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禮》出自中國古代的一部著名兵書《六韜》卷一《文韜》。

大禮,是君臣之間的行為準則。本篇首先闡明了君臣之間的行為規範:君主應體察下情,普施恩惠;臣下則應服從命令,安分守職。接着從「主位」、「主聽」、「主明」三個方面着重論述了君主應具備的行為規範和品德修養。強調君主應「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

原文

文王問太公曰:「君臣之禮如何?」 

太公曰:「為上惟臨,為下惟沉,臨而無遠,沉而無陷。為上惟周,為下惟定。周則天也,定則地也。或天或地,大禮乃成。」 

文王曰:「主位如何?」 

太公曰:「安徐而靜,柔節先定;善與而不爭,虛心平志,待物以正。」 

文王曰:「主聽如何?」 

太公曰:「勿妄而許,勿逆而拒;許之則失守,拒之則閉塞。高山仰之,不可極也;深淵度之,不可測也。神明之德,正靜其極。」 

文王曰:「主明如何?」 

太公曰:「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湊並進,則明不蔽矣。」 

譯文

文王問太公道:「君主與臣民之間的禮法應該是怎樣的?」

太公回答說:「身為君主最重要的是洞察下情,作臣民的最重要的是馴服恭敬。洞察下情在於不疏遠臣民,馴服恭敬應該不隱瞞私情。做君主的要遍施恩惠,作臣民的應安守職分。遍施恩惠,要象天空那樣覆蓋萬物;安守職分,要象大地那樣穩重厚實。君主效法上天,臣民效法大地,這樣君臣之間的禮法就圓滿構成。」

文王問道:「身居君主之位,應該怎樣做?」

太公答道:「應該安詳穩重而沉着清靜,柔和有節而胸有成竹,善於施惠而不同民眾爭利,虛心靜氣而公道無私,處理事務公平正直。」

文王問:「君主應該如何傾聽意見呢?」

太公答道:「不要輕率地接受,也不要粗暴地拒絕。輕率接受就容易喪失主見,粗暴拒絕就會閉塞言路。君主要象高山那樣,使人仰慕不已;要象深淵那樣,使人莫測其深。神聖英明的君主之德,就是清靜公正,達到極點。」

文王問:「君主怎樣才能做到洞察一切呢?」

太公答道:「眼睛貴在明察事物,耳朵貴在敏聽意見,頭腦貴在思慮周詳。依靠天下人的眼睛去觀察事物,就能無所不見;利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傾聽意見,就能無所不聞;憑藉天下人的頭腦去思考,就能無所不知。四面八方的情況都匯集到君主那裡,君主自然就能洞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作品介紹

《六韜》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六韜》通過周文王、周武王與姜太公呂望對話的形式,論述治國、治軍和指導戰爭的理論、原則,對後代的軍事思想影響很大,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共分六卷。

宋神宗元豐年間,《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1]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六韜》在16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現今已翻譯成英語、法語等多種文字。

《六韜》中的《虎韜》(日本作:「虎之卷」),在日本成為「成功之路必讀之書」的同義詞[2]

視頻

大禮 相關視頻

六韜
六韜兵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