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良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良鎮地處佛山南部,連接容桂街道、倫教街道、勒流街道,毗鄰廣州市南沙區欖核鎮、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是佛山市南部次中心,也是佛山的衛星城。中心位置的經緯度為東經113 .1°,北緯22.40°。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面積80.29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3.7平方公里。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下轄19個社區居委會和2個村委會,常住人口40.38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2萬人)。

順德大良作為廣府文化發源地之一,大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紮實的文化根基,既有清暉園、西山廟、錦岩公園,又有粵曲、龍舟 。

2012年實現地方生產總值309.9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251.1億元,限額以上貿易住宿餐飲業營業額264.7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2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474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9712萬美元,工商稅收84.36億元,其中區級庫稅收25.83億元。

大良街道文化底蘊深厚,大良街道內有清暉園、寶林寺、西山廟等名勝古蹟。[1]

位置境域

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面積80.34平方公里,經緯度為東經113 .1°,北緯22.40°。 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是佛山次中心城區地處佛山南部,北距佛山中心城區(祖廟、張槎、石灣、南莊、桂城、樂從、佛山新城)25公里,南下澳門90公里,東往深圳150公里,從佛山順德港抵香港64海里。

地形地貌

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大部分屬於由江河沖積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勢西北略高。

人口民族

根據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辦事處政務網的介紹,大良街道常住人口40.1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2.76萬人),民族以漢族為主。

經濟狀況

綜述

2014年大良街道實現地方生產總值367.83億元。

第一產業

2011年,大良街道實現第一產業為1.32億元。

第二產業

2013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276億元。

第三產業

2013年大良街道實現限額以上貿易住宿餐飲業營業額326.1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2.9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8084.98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1631.07萬美元,工商稅收88.52億元,其中區級庫稅收27.18億元。大良的餐飲業店鋪超過800家,餐飲從業人員超過13000人,大良轄區現有中華餐飲名店10家,各類餐飲店鋪800多家。[2]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大良街道共有中小學校 29 所,幼兒園 33 所,專任教師3732人,中小學學生 50790人,幼兒園學生11265人。 全鎮 29 所中小學、直管 8所幼兒園被評為等級學校(幼兒園),其中省一級學校(園)15所,市一級學校(園) 27所,26所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 100% 被評為佛山市優質學校, 3所完職中均是省一級以上的學校。

文化體育

1998年成立的鳳城少兒藝術團,集語言表演、舞蹈、聲樂、器樂為一體。藝術團在政府和社會的支持下創造了輝煌的業績,榮獲國家級獎項數63人次,獲廣東省、佛山市級獎項100多人次;為中央戲劇學院、廣東省舞蹈學校等各類專業院校輸送了眾多人才;培養的學生在全國、廣東省、佛山市比賽中屢獲金獎。 多年來,藝術團本着"出人才、出作品"的精神品質,注重藝術教育質量和舞台實踐,並以大戲促成就,以綜合實踐演出來展示專業技能,促進學生學業。改編和原創排演的6個大型兒童音樂劇《馬蘭花》《醜小鴨》《餅乾小子》《獅子王》《大俠虎虎羊》《貝貝奇遇記》更是奇葩綻放, 即普及了藝術教育,又培養了本地人才,在當地更是形成了每年"六一"孩子和家長們期盼的藝術饗宴,甚至出現了一票難求的喜人局面。

2006年通過舉辦首屆家庭文化節、萬人歡樂鬧元宵及元旦倒數迎新年、創作編演大型童話音樂劇《醜小鴨》、創辦"文化沙龍"、邀請海外深造的鋼琴家到大良街道表演及開展"歡樂大良居村行"等系列活動。

醫療衛生

大良街道內有醫院16家,其中佛山市順德區屬醫院5家,大良街道鎮屬醫院1家,民營醫院10家;大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家,下伸社區衛生服務站14家;門診部10家;私人診所34家。

風景名勝

佛山清暉園

佛山清暉園是一處始建於明代的古代園林建築。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清暉路,故址原為明末狀元黃士俊所建的黃氏花園,現存建築主要建於清嘉慶年間。園取名"清暉",意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園林經龍氏數代龍應時、龍廷槐、龍元任、龍景燦、龍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漸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嶺南園林。佛山清暉園與佛山樑園、廣州餘蔭山房、東莞可園並稱為廣東四大名園,也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佛山順峰山公園

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西北部太平山麓。碧桂路轉南國東路可直達。距離佛山市順德區行政中心約3公里。是集旅遊、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現代化旅遊景區。公園自1999 年開始興建,2004年國慶始向社會開放。

公園占地面積8209畝,包括太平山、神步山、桂畔湖、青雲湖等區域。公園的建設突出以"山色水韻"為主題,充分考慮了順峰山真山真水的特點和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巧妙利用自然空間布局以及舊寨塔、青雲塔等歷史古蹟,依據山勢地貌形成了"青山、碧水、一寺、兩湖、兩塔"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格局。以兩湖(青雲湖、桂畔湖)、兩塔(青雲塔、舊寨塔)為主要旅遊軸線,巧設獨特景點,構成"桂海芳叢"、"汀芷園"、"步雲逕"、"雅正園"等景區共24 個。

佛山寶林寺

佛山寶林寺就座落在太平山西麓。於明山秀水之中,取"龍躍天門,虎臥鳳閣"的山勢。因此,除了佛教徒經常去朝拜外,也是人們瀏覽的勝地,被譽為"太平瑞氣"。

寶林寺始建於唐末五代之南漢殤帝光天一年(公元942年),初名"柳波庵",一直以供奉觀音為主。

著名人物

明代有畫聖之稱的李子長,清代乾嘉年間詩壇"嶺南四家"的丹書、呂翔、呂培,清道光年間章草名家羅復堪,明清時代以及近代曲藝名人羅癯公、白駒榮等均為大良歷史上傑出的文化名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