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七會議會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七會議會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口鄱陽街135--139號,依託舊址而建。八七會議會址,1978年闢為「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 1982年02月2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七會議會址,歷史事跡中的會議糾正和結束了黨內右傾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的總方針,是中國革命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轉折點。

1978年8月7日八七會議會址恢復原貌並建立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1980年5月鄧小平同志在北京題寫館名"八七會議會址"。

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被團中央命名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1]

八七會議會址,2004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歷史背景

民國十六年(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叛變革命,大批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慘遭屠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中國革命處在一個十分緊急的關頭,中共中央遂在共產國際幫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號(現為鄱陽街139號)召開了中共中央舉行了緊急會議,亦即「八七」會議。

由於時局緊張,交通不便,只有在武漢的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中央監察委員,共青團中央委員和湖南、湖北的負責人參加了會議。瞿秋白李維漢、毛澤東、鄧小平等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堅決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撤消了他的總書記職務,選出了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為首的中央臨時政治局,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屠殺政策為黨在新時期的總方針,決定發動湘、鄂、贛、粵等省農民秋收起義作為黨在當時的最主要任務。

主要事跡

李震瀛、陸沉、毛澤東當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並在會議上發言,提出了「槍桿子裡出政權」的著名思想[2]

「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以社會效益為主的原則,常年利用「英烈憑弔周」、 「學習雷鋒日」、「六一」、「七一」「十一」等各種紀念日與共建學校和單位開展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入團、入隊、入黨、社會實踐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組織各層次觀眾在紀念館舉辦各種活動,結合形勢義務送展到共建單位及社區,舉辦各類專題講座和報告會、開展入黨宣誓和重溫誓詞活動。2000年被團中央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 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05年成為武漢地區重要的紅色旅遊資源,現已成為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和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的重要課堂。

視頻

八七會議會址 相關視頻

寶藏四方-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
八七87-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