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六國大封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六國大封相

圖片來自lovekids

六國大封相》簡稱《封相》據粵劇史料稱:清咸豐年間,粵劇藝人李文茂發動戲班同仁響應太平天國號召,反清起義失敗後,粵劇戲班被禁演,粵劇大戲面臨「亡行」之災。這個戲被譽為一出「最具規模、陣容最大、意義最深、作用最大、地位最尊之開台首演例戲,屬於戲王之王,劇本之本,巡禮檢閱式之盛大演出」。[1]

戲曲簡介

戲劇大綱

  • 《六國大封相》內容敘述,東周戰國時期蘇秦成功遊說齊、楚、燕、趙、韓、魏六國聯盟抵抗西方強秦,因此被封六國丞相的故事。
  • 此戲敘述魏王為答謝蘇秦,邀請韓、趙、齊、楚、燕五國諸侯共同商議,封蘇秦為六國丞相,在洹水築台,由魏國黃門官公孫衍與蘇秦道別而下。
  • 《封相》演出需要戲班角色行當齊全,陣容鼎盛,場面恢宏。
  • 《封相》的全劇並無矛盾起伏與衝突,只是綜合了弋、昆、高腔、梆子以及傳統戲曲基礎表演程式作示範性排場演出。
  • 該劇特定表演程式有「坐車」、「推車」、「羅傘架」、「胭脂馬」等。

場次與排場

  • 該劇有「六國王出場」、「六元帥上場」、「羅傘架」、「接聖旨」、「出馬」、「出車」、「坐車」等排場,著重以表演排場為主,以做功細膩見長,配以豐富的單打大鑼鼓和牌子音樂的。
  • 當中以不同演出片段讓不同演員表演個人功架,有檢閱演員的意味在內,其中有武生和正印花旦表演的坐車和推車、六國元帥表演打馬上場,及三幫和四幫花旦藉羅傘架表演戲曲身段等。
  • 而由丑角擔演六色馬中的胭脂馬,演出逗趣的片段。
  • 六位帶馬的六旗手,通常由武師擔演,於拉馬時表演翻騰絕藝,作為全劇的尾聲。
  • 粵劇戲在開臺首晚演出正本戲前,必須加演《八仙賀壽》(即《碧天賀壽》),全劇演出時間約一個半小時。
  • 全劇人物眾多,鼓樂鏗鏘,富麗堂皇,演出時要傾全個戲班之力,大演功架,成為劇團顯示實力的劇目之一。

別有意義

  • 《六國大封相》因在朱盛才殺人案中被引用,時至今日,在香港以至於粵語俚語中,「六國大封相」指「熱鬧的好戲」,帶著一股尖酸刻薄的調侃勁兒。
  • 常被用於激烈的爭吵場面,引致近乎不可收拾的局面。

參見

外部連結

精彩視頻

六國大封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