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延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延儒(1593年-1644年),明代東閣大學士,字玉繩,號挹齋,宜興宜城鎮人。從小就是個神童,有名文。癸醜科連中會元、狀元。[1]


周延儒機智敏慧,善於察顏觀色,曾深得崇禎帝器重與信任,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十二月,皇帝命入內閣為首輔。崇禎六年(1633)六月,周延儒被溫體仁逐出京城,溫體仁把持了內閣,民間有民謠說「禮部重開天榜,狀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內閣翻成妓館,烏龜王八篾片,總是遭瘟」。崇禎十年(1637),溫體仁被罷免。周延儒復入閣。

崇禎十六年(1643年),清軍大兵壓境,北京震驚。當時清軍還沒有和明朝爭奪天下的意思,入塞不過是為了掠奪人口和財物。就在清軍滿載而歸準備回東北時,周延儒主動向崇禎提出他願帶兵出京禦敵。但周延儒帶兵出了京城後,駐軍通州,不敢迎戰。每日與部屬飲酒作樂,向朝廷謊報軍情,偽造勝績。崇禎不知內情,對周延儒褒獎有加。後來,周延儒得知清軍兵退,遂謊報戰功。朝廷論功加周延儒為太師。後錦衣衛指揮駱養性上疏揭發真相,其他的官員也相繼彈劾延儒,保定巡撫徐標進京晉見,他向崇禎報告沿路所見到的清軍掠殺後的見聞:「臣自江淮來,一路經行數千裡,被攻陷過的城市蕩然一空,即便沒有攻陷過的城市,也僅存四壁城牆。物力已盡,蹂躪無餘,蓬蒿滿路,雞犬無音,路上竟然沒有見到過一個耕田的人。皇上如果沒有人民、沒有土地了,如何還能達到天下大治呢?」。真相被揭,崇禎帝大怒,諭府部諸臣責延儒蒙蔽推諉,事多不忍言,令從公察議。周延儒視帝大怒,席蒿待罪,自請流放戌邊。帝猶降溫旨言,「卿報國盡忱,終始勿替,許馳驛歸,賜路費百金,以彰保全優禮之意。」崇禎帝聽了眾臣意見又復諭,「延儒功多罪寡,令免議」。延儒遂歸。

幾個月後,當孫傳庭潼關進剿李自成軍兵敗身亡,又再次引發周延儒的政敵們對周的又一輪攻擊――雖然孫傳庭的敗亡與周延儒沒有直接關係,但急火攻心的崇禎帝需要一個遷怒的目標。周延儒恰到好處地充當了這一目標。

崇禎十七年(1644年),周延儒被處死。[2]


延儒死後,民間有歌謠日:「周延儒,字玉繩;先賜玉,後賜繩。繩系延儒之頸,一同狐狗之頭。」《明史》列周延儒入奸臣傳。

參考資料

  1. 明朝最後的首輔周延儒為何被認為是大奸臣. 每日頭條. 2016-12-12 [2019-03-06] (中文). 
  2. 聶作平. 像周延儒那樣揣測聖意. 微文庫. 2017-08-20   [2019-03-0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