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方鐵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地方鐵路是中國科技名詞。

漢字是用於記錄漢語,進行書面交流,傳承民族文化的書寫符號系統[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書法藝術[2]的載體,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蘊藏着許許多多的文化內涵。

名詞解釋

地方鐵路、全稱地方性質鐵路,是指以地方政府部門或企業公司為主要的施工建設、運作維護和經營管理單位的鐵路系統,常作為支線鐵路。

地方鐵路有兩種,一種是由國家鐵路局直接管轄的鐵路段,其本質還是國家鐵路,只不過不是幹線鐵路,而是支線鐵路,以省以下級別的政府部門為主管,國家鐵路局進行監管,鐵路、車輛、站點和人員仍屬國家鐵路部門部分,如新建的城際鐵路多半就是這類型。另一種是總體上脫離了國家鐵路局經管的鐵路段,正常的運營與國家鐵路局沒有關係,國家鐵道部門僅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施建審批,如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就屬此類。

鐵路類型

地方鐵路主要是由地方自行投資修建或者與其他鐵路聯合投資修建,擔負地方公共旅客、貨物短途運輸任務的鐵路。我國地方鐵路是在建國以後不斷發展起來的。有準軌(1435毫米)、窄軌(762毫米)米軌(1000mm)三種軌距。

地方鐵路的經營管理方式大體上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

是自營性質,即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下,設置專門機構。如河南省設有地方鐵路運輸總公司,系一級職能機構,負責全省的地方鐵路的規劃,建設和日常工作,下設鐵路分局,直接指揮運輸生產。河南省在全國地方鐵路中是比較發達的一個省份,已成為河南省交通運輸中—支重要的力量。也有的省在交通廳設置地方鐵路管理機構,管理本省的地方鐵路。如湖南省的地方鐵路管理局、遼寧省的地方鐵路管理處,這些局或者處都是交通廳下邊的一個職能機構,重大問題都需要經交通廳審核後由省政府決定。

第二種

是自建聯營,以標準軌距為主,地方鐵路和國家鐵路聯合經營。如四川省青白江至灌縣即青白線於1984年由四川省地方鐵路管理局與成都鐵路局達成了聯合經營的協議,成立四川省地方鐵路公司,實行自負盈虧、獨立核算。山西省神池至河曲即神河線,由地方與北京鐵路局聯合經營效果也很好。

第三種

是地方建路,委託國家鐵路的鄰近的鐵路局代管。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屬於這種類型。在國家鐵路的鐵路局設立地方鐵路處,負責領導地方鐵路的日常運輸生產工作,財務上政府的財政辦理結算,鐵路局只管運輸生產活動。

地方鐵路從無到有,已發展成為我國地方運輸事業中的一支重要的運輸力量,在地方經濟發展中起着重要的、積極的作用。

鐵路舉例

營業線路63條(跨省漯阜線由安徽、河南兩省各計1條),比2005年的70條減少7條(有拆有建)。

地方鐵路線路分布情況:北京1條,天津(原6條地方線路統計口徑合計)1條,河北6條,山西3條,內蒙古2條,遼寧5條,吉林1條,黑龍江6條,江蘇1條,浙江1條,安徽2條,江西2條,山東7條,河南9條,湖北2條,湖南1條,廣東5條,廣西4條,重慶1條,四川3條,雲南1條,寧夏1條。

正線里程4788.6公里,比2005年的4828.1公里下降0.8%;延展里程6270.9公里,比2005年的6324.4公里下降0.8%。

機車314台,比2005年的348台下降9.8%。其中,蒸汽機車31台,比2005年的59台下降?47.5%;內燃機車279台,比2005年的289台下降3.5%。年內新增加電力機車4台。

客車136輛,比2005年的128輛上升6.3%;貨車2056輛,比2005年的2023輛上升1.6%。

旅客發送量423萬人,比2005年的319萬人上升32.6%;貨物發送量19593萬噸,比2005年的17802萬噸增長10.1%。

年末,地方鐵路從業人員28198人,比2005年的32692人下降?13.8%。其中,運輸業從業人員25966人,比2005年的26871人下降3.4%;運輸業在崗職工24371人,比2005年的25090人下降?2.9%。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