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府巡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府巡按是指明、清時官職,民間俗稱,正式官銜應該是監察御史,分巡各省稱巡按御史,戲劇、小說等引用改成八府巡按,職權極大。[1]

[]

詞語辨析

八府巡按的形象多為正義的,這可以理解為百姓對官吏們公正廉明的一種渴望、期盼有廉明的官員來管一管他們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是百姓希望吏治清明的一種表現。 八府由來 明代很多省份(布政使司轄區),都分八個府。如:

福建:福州、建寧、延平、邵武、興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

陝西:西安、漢中、鳳翔、延安、慶陽、平涼、鞏昌、臨洮八府

河南:開封、歸德、河南南陽、汝寧、彰德、衛輝、懷慶八府

貴州:程番(貴陽)、都勻、黎平、鎮遠、思州、銅仁、思南、石阡八府(安順等府是明末才增加的)

四川:成都、重慶、夔州、保寧、順慶、敘州、馬湖、龍安八府(遵義等府是明末才增加的)

廣西:桂林、南寧、柳州、梧州、平樂、慶遠、潯州、思恩八府(太平、思明等府是土府) 所以八府巡按就是一個省的巡按的意思。

成語解釋

詞目 八府巡按 發音 bā fǔ xún àn

釋義 巡按之名,起於明代,非固定職官,臨時由朝廷委派監察御史擔任,分別巡視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見於戲曲、小說,民間多視為清廉而有權勢的大官。

成語典故

示 例 你如今是~,為父的乃是個皂班頭,誠恐砧辱於你,這也無妨緊要,待我回得衙去,寫個辭條,將這個皂班頭辭掉也就是了。(名家名劇之《胭脂寶褶》)

解 釋 其實八府巡按只是戲曲上的官職,在明朝都察院下倒是有十三省巡按一職全稱為巡按御史,正七品,《明史》記載:「北直隸二人,南直隸三人,宣大一人,遼東一人,甘肅一人,十三省各一人。」據《[[]]清史稿》記載,清初沿明制,設都察院,下有十五道監察御史。順治初,又有巡按御史,每省各一人,順治以後逐漸廢除,改為十三科道,而每省中設分巡道一職,即俗稱道台,正四品,位知府上,和明朝的巡按有多少相同,但職權大多了。

參考文獻

  1. [dyTabStr=MCw2LDQsNSwxLDMsNyw4LDIsOQ 古時候「八府巡按」有多牛?相當於如今什麼職位?]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