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灣歷史上的三次分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歷史的三次分割

來自網絡的圖片

台灣歷史上的三次分割寶島台灣就像我國東南沿海上一顆熠熠發光的明珠,偎依在祖國母親的懷抱身邊。作為中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歷史悠久的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台灣歷史上的三次分割。[1]

荷西殖民時期

時間線:1624年——1662年

背景:

15、16世紀的歐洲,正值大擴張時期,歐洲列強紛紛前來東亞建立殖民地,強取豪奪,荷蘭便是其中一員。

雖然荷蘭比起歐洲其他強國,在那場殖民運動中起步較晚,但是它的進度卻極快,一路占領了東南亞殖民地,17世紀已經逼近中國東南沿海。

有意思的是,起初台灣並不在荷蘭的殖民計劃內,荷蘭一直想在中國沿海建立殖民地,只是卻遇到了中國明朝政權的頑強抵抗。在經歷了著名的「澎湖海戰」後,荷蘭人兵敗退往台灣島南部,意外發現台灣是塊寶地,從而趁機占領,到1642年,荷蘭人又打敗了占領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將整座台灣收入囊中。

殖民初期,荷蘭殖民者還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宣稱與台灣原住民「和睦相處」、「快樂生活」,甚至還有免費教育的政策。在經過了前幾年的苦心經營之後,荷蘭人便開始了對台灣原住民的武力征服,血腥屠戮高山族人。

到了殖民後期,荷蘭對台灣的各項賦稅越來越重,台灣人民對荷蘭人的統治越來越不滿,爆發了「郭一懷事件」。直到1661年,鄭成功率軍進攻台灣島,並於次年迫使荷蘭人投降,退出台灣。至此,台灣結束了荷蘭人長達38年的統治。

西班牙殖民時期

時間線:1626年——1642年

背景:

西班牙殖民下的台灣,指的是北台灣,歷時16年。

雖然台灣很靠近已是西班牙帝國版圖的呂宋島,西班牙人卻沒有占領台灣,反而讓荷蘭人奪得先機。直到1626年,為了突破荷蘭人對馬尼拉的貿易封鎖,才出兵基隆,並逐步征服北台灣。

可是西班牙人無力驅逐荷蘭人,也無法賺取足夠的利潤來維持駐軍的花費,反而要靠馬尼拉補助北台灣的經營。因此馬尼拉經濟衰退以後,西班牙人就縮減駐軍,給了荷蘭人可趁之機。最後在1642年荷蘭人攻陷基隆,結束西班牙人的統治。

日據時期

時間線:1895年——1945年

背景:

清朝末期,日本靠強權政治逼迫清政府與其簽訂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將台灣島割讓給日本,致使台灣被日本統治長達半世紀之久。

日本據台50年,將台灣建設成為一個供給糧食的基地,台灣的經濟建設與文化發展皆有相當進步。但日本治台,終究還是將台灣當作殖民地,為的只是同化台灣居民為日本人,台灣人民終究只是日本帝國第二等人民。

而且日本對於台灣土著居民高山族人採取高壓政策,進行殘酷的武力鎮壓,殘害了無數高山族同胞。著名影片《賽德克·巴萊》講述的便是高山族人民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事跡。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台灣終於結束日據時期。[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