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草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草蔻
t01c49508406af1a5b7.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846711&sid=895322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大草蔻

漢語拼音:Dà Cǎo Kòu
別名:草蔻、草豆蔻
性味: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辛澀,溫。"
功能:燥濕祛寒,除痰截瘧,健脾暖胃
主治:心腹冷痛,胸腹脹滿,痰濕積滯,消化不良,嘔吐腹瀉

大草蔻,中藥材名。本品為姜科植物艷山姜的種子。七、八月採收種子,曬乾。功能主治為: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燥濕祛寒,除痰截瘧,健脾暖胃。治心腹冷痛,胸腹脹滿,痰濕積滯,消化不良,嘔吐腹瀉。[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大草蔻

拼音名:Dà Cǎo Kòu

別名:草蔻、草豆蔻(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出處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為姜科植物艷山姜的種子。七、八月採收種子,曬乾。

原形態

多年生常綠草本,高達2~3米。根肥大。葉大,互生,長橢圓狀披針形,長30~70厘米,寬7~16厘米,先端短漸尖,邊緣有短而密的粗毛。圓錐花序頂生,常下彎,長15~30厘米;總軸和子房密被淡黃色粗毛;小苞片大,長約2.5厘米,縱裂,白色而稍染粉紅,但頂端和基部均粉紅;花具短柄;萼闊,鐘形,一邊開裂;花冠白色,管長約1厘米,裂片闊橢圓形,最大的長約3厘米,先端粉紅;唇瓣闊卵形,長和寬約4厘米,中部雜以紅色和黃色,邊內彎。蒴果紅色,球形,徑約2厘米;內有3個種子團,含種子多數。花期春夏。

生境分部

生于山谷或溪邊。分布廣東廣西福建雲南貴州等地。

性味

广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辛澀,溫。"

功能主治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燥濕祛寒,除痰截瘧,健脾暖胃。治心腹冷痛,胸腹脹滿,痰濕積滯,消化不良,嘔吐腹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或入散劑。[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參考資料

  1. 大草蔻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大草蔻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