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中心成立於1988年9月,是國家民委直屬的、以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研究機構。 其基本職能是為國家民委黨組服務,為民族工作服務,為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服務。 主要職責包括起草有關民族工作和國家民委綜合性的重要文件文稿;組織對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工作重大問題及世界民族問題的研究;組織、協調國家民委重大調研活動的有關工作,承擔有關民族問題研究成果的評獎工作;指導全國民委系統的民族研究工作,聯繫有關民族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專家學者,組織並參與有關學術交流[1]活動和有關民族工作決策諮詢論證活動;整理、編撰民族工作重要文獻,負責編發有關刊物;承辦國家民委交辦的其他事項。 內設綜合處、理論政策研究處、民族關係研究處、民族發展研究處、邊疆研究處、世界民族研究處、文獻研究編輯處、科研管理處等機構。 中心成立20餘年來,先後承接了《新時期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堅持和完善》、《社會轉型時期民族政策的發展與完善》,《邊疆民族地區的穩定與發展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等課題研究。出版了《論民族問題》、《中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九十年代發展戰略探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政策法規選編》等論着。 出版刊物:《民族工作研究》。

圖書目錄

主編的話

本輯特稿

「複合型」的中華民族及其功能

重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宗教社會學[2]

理論探索

論認同的多維性和一維性

複合型民族與身份認同

宗教認同的邊界建構與互動

民族認同與宗教對我國少數民族民族認同的影響

中西分流的宗教解釋

儒家思想與民族認同

宗教認同與文化認同、族群認同:印度尼西亞孔教的緣起與形成

每外華人墓廬文化的民族認同——檀香山、馬尼拉、馬六甲等地早期華人塋墓實地踏勘

試析新時期中東部地區的宗教信仰與民族認同

佛教問題研究

佛教在高句麗的興起與衰落及其成因

西部邊疆漢傳佛教寺院規範化管理的思考

——以雲南「滇中」寺院為例

蒙古人的佛教認同與民族認同關係研究

——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

「邊界」的想象和建構:青海寺廟宗教藝術中的民族與宗教認同

——以湟中漢族畫匠群體的寺廟工作為例

☆基督宗教研究

宗教認同與鄉村教會

——以陝西關中通遠天主教社區為例的研究

近年來我國基督徒群體特徵的發展演變

——基於CGSS2006、2010年度數據的分析

天主教與近代內蒙古地區鄉村建設

☆新秀沙龍

近代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與民族認同

——以梁啓超合族民族主義為例

宗教立法對宗教認同的作用探析

——以民國時期為例

複合教會特色的社會服務模式探索之路

——試以江蘇基督教愛心公益基金為例

淺談社會記憶在重構民族認同中的作用

——以「蚩尤共祖」形成為例

道教與黑衣壯生命觀比較研究

藏傳佛教的慈善事業

——以西藏昌都地區色登寺為例

圖像與宗教象徵

——淺析蓮花在宗教中的體現

當代佛教公益慈善實踐的觀察和思考

《宗教與民族》宗旨及徵稿說明。

視頻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中心 相關視頻

國家民委 我國民族數量仍為56個
國家民委在我省調研民族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