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胡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京胡同的形成是隨着北京城的形成而變化、發展演進的。大約在五十萬年前,這塊地界兒開始有了原始人居住,不過那時只是住在天然洞穴而已。到了距今大約一萬到四、五千年間,這兒出現了原始氏族公社,開始住上了易簡房屋。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公元前1045年,這兒成了奴隸制的古燕國的都城,叫薊城,可當時的城牆只是用夯土築成的。到了戰國時期,廣為流傳的《周禮•考工記》明確規定:「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1]。」可見那時已非常注重城建制度了,就連城中街道布局都有作了明文規定。以後的兩千多年間,從秦、漢開始,無論是三國、兩晉、南北朝,還是隋、唐、五代和宋朝,這塊地界兒一直都是北方的重鎮。十世紀初,遼朝建立,把這兒當成了陪都,改稱南京,又稱燕京。公元十二世紀,金朝建立,在此建都,稱為中都,中都城裡出現了坊、街、道、巷,但至此還沒有「胡同」出現。

胡同數量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老人兒說:「大胡同三千六,小的多如毛。」意思是說多得數不清。胡同浩繁以千計。

北京的胡同形成於元朝,明、清以後又不斷發展,所以具數目也不一樣。就元朝來講,從《析津志輯佚》中記載:"三 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胡同。「也就是說共有街巷胡同四百十三條,其中二十九條直接稱為胡同,而那三百八十四條火巷,其 實也是廣義上的胡同。」

明朝北京城胡同又有變化,據明朝人張爵在《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一書中記載,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約一千一百七十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約有四百五十九條。

清朝北京的胡同比明朝又有所發展。據清朝朱一新在《京師坊巷志稿》一書中提到當時北京街巷胡同名字可以推出,清朝大約已有街巷胡同二千零七十七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約有九百七十八條之多。

到解放前的1944年,據日本人多田貞一在《北京地名志》一書中所記,當時北京共有三千三百條胡同。

解放後城市的胡同隨着人的增加又在增加,據1982年中國展望出版社出版《古今北京》一書說:「至今,北京城區的胡同 約有四千五百五十多條。」1986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實用北京街巷指南》一書所記,四個城區有胡同三千六百六十五條。1990年張清常寫《再說胡同》一文時統計,1980年北京街巷胡同總數為六千零二十九條,其中胡同為一千三百二十條。

為保護古都風貌,維護傳統特色,北京城區先後劃定了三批,共三十三片歷史文化保護區,像南鑼鼓巷、南鬧市口、東四頭條至八條、西四北頭條至八條等,另外2003年,皇城整體被確定為歷史文化保護區。自元大都以來形成的老北京胡同,多成棋盤式格局。

胡同之最

北京最窄的胡同是前門外大柵欄地區的錢市胡同,胡同最窄處只有0.4米。胡同最長的要數東、西交民巷了。這條胡同與長安街平行,在長安街南面,東西走向,東起崇文門內大街,西至北新華街。它僅比從東單到西單實際長八里的長安街短1.5里。還有些曲折幽深的胡同呈九曲迴腸之狀,如北新橋原有一條「九道彎」,實際有20多道彎,後劃分成五條胡同;在前門外也有個「九道彎」,實則要拐13個彎。

最長的胡同:東西交民巷(全長6.5公里)[2]

最短的胡同: 一尺大街(僅長15.2米)

最寬的胡同:靈境胡同(最寬處32.18米)

最窄的胡同:錢市胡同(最窄處只有0.44米)

拐彎最多的胡同:九彎胡同(拐了19個彎)

最古老的胡同:磚塔胡同(在元朝已經存在)

視頻

北京胡同 相關視頻

中國三分鐘:北京胡同
北京胡同一日介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