孫亮並想立他為皇太子。全公主私底下想預先趨附孫亮,便多次向孫權說起全尚女兒,勸孫權將全氏許配給孫亮為妃。赤烏十三年(250年),孫權改立孫亮為太子,全氏成為太子妃[3]

建興元年(252年)四月,孫亮即位為帝。翌年春正月丙寅日(253年2月16日)[4],立全妃為皇后,當了皇后的她也深受孫亮寵愛,並對她是言聽計從,因此全皇后一族很受優待,[5]全皇后父全尚因外戚身份,被任命為城門校尉,封都亭侯,後升為太常,拜衛將軍,進封永平侯,錄尚書事。[6]全氏一族五人封侯,並且掌握有軍隊,被認為是自從吳國建立以來最顯赫的一支外戚。[7]

太平二年(257年),孫亮開始新政,翌年與全尚、劉丞等人謀劃誅殺權臣孫綝,結果被全皇后告發,反為孫綝所制。[8]孫亮先後召全皇后及其兄弟全紀,痛斥二人之父全尚的無能致使事敗,全紀羞愧自殺。[9]

孫綝廢吳主孫亮為會稽王,改立孫休為帝。永安三年(260年),孫亮又被貶為侯官侯,於前往侯官(縣治今福建省福州市)的途中自殺。全氏一族在吳國也迅速衰落。[10]此後,全氏就一直居住在侯官,直至東吳滅亡後才回到家鄉。後逝世於晉惠帝永寧年間(301年-302年),時年50餘歲。[11][12]

親族

  • 父母
    • 全尚,全皇后父,字子真,官至太常、衛將軍,封永平侯,謀誅孫綝失敗後被流放零陵,途中死去。
    • 孫氏,全皇后母,孫峻姊,孫綝從姊。
  • 兄弟
    • 全紀,全尚子,官至黃門侍郎,謀誅孫綝失敗後自殺。
  • 其它同族
    • 全琮,字子璜,全尚族父,吳國重臣,官至衛將軍、右大司馬,封錢塘侯。
    • 全緒,全琮長子,官至鎮北將軍,一子封亭侯。
    • 全寄,全琮次子,與魯王孫霸親近,後被賜死。
    • 全懌,全琮三子,全公主所生,父死後襲封為錢塘侯,後降魏,拜平東將軍,改封臨湘侯。
    • 全吳,全琮幼子,全公主所生,封都鄉侯。
    • 全端,全琮從子,後降魏。
    • 全翩,全琮從子,後降魏。
    • 全緝,全琮從子,後降魏。
    • 全靜,全緒子,後降魏。
    • 全禕,全緒子,後降魏。
    • 全儀,全緒子,後降魏。
    • 全熙,全皇后同族,後因謀劃泄漏而被殺。

爭議

孫亮全尚、劉丞合謀誅殺孫綝一事,因被人提前向孫綝告密而失敗。依《三國志》記載,告密者即為全皇后,但《江表傳》記載為全尚妻孫氏。[13]晉人孫盛認為《江表傳》記錄更為詳細,贊同此說。《資治通鑑》也採用了《江表傳》說法[14]清人林國贊則提出針鋒相對的意見,認為謀洩後,全尚一家僅全皇后未被流放,其他人都被逼殺,所以全皇后告密的可能性更大。[15]近人盧弼也認為《三國志》內容前後對照,並無矛盾之處,不應採信《江表傳》的說法。[16]

