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概況)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政府網 的圖片

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合肥新站區。位於合肥市城區東北部,是合肥市「1331」空間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1992年與合肥新火車站同步開工建設,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為省級開發區,1996年被國家建設部列為全國首家城市綜合開發試點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園區概況

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合肥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2010年區劃調整後,原合肥火車站地區整體劃入瑤海區,現新站區轄七里塘、磨店、瑤海、三十頭、站北五個社區,面積約2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餘萬。

近年來,新站區聚焦「芯屏器合」的產業發展方向,建設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新站區先後榮獲新型平板顯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新一代信息技術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合肥市承接產業轉移集中示範園區、安徽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等稱號。2016年6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覆,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更名為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8月,國台辦批准新站區成立 「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10月,國家發改委批准新站區為「合肥市產城融合示範區」,新站區正由單一的產業功能區向產城融合的綜合性新城區轉型發展。

2018年前三季度,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1%,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9.1%。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9%。進出口總額40。1億美元,同比增長3.6%。財政收入完成24.3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6億元,同比增長3.3%。招商引資總量完成190.3億元,新引進20億元以上工業大項目2個,現代服務業大項目3個。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5.7%,其中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8.9%。「大新專」重點項目庫項目累計完成投資額292。3億元;當年新開工項目21個,竣工項目2個。城鎮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9.9%。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視頻

熱烈祝賀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獲批
合肥市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方橋新鎮21幢207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