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多囊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多囊肝有半數以上的病人合併有多囊腎,多囊肝常侵犯整個肝臟,也有少數多囊肝病人的病變局限於肝臟的一葉或半肝範圍。多囊肝絕大多數為先天性,即因先天發育的某些異常導致了肝囊腫的形成。多囊肝病人一般要到30-50歲時才出現症狀,個別巨大囊腫的女性病人可以干擾分娩過程。囊腫逐漸緩慢地長大.病入主訴腹部膨隆,自已摸到腫塊。如果囊腫壓迫鄰近臟器,可出現相應症狀。除非合併囊內出血、破裂或有囊腫蒂部扭轉等合併症時可發生劇烈腹痛,一般疼痛不重。有時可有腹部脹滿或重壓感,食慾下降、噁心及嘔吐。偶因膽管梗阻引起黃疸。[1]

概述

人們所講的肝囊腫通常指非寄生蟲性肝囊腫。其真正的發病率尚不清楚,目前臨床上的病理有增多的趨勢,其原因與B超、CT等影象學診斷方法普及有關。

肝囊腫中以孤立性囊腫及多囊肝多見,孤立性肝囊腫通常無任何症狀,若囊腫較大可出現壓迫症狀,如腹痛噁心腹瀉等。囊腫的發生部位以右肝居多。

多發性肝囊腫又稱多囊肝,有半數以上的病人合併有多囊腎,多囊肝常侵犯整個肝臟,也有少數多囊肝病人的病變局限於肝臟的一葉或半肝範圍。

先天性肝囊腫生長緩慢,小於或等於4公分無症狀者,可不需特殊處理。大的並出現症狀者,根據其大小,數量,部位,鄰近臟器壓迫情況,或出現感染、破裂、出血、惡變等可採取手術,或穿刺抽液注射硬化劑或無水酒精,囊內使用抗生素、滅滴靈注射(感染時)等治療措施。

單純性多囊肝,預後良好,在一組病例中,無一例患者的肝臟多囊病促使其死亡或健康情況惡化。多囊肝有1/3~1/2伴有多囊腎,多囊腎則可引起腎功能衰竭而致死亡。 

病因

  • 病因:多囊肝大多數為先天性,系肝內膽小管發育障礙所致。在胚胎髮育時期,多餘的膽管自行退化而不與遠端膽管連接;若肝內多餘膽管未發生退化和吸收,並逐漸呈分節狀和囊狀擴張,則可形成多囊肝。多囊肝常伴有多囊腎、胰腺囊腫、肺或脾囊腫及其他畸形,如腦動脈瘤、憩室、雙輸尿管、馬蹄腎或室間隔缺損等,亦可作為其先天發育異常的佐證。多囊肝可發生於同一家庭的不同成員,屬非顯性遺傳。
  • 病理:多囊肝的囊腫多數呈多發性,少數為單發性,也有因多房性融合成單發性。多囊肝絕大多數累及全肝,囊內含清亮的無膽汁的液體,肝臟增大變形,肝表面可見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囊腫,可小如針尖,大如兒頭,肝切面呈蜂窩狀。囊腫亦可密集於肝的一葉,以右葉受累較多。囊腫大小可自針尖大小至8~10cm,但極少超過10cm。囊液可多至2000ml。囊壁薄內可有清液、漿液、膠狀液,有出血或感染時可為血性或膿性,其中不含膽汁,比重常為1.010。
  • 囊腫一般隨年齡增加而緩慢增大,但肝體積可數年保持不變。當囊腫間隔破裂時,它可融合成較大的囊腫。組織學示肝小葉結構無改變,肝細胞正常,囊腫有纖維被膜包圍,其囊壁是由膠原結締組織組成,內襯柱狀上皮或扁平膽管上皮,外層為膠原樣組織。如囊內積液多,上皮可轉扁平甚或缺如。除肝腎外,其他器官如胰、脾、肺、卵巢、精囊也可有囊腫,該病還可伴其他先天畸形包括脊柱裂及多指畸形。囊腫間一般為正常肝組織,久病者亦可出現纖維化和膽管增生,晚期可引起肝功能損害、肝硬化和門脈高壓。[2]

