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再游徑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再游徑山 》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的詩

《再游徑山 》的體裁是詞,作者是蘇軾,年代是北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再游徑山[1]

體裁:;詞

作者:;蘇軾

年代:;北宋

本段全文

《再游徑山 》

老人登山汗如濯,到山困臥呼不覺。

覺來五鼓日三竿,始信孤雲天一握。

平生未省出艱險,兩足慣曾行犖确。

含暉亭上望東溟,凌霄峰頭挹南嶽。

共愛絲杉翠絲亂,誰見玉芝紅玉琢。

白云何事自來往,明月長圓無晦朔。

冢上雞鳴猶憶欽,山前鳳舞遠征璞。

雪窗馴兔元不死,煙嶺孤猿苦難捉。

従來白足傲死生,不怕黃巾把刀槊。

榻上雙痕凜然在,劍頭一吷何須角。

嗟我昏頑晚聞道,與世齟齬空多學。

靈水先除眼界花,清詩為洗心源濁。

騷人未要逃競病,禪老但喜聞剝啄。

此生更得幾回來,従今有暇無辭數。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2]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蘇軾的詩現存約兩千七百餘首,其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筆力縱橫,窮極變幻,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為宋詩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3]

視頻

《百家講壇》 蘇軾(一)人見人愛蘇東坡

蘇軾趣味介紹

參考資料

  1. 再游徑山 詩詞文句網
  2. 蘇軾簡介 古詩文網
  3. 蘇軾生平簡介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