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分寮福德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分寮福德宮
圖片來自ltn

八分寮福德宮,是位於臺灣新北市石碇區隆盛里八分寮市道106號靜安路一段路中央的土地祠,在石碇高中與和平國小的山坡下。

歷史沿革

八分寮福德宮興建於臺灣清治時期,為地方信仰中心。廟位在為106線道路、隆盛里的安全島上,鄰近豐林社區。該處為木柵往石碇、雙溪口菁桐坑的公車路徑,站牌名為「八分寮」。過去,此廟附近有可從艋舺沿景美溪開到石碇的楓子林碼頭。旁為景美溪的楓林橋,過橋就是豐林社區。1970年代,村民集資新台幣二百萬元重修廟宇。農曆九月初一舉行宮慶,晚在廟前辦平安餐。

在106縣道的北碇公路開闢時,廟與一旁的老樹面臨拆除,村民遂發起護廟、護樹運動。該樹被譽為「楓王」,粗可四、五人環抱,枝椏硬突,是被推薦的賞楓景點。總統嚴家淦巡視後,裁示讓樹與廟俱存。1982年左右,施工單位考量當時到石碇的交通量並不大,就把「楓王」保留,經時任行政院長孫運璿批示保留。政府為樹建起高約三公尺、超大型的安全島,廟也因此成了安全島上的建物,其特殊的造型被當作是石碇的一個地標,但也是交通瓶頸。1988年夏,該棵楓香左枝幹被雷擊倒,接著1990年夏颱風將把主幹吹倒,並壓到旁邊高壓電,石碇遂此停電兩天。

因樹已倒塌死亡,保留此安全島的理由不再存在,上面安全島的該廟有人視為不合法,地方上對於再次拓寬的意見不像過去一致。此外1994年,有車撞上縣道106號臺北市木柵路五段)路中的風動石聖公廟,造成一位深坑調解委員會委員死亡,三人重傷。石碇鄉公所在1999年開始計畫拆除八分寮福德宮所在的安全島,於2000年2月完成新臺幣兩百萬元的發包作業。同年5月交通部公路局發函給石碇鄉公所同意補助拆除經費。鄉公所則計畫拆除後,建立一座大型的鄉界牌樓。鄉長魏良道認為這廟其實是老樹枯死後才建的,並說有持續與居民溝通,甚至擲筊獲得土地神同意遷建。但廟周邊的信仰民眾卻稱,有這座安全島及福德宮,會讓106線幹道更加平安,不認同鄉公所危害行車安全的說法。同年12月14日,石碇鄉民代表會臨時會,通過一百五十萬元的墊付款案,這是因為公路局補助的兩百萬元經費年底到期,若沒有發生權責關係將被中央收回。

2001年6月5日,公路單位和石碇鄉公所先拆除安全島上可通往和平國小的天橋,次日上午後續作業時遭到約50名隆盛村民激烈抗爭。其中,村民黃奕當躺在怪手前阻止施工,並以原子筆頂住脖子以死相逼。新店警分局石碇分駐所長趙國安趨前阻止,但黃奕當仍堅持除非警力撤退、鄉公所保證不再拆除才肯罷手。於是石碇鄉公所建設課與魏良道連繫,經後者同意暫緩拆除,人群才散去。

對此僵局,《聯合晚報》的社論還寫乾脆鄉公所與護廟的民眾,一起到福德宮擲筊,讓神明自己作決定。後廟宇位置稍遷移10公尺。

土地祠

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在1949年以前,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土地廟在中國大陸曾由於「文革」作為「四舊」大部分被搗毀。隨著「改革開放」和開始信仰自由[1] 以後,自1980年前後有蒸蒸日上的恢復民間信仰和社會的逐漸發展,便有一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這些土地廟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的信仰中心,屬於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官方和媒體一直密切關注這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就以當時農村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落後為藉口和理由,來呼籲鄉民多關注鄉村基礎教育,集中精力投資建學校,不要熱衷於「迷信」,但仍舊無法破壞民間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區官方就以破除迷信為藉口而進行強行拆除,這股土地廟信仰復興的熱潮最終還是被大陸官方鎮壓了。然而實際上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佈因地而異。台灣因為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當多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

與農村地區的土地廟相對的,是供奉城市守護神的城隍廟

土地神

土地神又稱「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爺」,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一般稱為「大伯公」。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土地廟的造型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現今台灣甚至有工廠開模以水泥灌製大量生產,也有土地廟因香火鼎盛,逐漸中大型化者。

中國大陸土地廟

潮汕土地廟

土地神在潮汕俗稱為伯公。土地廟亦稱伯公廟或寫作福德老爺廟、福德古廟。每家每戶家中都會有伯公神位,商鋪也不例外。伯公廟規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為普遍,田野、山嶺、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爺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爺夫人,是和藹可親的形象。

參考文獻

  1. 信仰自由,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