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吞武里王朝是什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吞武里王朝

來自網絡的圖片

吞武里王朝是什麼在我們印象中,中國是一個比較內斂的國家,並不熱衷於向外擴張,甚而侵略危害他國的利益。確實也是這樣。[1]

中國所處的這個區域,在地理上相對封閉,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在古代都有難以逾越的盡頭。東是太平洋,西是沙漠戈壁,南是充滿瘟疫的熱帶雨林,北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西伯利亞和北冰洋。所以,實際上能開拓的土地,先祖們都已經開拓到了,再往外就是不值得去費勁的化外之地。因此,古人覺得我們這塊地方最好,是世界的中心,故名中土,或中國。

鄭信所建立的吞武里王朝與中原有着天然的血脈聯繫。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剛剛執政的鄭信便呈書清廷,希望接替大城國王由清帝冊封其為暹羅國王。乾隆皇帝認為其奪國不正,不予認可,並回了一封措詞嚴厲的飭文。

三年後,鄭信趁清緬戰事正酣時命人解送一批緬甸俘虜進獻北京,並再次請封,幾經投誠之下清廷終於承認鄭信為暹羅國王,吞武里王朝由此再次被納入到中原王朝的宗藩體系中。

歷史記載

清史稿

暹羅,在雲南之南,緬甸之東,越南之西,南瀕海灣。順治九年十二月,暹羅遣使請貢,並換給印、敕、勘合,允之。自是奉貢不絕。

康熙二年,暹羅正貢船行至七洲海面,遇風飄失護貢船一,至虎門,仍令駛回。三年七月,平南王尚可喜奏暹羅來餽禮物,卻不受。其年,議准暹羅進貢,正貢船二艘,員役二十名,補貢船一艘,員役六名,來京,並允貿易一次。

康熙三年十一月,國王遣陪臣等齎金葉表文,文曰:「暹羅國王臣森列拍臘照古龍拍臘馬?虖陸坤司由提呀菩埃誠惶誠恐稽首,謹奏大清皇帝陛下。伏以新君御世,普照中天,四海隸帡幪,萬方被教化。卑國久荷天恩,傾心葵藿,今特竭誠朝貢,敬差正貢使握坤司吝喇耶邁低禮、副貢使握坤心勿吞瓦替、三貢使握坤司敕博瓦綈、大通事揭帝典,辦事等臣,梯航渡海,齎上金葉表文、方物進獻,用伸拜舞之誠,恪盡遠臣之職。

伏冀俯垂天聽,寬宥不恭,微臣不勝瞻天仰聖戰慄屏營之至,謹具表以聞。御前方物:龍涎香、西洋閃金緞、象牙、胡椒、豆蔻、沉香、烏木、大楓子、金銀香、蘇木、孔雀、六足龜等;皇后前半之。」帝錫國王緞、紗、羅各六;金緞、紗、羅各四,王妃各減二。

正副使等賞賚有差。定暹羅貢期三年一次,貢道由廣東,常貢外加貢無定額。貢船以三艘為限,每艘不許逾百人,入京員役二十名,永以為例。

十二年,貢使握坤司吝喇耶邁低禮等至,具表請封。四月,冊封暹羅國王,賜誥命及駝鈕鍍金銀印,令使臣齎回。誥曰:「來王來享,要荒昭事大之誠;悉主悉臣,國家著柔遠之義。朕纘承鴻緒,期德教暨於遐陬,誕撫多方,使屏翰躋於康乂。彝章具在,渙號宜頒。

爾暹羅國森烈拍臘照古龍拍臘馬?虖陸坤司由提呀菩埃秉志忠誠,服躬禮義,既傾心以向化,乃航海而請封。礪山帶河,克荷維籓之寄;制節謹度,無忘執玉之心。念爾悃忱,朕甚嘉尚。今封爾為暹羅國王,錫之誥命,爾其益矢忠貞,廣宣聲教,膺茲榮寵,輯乃封圻。於戲!保民社而王,纂休聲於舊服;守共球之職,懋嘉績於侯封。欽哉,無替朕命!」

二十三年,王遣正使王大統、副使坤孛述列瓦提,齎金葉表入貢。帝諭暹羅進貢員役,有不能乘馬者,官給夫轎,從人給舁夫。先是貢船抵虎跳門,守臣查驗後,進泊河干,封貯貨物,俟禮部文到,方准貿易。

