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悲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悲寺

中文名稱;大悲寺

地址;四川省西充縣

始建;唐昭宗天復年間(約902年)

輝煌;宋高宗紹興年間(約1140年)


大悲寺位於四川省西充縣西碾鄉大悲寺村,距西充縣城35公里,距西碾鄉1.5公里,與南部碾埡鄉相比鄰,為西充縣北陲古剎。據寺中殘碑考察,始建唐昭宗天復年間(約902年),輝煌於宋高宗紹興年間(約1140年),後代有興衰,屢毀屢建,歷代地圖上皆標有大悲寺名稱。

概述

大悲寺位於四川西充縣西碾鄉大悲寺村,距西充縣城35公里,距西碾鄉1.5公里,與南部碾埡鄉相比鄰,為西充縣北陲古剎。據寺中殘碑考察,其寺始建唐昭宗天復年間(約902年),輝煌於宋高宗紹興年間(約1140年),其後代有興衰,屢毀屢建,歷代地圖上皆標有大悲寺名稱。[1]

歷史故事

大悲寺內塑有一尊高大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故稱大悲寺,我國百姓最崇敬觀音,香火旺盛。明末兵荒馬亂,千年古剎及滿堂佛像,化灰燼,毀於一旦。清朝康熙十一年(1671年),重建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藥師殿天王殿及鐘鼓二樓,客寮飯堂及碾磨房等殿堂。規模龐大,氣勢恢宏,有廟田80餘畝,僧侶十餘人。歷代名僧輩出,高僧雲集,該寺方丈釋真清,曾三次徒步至南海朝聖,兼任成都文殊院後堂。95歲圓寂於大悲寺,火化全身,骨灰盛裝在一個瓷花壇內,上刻"清傳臨濟正宗第七代示寂滿頤考老和尚之金壇"二十字,埋於七級靈塔之靈塔之內。嘉慶年間(約1797年)白蓮教之亂,大悲寺再度慘遭火焚。光緒年間(約1880年)重建大悲寺,規模大不如前。當代高僧海山(俗名馬廷耀,西充縣人)15歲(即1944年)在大悲寺出家,19歲到文殊院受戒、參禪,20歲考入成都昭覺寺佛學院。60年代的"文革"期間,被送回原籍勞動,留戀幼年出家的大悲寺,曾來破寺居住數月,虔心念佛,以志不忘,後又回歸昭覺寺。現任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任德陽萬佛寺與遂寧廣德寺方丈。

新中國成立後,將大悲寺古剎闢為學校,1999年8月,落實宗教政策,批准為開放寺廟,學校搬遷異地,寺廟退還佛教。當地信眾出錢出力,修復大雄寶殿,新建觀音殿,念佛堂及客寮食堂。購回玉佛11尊置於殿內,古剎煥然一新。當地信眾又將挖出的釋真清方丈骨灰瓷壇,獻給大悲寺。釋仁明(俗名羅世奎,南部碾埡鄉人)長期居此寺籌建寺廟,艱苦備嘗。2002的4月,聘為該寺住持。

相關視頻

四川射洪大悲寺

參考資料

  1. 西充大悲寺 , 西充縣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