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陵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陵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瀋陽市區北郊,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極和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因坐落在瀋陽市北端,故又稱北陵。昭陵與福陵和永陵齊名,合稱 "關外三陵",但其規模宏大,結構完整,遠非其他二陵可比。昭陵建築完整無雙獨具特色,仿自明陵而又具有滿族陵寢的特點,是漢、滿民族文化交流的典範。

簡介

墓主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位為金(後金)主。並於天聰十年(1636年)改國號為清,稱皇帝。皇太極在位期間,積極推行漢化政策,不僅仿照明制設立"六部"官衙,而且組織人力翻譯漢文典籍,他與其父努爾哈赤一樣,對滿族初期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昭陵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於順治八年(1651年),後經康熙嘉慶二帝增建,才成今日規模。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護以繚牆(圍牆),極似一座小城。全陵占地18萬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為:前部,從下馬碑到正紅門;中部,從正紅門到隆恩門;後部,從隆恩門到寶頂。主體建築都建在中軸線[1],由南至北依次為:神橋、牌樓、正紅門、碑亭、隆恩門、隆恩殿、明樓、寶頂。兩側呈對稱布局,建有輔助建築。

游昭陵時,先游前部。前部在繚牆外,參道兩側有華表、石獅、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樓。牌樓是前部主體建築,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層,雕刻得玲瓏剔透,精美無雙,為罕見的藝術珍品。游罷牌樓,即可至正紅門,這是游中部的開始。正紅門為繚牆的正南門,層樓高聳,十分莊嚴,而其兩翼所裝飾的五色琉璃蟠龍壁,因造形生動,更引人注目。正紅門內的參道兩旁,有華表、石獸和大望柱,它們兩兩相對。既整飭又肅穆。石獸中最值得欣賞的是「大白」和「小白」。這兩匹石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據說是以墓主生前最愛騎的兩匹駿為原型雕琢而成。欣賞罷石馬,即可至碑亭。碑亭與正紅門相對,為頌揚墓主而建,裡面所豎碑稱「昭陵神功聖德碑」。

出碑亭即至隆恩門。隆恩門是方城的正南門,與碑亭相對。方城為後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於繚牆,仿佛是城中之城。遊方城先要游隆恩殿。隆恩殿居於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門,後有明樓,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樓,猶如眾星拱月一般,故顯得異常雄偉。隆恩殿以雕刻[2]精美的花崗岩台階為底座,以金光閃閃的黃琉璃瓦為屋頂,再加上畫棟雕梁、金匾紅牆,故又顯得異常華麗。

參觀罷隆恩殿,經過明樓,即可至寶城。寶城在方城北端,為月牙形。寶城又稱寶頂,其下即地宮,安置着墓主夫婦的棺槨和陪葬品。登上寶頂,向四下一望,綠樹環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於城市山林中,一種恬適之感油然而生。現在昭陵已闢為北陵公園。  

旅遊信息

門票:公園門票3元,昭陵門票10元。

住宿:遼寧友誼賓館就在北陵公園西側

交通:經過昭陵的公交線路:136、205、210、213、217、220、227、231、242、245、265、290、800

視頻

北陵公園 相關視頻

航拍北陵公園


遼寧省瀋陽市最大的公園,北陵公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