至是疏請嗣後貢船到廣,具報即准貿易,並請本國採買器用,乞諭地方官給照置辦,允之。頒賞暹羅之鞾,始折絹。貢使回國,禮部派司官、筆帖式各一人伴送。二十四年,議定暹羅國王原賞緞三十四,今加十六,共表里五十。四十七年,貢馴象二、金絲猴二。是年,禮官議准暹羅貢船壓艙貨物在廣東貿易,免其徵稅。

華夏四方

這塊地盤也不小了,在古代已經是力之所極。但在近代,海洋被人類認知和征服後,中國人的自負也局限了自己的眼界,在海外拓殖上讓歐洲一枝獨秀。 這是國家總體上的表現,但作為個體,有時卻比國家走得遠。因為,個體是自由的,因緣際會,可能就走出去了,走出去可能還混發達了。其中,不乏靠自己的努力和機遇,在海外建立國家或混成元首的。咱可以學習幾個。

古暹羅

今天講的這個人,籍貫是廣東澄海。其父叫鄭鏞,是廣東潮州府澄海縣華富村人。清雍正年間,鄭鏞為了混生活,搭商船下南洋,到了暹羅(今泰國)。這事在古代不算新鮮,東南亞的華裔都是這麼去的。

鄭鏞在暹羅當地娶妻,1734年生子,取名鄭信。老鄭可不知道,這個兒子在日後將成為泰國最偉大的國王之一。

鄭鏞在暹羅混得不算太大,但交了個朋友,是大城王朝的一個大臣。鄭鏞英年而逝,將年幼的鄭信託付給他為養子。這個大臣對鄭信視若己出,讓他學習文化知識和佛教經典。

鄭信

13歲時,養父安排鄭信進王宮做侍衛,起初就是個小內勤。鄭信機敏能幹,國王也很喜歡,就讓他在宮廷書院繼續學習。就這樣,聰明好學的鄭信,慢慢變得文武智勇兼備。不僅能詩詞歌賦,還精通律法兵書。

學成後,鄭信陸續出任如下官職:巡撫官、達城副官、達城城主、甘烹碧城城主。

這時的大城王朝,國勢漸衰,經濟不振,民生困難。地區小霸緬甸的軍隊,乘虛而入,包圍大城。鄭信帶兵多次與敵交戰,但兵無鬥志,後勤失補。於是,鄭信率兵突圍,到達東海岸的羅勇,並以之為基地。

鄭信銅像

緬甸軍圍城十四個月,1767年4月攻破大城。四百多年古都,劫掠一空。曾經繁榮一時的都城,幾成廢墟。而一些未被緬軍征服的城鎮,多擁兵自重,宣告獨立,形成了地方割據的局面。

6月,鄭信率羅勇精兵,破釜沉舟,拿下尖城(即今之尖竹汶府)。之後以尖城為根據地,擴大隊伍,製造戰艦,以圖復國。11月,鄭信率兵五千,戰艦百艘,自尖城出發,收復吞武里城。然後逆流而上,直搗緬軍大營。緬軍不能敵,大敗而去。

吞武里王朝

1768年,鄭信復國成功,因大城已毀,遂以吞武里為都,史稱吞武里王朝。這年,鄭信年僅34歲。鄭信共執政15年。執政期間,他主要有以下政績:

一是南征北討,歷時三年,完成了暹羅統一。

二是建設新都,穩定經濟,解民生之困。

三是加強國防,與緬甸多次交戰,保證了國家安全。

四是拓土開疆,臣服柬埔寨、喃奔、帕、難、蘭那、老撾等城。

五是繼承和發展民族文化和宗教,營造寺院,重組僧迦規制。

六是交好中國,接受敕封並朝貢,發展雙邊貿易,促進了中泰傳統友誼。

曼谷王朝

1782年,暹羅國內出現矛盾並導致分裂。鄭信晚年政策有誤,地方諸侯昭披耶卻克里自立為王,並在曼谷,建立了曼谷王朝,直至現在。同年鄭信在內訌中被殺,時年48歲。 1954年,泰國政府為鄭信銅像舉行落成朝祭大典,曼谷王朝九世王普密蓬親臨主持儀式。並確定每年的12月28日,為鄭信紀念日,舉行兩天兩夜的文娛活動,泰王亦親臨獻花朝祭。由於中泰兩國對鄭信的功業都頌揚不已,所以每年的文娛場面,都非常盛大。鄭信在兩國人民心中的形象,光明而不朽,永遠為後世子孫尊敬。[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