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名義GDP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名義GDP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一個專有名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名詞解釋

名義GDP(名義國內生產總值),是用生產物品和勞務的當年價格計算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名義GDP變動原因

名義GDP的變動可以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實際產量的變動,另一種是價格的變動。也就是說,名義GDP的變動既反映了實際產量變動的情況,又反映了價格變動的情況。舉個例子來說,若是我們產量增加一倍,那麼名義GDP增加一倍;同理,名義GDP是包含價格水平考慮的,所以如果我們現在的所有價格水平上升1倍,則名義GDP也要上升一倍。所以名義GDP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尤其在通貨膨脹時期。因此我們引入了另一個概念叫做實際GDP。

實際GDP:是用從前某一年作為基期的價格計算出來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名義GDP和實際GDP的區別

gdp又分為實際gdp和名義gdp,它們之間存在一定的區別和聯繫,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名義gdp是指以現行市場價格計算的既定時期國內總產品和服務的價格總和,而實際gdp是指在相同的價格或貨幣值保持不變的條件下,不同時期所生產的全部產出的實際值。

2、採用的價格水平不同

名義gdp是採用的本期的價格來衡量本期的產出或收入,而實際gdp是採用既定基期的價格來衡量本期的產出或收入。

其聯繫如下:

實際gdp=名義gdp/gdp折算指數(即價格總水平),即投資者可以根據名義gdp和gdp折算指數計算出實際gdp,或者根據實際gdp和gdp折算指數計算出名義gdp。

名義GDP的計算公式

名義GDP的計算公式為:名義GDP=實際GDP×GDP縮減指數

GDP縮減指數又稱GDP平減指數,是指未剔除價格變動的GDP與剔除價格變動的GDP之比,即現價GDP(或稱為名義GDP)與不變價GDP(或稱為實際GDP)之比,公式為:

GDP縮減指數=名義GDP÷實際GDP×100

GDP縮減指數本質上是一種價格指數,能夠全面反映一般物價水平走向,是對價格水平的宏觀測度。不同於CPI、PPI等常見的通過抽樣調查編制出來的價格指數,GDP縮減指數不是一個直接編制的價格指數,而是通過計算得出的。

名義GDP存在的意義

在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經濟中,普通人、企業家、資本家們,他們所考慮和追求的並不是實際資產而是名義資產,即貨幣本身。在這樣一種比誰掙錢多的遊戲中,出現了名義GDP,這個名義GDP包含着一組由貨幣量值構成的名義變量,其中有工資、利息、利潤、資本、折舊和儲蓄、消費、投資等,人們很少去考慮個人或公司有多少實際資產或收入,更多的只是折算成貨幣量來進行資產的核算。正是這一點,使名義GDP成為重要的統計變量,如果假設一個企業的成本不變,則名義GDP的增加意味着企業贏利的增加,而企業贏利的增加就是企業經營的目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