注釋

  1. 《三國志·卷五十·吳書·妃嬪傳》裴注引《吳錄》曰:「亮妻惠解有容色,居候官,吳平乃歸,永寧中卒。」不過此處的惠解極有可能是個形容詞,如果指的是人名,這句是非常唐突的,而且此注是注在傳末,如是全夫人之名當注在傳首。另外類似的句子還有《三國志·周瑜傳》的「瑜長壯有姿貌」。《三國志·袁渙傳》中的:「初,渙從弟霸,公恪有功干,魏初為大司農,及同郡何夔並知名於時。」以前有人認為公恪是袁霸的字且只截取「公恪有功干」一句,但從整句來看公恪則應該只是一個形容詞。惠解一詞亦多見於與佛僧相關的記載,如《太平御覽·卷六百五十六 ◎釋部四○異僧下》引《高僧傳》則稱爰摩密多「有惠解」。《太平御覽·卷六百五十五 ◎釋部三○異僧上》引《晉書》則稱鳩摩羅什之母「有惠解」可見「惠解」一詞或為有佛緣慧根之意。
  2. 薛福成《庸盒筆記·卷之五》:「而容色之尤姝者,實以全夫人為之冠。夫人錢唐人,諱惠解,十歲立為吳皇后。吳主既廢,貶號夫人,年十八而廢主卒,崎嶇權臣劇寇之間,卒能保身完節,時議憐之。」不過明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尚且誤讀史料稱徐庶為單福,清人誤認為惠解為人名也不足為奇。
  3. 《三國志•吳書•孫亮傳》:權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留意。姊全公主嘗譖太子和子母,心自不安,因倚權意,欲豫自結,數稱述全尚女,勸為亮納。赤烏十三年,和廢,權遂立亮為太子,以全氏為妃。太元元年夏,亮母潘氏立為皇后。
  4. 兩千年中西曆換算
  5. 《三國志•吳書•孫亮傳》:二年春正月丙寅,立皇后全氏
  6. 《三國志•吳書•孫亮全夫人傳》:夫人立為皇后,以尚為城門校尉,封都亭侯,代滕胤為太常、衛將軍,進封永平侯,錄尚書事。
  7. 《三國志•吳書•孫亮全夫人傳》曰:時全氏侯有五人,並典兵馬,其餘為侍郎、騎都尉,宿衛左右,自吳興,外戚貴盛莫及。
  8. 《三國志•吳書•孫綝傳》:亮妃,綝從姊女也,以其謀告綝。綝率眾夜襲全尚,遣弟恩殺劉承於蒼龍門外,遂圍宮。
  9. 《江表傳》:亮召全尚息黃門侍郎紀密謀,曰:「孫綝專勢,輕小於孤。孤見敕之,使速上岸,為唐咨等作援,而留湖中,不上岸一步。又委罪朱異,擅殺功臣,不先表聞。築第橋南,不復朝見。此為自在,無復所畏,不可久忍。今規取之,卿父作中軍都督,使密嚴整士馬,孤當自出臨橋,帥宿衛虎騎、左右無難一時圍之。作版詔敕綝所領皆解散,不得舉手,正爾自得之。卿去,但當使密耳。卿宣詔語卿父,勿令卿母知之,女人既不曉大事,且綝同堂姊,邂逅泄漏,誤孤非小也。」紀承詔,以告尚,尚無遠慮,以語紀母。母使人密語綝。綝夜發嚴兵廢亮,比明,兵已圍宮。亮大怒,上馬,帶鞬執弓欲出,曰:「孤大皇帝之適子,在位已五年,誰敢不從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牽攀止之,乃不得出,嘆吒二日不食,罵其妻曰:「爾父憒憒,敗我大事!」又呼紀,紀曰:「臣父奉詔不謹,負上,無面目復見。」因自殺。孫盛曰:亮傳稱亮少聰慧,勢當先與紀謀,不先令妻知也。江表傳說漏泄有由,於事為詳矣。
  10. 《三國志•吳書•孫亮全夫人傳》曰:及魏大將諸葛誕以壽春來附,而全懌、全端、全禕、全儀等並因此際降魏,全熙謀泄見殺,由是諸全衰弱。
  11. 《三國志•吳書•孫亮全夫人傳》:會孫綝廢亮為會稽王,後又黜為侯官侯,夫人隨之國,居侯官。
  12. 《吳錄》曰:亮妻惠解有容色,居侯官,吳平乃歸,永寧中卒。
  13. 《江表傳》:紀承詔,以告尚,尚無遠慮,以語紀母。母使人密語綝。綝夜發嚴兵廢亮,比明,兵已圍宮。
  14. 《三國志•吳書•孫綝傳》裴松之註:孫盛曰:《亮傳》稱亮少聰慧,勢當先與紀謀,不先令妻知也。《江表傳》說漏洩有由,於事為詳矣。
  15. 《三國志集解》引林國贊註:據本傳,則泄亮謀者尚女,注引《江表傳》則雲尚妻。攷《妃嬪傳》,此謀既洩,尚女與亮俱廢,故自無恙,尚家屬概見逼殺。向令洩謀者尚妻,非尚女,綝詎肯殺彼釋此?然要謂尚女亦可疑,此不與綝奸,即未知父母與天子合謀,否則目睹父母合謀,而反洩之,令父母遇害,身亦與天子俱廢,庸非大愚乎!孫盛取《江表傳》,不取本傳,可謂無識。
  16. 《三國志集解》盧弼按:全尚妻即孫峻姊,見《朱夫人傳》。亮妃為全尚女,《江表傳》誤。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