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合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合卺
圖片來自pixnet

合卺漢字文化圈傳統婚禮習俗儀式之一,在新人交拜後飲交杯酒,這裡的「交杯」是指交換杯子,而非「交臂酒」。

合巹之杯傳統上之所以須用葫蘆是因為葫蘆古稱蒲蘆,諧音"福祿」,其枝莖古稱蔓帶,諧音"萬代」,故蒲蘆蔓帶諧音為"福祿萬代」。葫蘆的果實裡面有很多種子,所以傳統中華文化中葫蘆有繁育生育、多子多孫的吉祥寓意,與它的莖葉一起也被稱為「子孫萬代」。又因為所用的葫蘆是非食用品種的苦葫蘆,以苦葫蘆盛載甘酒,象徵新人同甘共苦。

概述

新人各以一繫紅、一繫綠繩(朝鮮為藍繩)之半個葫蘆瓢交杯對飲,象徵夫婦一體,永不分離。有些地區的習俗是飲後合二半瓢為一體,用紅繩系牢,同合髻禮的錦囊一起一世珍藏。亦有些是一上一下放於床下,有如爻杯中的勝杯,代表吉祥。

大富大貴的豪門人家會以昂貴的玉石所制的葫蘆瓢來行合卺禮。部分地區行合卺禮時須在酒中摻,要有人在旁問「甜不甜?」,新娘要答「甜!」,因甜諧音為「添」(即生育)。[1]依大部分地區的婚俗禮儀,行合髻禮時贊禮須同時吟吉語,例如:「合卺杯中百寶帳,萬年富祿永成雙。今宵同飲交杯酒,恭賀新人百年長。」後來也有些人改用一般杯子,不用葫蘆。

歷史

先秦的《儀禮》已有記載合巹酒,最遲自宋以降就於民間廣為流行。新人行合卺禮時須以半片葫蘆盛酒。此俗亦傳至日本朝鮮越南琉球

參考文獻

  1. 民俗風情·婚嫁. [2018年].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