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際債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國際債券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們國家優秀文明歷史的象徵,一直沿用至今,一個簡單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國人們的聰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成就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輝煌。

名詞解釋

國際債券是指一國借款人在國際證券市場上以外國貨幣為面值、向外國投資者發行的債券。

目前我國大陸境內還未對一般個人投資者開放國際債券投資權限,投資者可通過購買相關境內QDII基金(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內投資者)來間接投資國際債券。

國際債券的特點

由於國際債券在發行中涉及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所以與國內債券相比,有一些特別的點:

1、資金來源廣、發行規模大

由於國際債券面向各國的投資者,自然具備廣泛性和充足性。當然它的申請手續也比國內債券煩瑣,必須由國際性的資信評估機構進行信用評級,只有高信譽的發行機構才能發行國際債券。

2、受匯率波動影響較大

由於國際債券籌集到的資金與本國貨幣不一致,發行方和投資者都可能會由於匯率變動遭受意外損失或者得到額外收益。可以說匯率風險是國際債券最重要的風險。

3、有國家主權保障

在國際債券市場上籌集資金,有時可以得到一個主權國家政府最終付款的承諾保證,若得到這樣的承諾保證,各個國際債券市場都願意向該主權國家開放,這也使得國際債券市場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比如我國政府對於我國機構發行的國際債券都有最終付款的承諾,所以我國的企業到國外發債都需要徵得政府主管部門的同意。

4、以自由兌換貨幣作為計量貨幣

發行國際債券使用的計量貨幣為自由兌換貨幣,發行方可將籌集到的資金自由兌換為本幣。自由兌換貨幣是能夠把該種貨幣兌換為任何其他國家貨幣而不受限制的貨幣,目前主要包括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等。

國際債券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標準來劃分國際債券,它有多種不同的類型。

1、按發行主體劃分,可以分為政府債券、公司債券和金融債券。

政府債券是指政府所發行的債券,具體包括國家債券即中央政府債券、地方政府債券和政府擔保債券等。

公司債券是指非金融類企業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金融債券是指銀行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所發行的債券,包括證券公司債券、商業銀行次級債券、保險公司次級債券、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債券、混合資本債券等。

2、按發行方劃分,可以分為公募債券和私募債券。

公募債券,是向社會廣大公眾發行的債券,可在證券交易所上市公開買賣。公募債券的發行必須經過國際上公認的資信評級機構的評級,借款人須將自己的各項情況公之於眾。

私募債券,是私下向限定數量的投資人發行的債券。這種債券發行金額較小,期限較短,不能上市公開買賣,且債券息票率偏高;但發行價格偏低,以保障投資者的利益。私募債券機動靈活,一般無需資信評級機構評級,也不要求發行人將自己的情況公之於眾,發行手續較簡便。

3、按發行市場和面值貨幣劃分,可以分為外國債券與歐洲債券。

外國債券是借款國在外國證券市場上發行的、以市場所在國貨幣為面值的債券。如某國在美國證券市場上發行的美元債券,在英國證券市場發行的英鎊債券等。習慣上人們把外國人在美國發行的美元債券稱為「揚幕債券」,在英國發行的英鎊債券叫「哈巴狗債券」,在日本發行的日元債券叫「武士債券」。外國債券的發行一般均由市場所在國的金融機構承保。中國曾在日本、美國、歐洲等地的證券市場上發行過外國債券。外國債券實際上是一種傳統的國際債券。

歐洲債券是指以某一種或某幾種貨幣為面額,由國際辛迪加承銷,同時在面額貨幣以外的若干個國家發行的債券。如美國在法國證券市場發行的英鎊債券就叫歐洲債券。

按習慣,如果面值為美元的歐洲債券一般被稱為歐洲美元債券,面值為日元的歐洲債券被稱為歐洲日元債券,面值為德國馬克的歐洲債券被叫做歐洲德國馬克債券,其他面值的歐洲債券可以以此類推。在日本東京發行的外幣債券,通常稱為將軍債券。總之,歐洲債券的發行者、面值貨幣和發行地點分屬於不同的國家。歐洲債券的發行者主要是公司和國際組織。近些年來,一些國家的政府也開始涉足這一市場,而歐洲債券的投資者主要是公司和個人。

發行國際債券的目的

一般來說,各國利用國際債券籌集資金的主要目的有以下5個方面:

1、補償發行國政府財政赤字。對於一國政府來說,彌補財政虧損除了可以通過國內債券的方式,還可以通過發行國際債券的形式籌集資金作為國內債券的補充。

2、用於彌補發行國政府國際收支的逆差。發行國際債券籌集的資金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表現為資本流動者,屬於資本收入,有助於減少國際收支的逆差。在1973-1975年的石油危機中,很多西方工業國家採用發行國際債券的方式來彌補油價上漲引起的國際收支逆差。

3、認為大型或特大型工程籌集建設資金。這主要由一些國際金融債券或公司集團組成的投資機構發行。

4、以為一些大型的工商企業或者跨國公司增加經營資本籌集資金,從而增強實力。大型企業為了提高其實力,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5、認為主要的國際金融組織等購活動資金。例如,世界銀行多次發行外國債券,籌集巨額資金,實施開發計劃。

國際債券發行的方式

國際債券發行的方式主要如下:

1、公募。這是向社會廣大公眾發行的債券,可在證券交易所上市公開買賣。公募債券的發行必須經過國際上認可的債信評級機構的評級。借款人需將自己的各項情況公布於眾。借款人每發行一次債券,都要重新確定一次債信級別。

2、私募。它是指私下向限定數量的投資人發行的債券。這種債券發行的金額較小、期限較短,不能上市公開買賣。但私募債券機動靈活,一般不需要債信評級機構評級,也不要發行人將自己的情況公布於眾,發行手續較簡便。

另外,發行方式也可分為:

1、直接發行。由發行人自己出面發行債券,發行人自己辦理髮行的全部手續,做好發行前的準備工作,並直接向投資人出售債券,剩餘的債券也由自己處理。發行人也可在債券發行之前,先在規定期限內接受投資人的申請,按申請數印製債券,並直接發行,這樣可以防止債券過剩。

2、間接發行。由發行人委託中間人代理發行債券,具體又分為委託募集和承購募集。委託募集是委託銷售集團推銷債券,推銷不完的債券退回發行人處理。承購募集是由承購集團推銷,推銷不完的債券由承購人買下。在國際債券市場上,一般都採用承購募集的方式發行債券。

國際債券市場

國際債券市場是專門從事國際債券發行買賣的場所。根據不同的標準,國際債券市場有多種分類:按期限,有1年~5年的中期債券市場與5年以上的長期債券市場;按性質,有發行市場(一級市場)與流通市場(二級市場);按面值貨幣的不同,有外國債券市場與歐洲債券市場,前者以發行地貨幣標價,後者則以發行地以外的貨幣來標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