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壺腹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壺腹癌(又名Vater壺腹癌)、膽總管下段癌十二指腸乳頭癌。和胰頭癌,因其臨床表現、診斷和手術方式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故統稱為「壺腹周圍癌」。[1]

流行情況

因壺腹癌是新近從「壺腹周圍癌」中單列出來的,故其流行病學方面的資料尚不完整,但其在「壺腹周圍癌」所占比例為20%-46%,僅次於胰頭癌。壺腹高發年齡>50歲。男性多於女性。

病因

壺腹癌的病因尚不清楚。

病理

  1. 大體病理類型:分為壺腹內型、壺腹周型和混合型。
  2. 組織學分型:壺腹癌絕大多數為腺癌,占98.75%,小部分為鱗癌等。

症狀體徵

  1. 黃疸:黃疸壺腹癌典型的臨床表現,且很早就可以出現,往往是第一症狀和體徵。黃疸呈漸進性加重,中間可有輕微波動,這是腫瘤潰破,壞死,癌組織脫落,使梗阻減輕所致。
  2. 消化道症狀: 主要由膽道梗阻、膽道內壓力升高及肝臟淤膽所致,表現為噁心,嘔吐厭食腹痛腹脹等,可有腹瀉出現。上述症狀,常晚於黃疸出現。
  3. 全身症狀: 隨着病程的進展,晚期可出現:乏力倦息貧血和發燒,一般為低燒,伴有膽道感染的病人,可有高燒、寒顫等。
  4. 體徵 主要為全身皮膚粘膜黃染、膽囊增大和肝大等。
  5. 其它 腫瘤晚期轉移到其他部位所致的相應症狀和體徵等。[2]

診斷

壺腹癌因其黃疸在疾病早期就已很明顯,常可獲得早期診斷。診斷方面應從下述幾方面考慮:

  1. 臨床表現:早期出現黃疸,短時間內加重,與臨床的症狀體徵不一致,上腹可捫及腫大的膽囊。
  2. 實驗室檢查:血尿中膽紅素升高,尤其以直接膽紅素升高明顯。
  3. 影像學檢查
  • B超 表現為膽總管,胰管擴張-雙管症,胰頭未見增大和腫物,在胰頭外側,即膽總管末端發現腫物。
  • CT 有B超類似的功能,尤以薄層增強CT,效果更佳。
  • MRI和核素膽管造影(MRCP) 雙管症表現為膽總管的狹窄梗阻多位於胰頭以下水平,達十二指腸降段內側處,呈尖錐形狹窄,同時擴張的胰管與膽總管呈並行狀。[3]
  • 逆行性胰膽管造影(ERCP)和經皮經肝穿刺膽管造影(PTC) 可協助診斷,因為是具有創造性檢查,已較少應用。

鑑別診斷

  1. 應鑑別的惡性腫瘤是胰頭癌,十二指腸乳頭狀癌膽總管下段癌等。
  2. 應鑑別的良性病是膽總管下段結石及良性腫瘤等。

治療

壺腹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手術切除率高,可達71.4%,預後較好。

  1.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2. 局部切除術:對早期癌,腫瘤直徑<2厘米或患者一般狀況和主要臟器功能不能耐受手術者,可行局部切除加十二指腸乳頭成形術。
  3. 引流術:適用於腫瘤已不能切除,或體弱不能耐受手術者,可行膽總管或肝癌空腸引流術、外引流術。
  4. 其它治療:壺腹癌對放、化療不敏感。生物和基因治療效果不肯定,但必要時可考慮應用,並可用中醫藥治療。

1983年,北川勛首次從紅參中分離出20(S)-人參皂苷-Rh2。現在已經證實人參皂苷Rh2具有誘導癌細胞凋亡、分化及調控細胞周期的抗癌活性,通過增強人體的自然免疫能力,抑制癌細胞增殖和轉移的作用。[4]

視頻

膽管癌發生在哪裡?臨床症狀有哪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