症狀

患上多發性肝囊腫後,首先表現出來的是消化道症狀。如消化不良、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和右上腹痛,但程度不重。肝臟腫大和右上腹腫塊,觸之呈囊性感,無明顯壓痛。繼發感染後可出現寒戰和發熱。

多發性肝囊腫的肝表面可觸及散在的囊性結節。如囊內出血,合併感染或帶蒂囊腫扭轉時,可有急腹症表現。少見有巨大囊腫壓迫膽總管或肝管出現黃疸的情況,可無陽性體徵,部分患者可觸及腹部包塊。

併發症

囊腫一般隨年齡增加而緩慢增大,但肝體積可數年保持不變。當囊腫間隔破裂時,它可融合成較大的囊腫,當肝的囊腫大至一定程度,影響健康,如出現消化吸收不良等,或囊腫破裂、感染等併發症時,考慮手術治療。出現急性嚴重腹痛、嘔血或排黑色大便,應即到醫院就診。久病者亦可出現纖維化和膽管增生,晚期可引起肝功能損害、肝硬化和門脈高壓。[3]

檢查

實驗室檢查

囊腫出血者偶見貧血,白細胞計數一般正常,但也有高達76×10/L。肝功能試驗改變與肝增大不成比例,僅偶有間接膽紅素及BSP輕度增高。鹼性磷酸酶增高僅見於部分病例。血尿素氮、肌酐在多囊腎腎單位減少者可升高。

影像學檢查

B超可見大小不等的暗區、囊腔,肝掃描可見多個缺損。胃腸鋇餐見胃及十二指腸結腸有移位。靜脈腎盂造影可有多囊腎的徵象。腹腔鏡檢查可見肝臟增大,其表面有許多囊腫。肝活檢有時可得到囊壁組織。CT示外形光滑,境界清楚的圓形低密度病灶,邊緣呈線形,囊內容物密度均勻,無分房現象,平掃即可確診,強化後,對比更清楚,出血或繼發感染時,CT值>20Hu。肝動脈造影見無血管區,迫使血管移位。[4]

臨床上對於年逾30歲,外表健康、肝腫大、肝功能正常並伴有多囊腎。家族史者,應疑有多囊肝。有壓迫症狀和行以上特殊檢查後,如診斷仍屬可疑者可行剖腹探查。

診斷

診斷: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可進行診斷。

鑑別診斷

多囊肝和單純性肝囊腫的鑑別有賴於家族史的詢問,其他臟器囊腫存在的證據有助於鑑別兩者。

多囊肝和肝包蟲病的鑑別依賴流行病學史,後者還有囊壁鈣化、嗜酸粒細胞增多、Casoni試驗及包蟲補體結合試驗陽性,均有鑑別價值。

多囊肝與肝癌的區別需行輔助檢查,雖然肝癌液化時亦可有多個液性化段,但肝增大甚速,肝質地硬,CT增強掃描顯示為多血供實質性占位,並有其他肝癌特點,易於區別。

飲食

多發性肝囊腫又稱多囊肝,有半數以上的病人合併有多囊腎,多囊肝常侵犯整個肝臟,也有少數多囊肝病人的病變局限於肝臟的一葉或半肝範圍。多囊肝病是一種以原發性銅代謝障礙為特徵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以下是關於「多囊肝的飲食應注意什麼」的介紹。

  1. 飲食對於多囊肝患者的養護非常重要,一般不可過食鹽腥之品,注意不要過飢過飽,過冷過熱,以免傷及脾氣.如血尿酸高,血壓高者要進低嘌呤,低脂飲食,忌食動物內臟及高脂肪飲食。
  2. 多囊肝患者日常生活活動應避免劇烈運動,不要穿吊帶褲,不要使用環繞腹部的汽車安全帶,如此可預防腎臟因碰撞或擠壓而受傷。
  3. 多囊肝患者要改變日常飲食的習慣,減少食物中脂肪含量及總熱量。
  4. 注意休息,避免過於勞累。
  5. 適當地鍛煉身體以增強體質。
  6. 纖維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B6維生素E能減少肝囊腫發病的危險可適量服用。
  7. 飲食應清淡,少喝酒,改變日常飲食的習慣,忌食辛辣油膩刺激性,高脂肪的食物,減少食物中脂肪含量及總熱量。

飲食建議

  1. 肝囊腫患者要多吃含優質蛋白質高的食物。但要注意高纖維、高維素食物的補充以及低脂肪食物的補充。在肝囊腫的飲食中,肝囊腫患者要保證不偏食,五穀雜糧、新鮮蔬菜和水果、牛、羊、豬的瘦肉、禽蛋類、牛奶、魚蝦等均可食用。
  2. 第二點,肝囊腫患者要多吃紅色蔬菜,重點推薦的肝囊腫飲食是胡蘿蔔西紅柿紅棗火龍果等紅顏色的蔬菜水果。除此之外,肝囊腫患者還要多喝水。多喝水可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促進腺體,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
  3. 第三點,肝囊腫患者要禁忌飲酒,及少吃辛辣、油炸食品,還有過甜的食物;還要忌盲目進補,不要隨意輕信廣告宣傳的補品,以免損害肝臟或增加肝臟負擔。

治療

治療主要是低銅飲食、減少銅的吸收、增加銅的排泄和肝移植。首選藥物是D-青黴胺。肝移植為治療該病的最佳手段。

多囊肝如果同時又有多囊腎等,屬於多囊臟器,往往與遺傳因素有關。對於較大的肝臟囊腫,如果病人有症狀,可以考慮行超聲引導下穿刺抽液治療,但效果不太滿意。如果嚴重影響肝功,則需考慮進一步治療。

手術注意事項

  1. 病變廣泛的多發性肝囊腫不宜一次切除或開窗過多,以防術後發生頑固性腹水、肝功衰竭等併發症,一般一次可開窗4~5 個較大的囊腫;
  2. 術前選擇病例和確定囊腫類型,可提高療效,降低復發率;
  3. 術中要充分顯露游離的囊壁,緊靠囊壁與正常肝實質的交界處將游離面的囊壁完全切除,充分敞開囊腔,再用電凝棒仔細電凝囊腔或用無水酒精注入囊腔,破壞其內壁表皮細胞,電凝過程中切勿損傷囊壁表面的膽管或血管;
  4. 較大的囊腔,可將大網膜填塞於腔內,用鈦夾或縫合固定,使大網膜與囊腔粘連,以防復發;
  5. 疑有惡變囊腫,術中作病理檢查。若有惡變,可行肝部分切除,必要時中轉開腹,以免延誤治療

護理

囊腫性疾病是先天和後天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科學研究發現所有這些因素都是可以改變或加以控制消除的。

因此,千萬不可悲觀失望,況且樂觀向上的思想情緒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有利於戰勝疾病。但另一方面也要克服輕敵思想,積極地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樂觀向上,認真對待才是正確的指導思想。

專家提醒多囊肝患者、多囊肝功能衰竭的病人應保持心情舒暢,勞逸結合,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療。

在飲食上宜新鮮清淡,又富於營養,多食水果,適當控制蛋白質的攝入,少食生冷肥甘或辛辣刺激之品,戒煙酒,保持大便通暢。高血壓浮腫明顯時,宜限制鈉鹽攝入。可適當參加一些文體娛樂活動,但應防止腰腹部擠壓碰撞,以免囊腫破裂出血。病情重者需臥床休息。

視頻

王積分院長講解多囊肝怎麼治療

視頻

陳立天多囊肝怎麼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