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圖片來自去哪兒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地處奧林匹克公園北部,占地680公頃,建成時是北京規劃建設的最大的城市公園[1],是2008年奧運會配套工程之一,但在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並未開放,而是在殘奧會結束的2008年10月開放了南園,2009年開放了北園。作為北京城市中軸線的北端終點[2],森林公園提出「通向自然的軸線」的概念,軸線逐漸融入自然,並消失在森林中。北五環路穿公園而過,將公園分為南北兩園,南園以人工景觀、休閒娛樂為主,北園則以生態園林、自然野趣為主,兩園通過中軸線上跨越五環路的一條生態廊道相連。

歷史

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後,在2002年3月至7月間,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面向全球對奧林匹克公園的規劃設計方案進行了國際徵集,美國佐佐木建築師事務所和中國天津華匯工程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的聯合設計方案獲得一等獎。這個方案中,沿着中軸線建立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紀念大道,向北消失與森林公園中,而森林公園的規劃為:以五環為界,南園以水為主,設計大面積的「龍湖」作為龍形水系的「龍頭」,隱喻東海,並在中央設置一島寓意蓬萊仙島;北園以山為主,主峰高50至60米,寓意崑崙山脈;南北園間設置3座綠色廊道。同年11月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和中心區景觀設計方案徵集中,佐佐木建築師事務所和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聯合方案中標,這個設計延續了前述設計的主要特徵。

隨後,由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在聯合方案的基礎上,對方案進行深化,並做出了最終方案,於2005年10月27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原則性批准。方案的主要改動包括:取消了五千年紀念大道的設置,同時將森林公園和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分開,分別交由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主山由五環北側移到南側,相應的壓縮南園主湖面積,主山借原有地名命名「仰山」,主湖借「奧林匹克」的「奧」字命名「奧海」。整個園區的中軸線設計為「通向自然的軸線」,從城市逐步走入自然,最終消失於森林公園中[3]

森林公園南區占地380公頃,定位為「生態森林公園」,以人工景區為主,主要提供市民休閒娛樂的場所;而北區占地300公頃,定位更靠近自然野趣,主打生態牌,通過減少設施和遊人數目來創造適宜動植物生長繁衍的環境,是源生樹種種源基地和鳥類保護區。南北兩園間通過一個生態廊道相連[4]

森林公園於2005年6月30日開工,2008年7月3日落成,但在奧運期間未曾開放,直到奧運結束的10月26日才向遊人開放南園。而北園至2009年10月才向遊客開放。

水系

森林公園水面面積為67.7公頃,其中主湖20.3公頃,各處濕地5.71公頃,市政河道25公頃(包括清河導流渠和仰山大溝等),其他水面16.69公頃。清河導流渠和仰山大溝承擔為北小河提供水源的任務。南園利用原有窪里公園、碧玉公園水域,挖湖堆山形成主湖,作為龍形水系的頭部;北園水系則引自清河導流渠,蜿蜒曲折,營造山林野趣。

水循環方面,非汛期,北園通過市政中水補水,南園通過泵站實現水循環,利用中水和暗管補充蒸發量;汛期,清河導流渠和仰山大溝用於奧林匹克中心區排洪功能,水可以得到及時補充但水質不能保證,為此只能採用局部小循環的模式。園區的濕地可以為園區水循環提供淨水能力,淨化清河上游來的經污水處理的再生水。當發生特大暴雨時,園區通過清河和北小河兩路退水[5]

植被設計

設計師基於對北京本底生物群落、公園場地本底的調查,確定設計原則。整個設計以生態學為指導,保持生物多樣性,同時體現「通向自然的軸線」的理念,南園以休閒娛樂為主,北園以生態保護和恢復功能為主。喬木配植主要採取混交林的形式,包括喬木混交林和喬灌混交林,以達到四季景色不同的特點[6]

體育場館

公園西部建有部分奧運場館:

文物古蹟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有多處文物古蹟,包括龍王廟一座,還有現存的14通螭首龜趺石碑以及2組(4根)墓表。

此外,兆惠墓東北原有乾隆帝第九女和碩和恪公主兆惠之子札蘭泰合葬墓,和碩和恪公主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嫁札蘭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公主病逝。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札蘭泰病逝,與公主合葬此處。1930年代,該墓被盜毀。

交通

參照北京植物園天壇公園所做的客流預測顯示,南園年遊客接待量在450萬人次,北園在80萬人次;南園高峰日接待量3.4萬人次,北園6600人次。對外交通方面,地鐵8號線森林公園南門站預測可以承擔每日2萬人次的客流量;地面公交系統則預計可以承擔6000人次,這樣公共交通系統可以提供高峰日75%的遊客量,遊客自備車需滿足25%的遊客量,因此公園內建設了3000個停車位。公園內部道路也按高峰日遊客不會感到不適、極端日不能保證全程舒適但不會造成擁擠進行設計。

公園四邊道路分別是:東側安立路、南側科薈路、西側林萃路、北側跨清河北側的清河北路、東北角的窪里三路。其中科薈路中段封閉改造為花壇,遠期可能實施為地下隧道。北五環東西向穿公園而過;奧林東路奧林西路分別從東部和西部南北向穿過。公園在周邊道路和五環路上規劃11個遊覽出入口。其中南門為主入口,此外在北五環設置有2個一級入口分別通向南園和北園,供遊客自備車使用。

公園主要道路全部和城市道路分離,一級園路路寬8米,二級園路路寬4.5至6米,三級園路路寬1.5至3米。沿主幹道設置電瓶車遊覽路線,在主要景點和路口設置站點[7]

參考文獻

  1. 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國慶節將免費對外開放. 2009-08-05 [2012-04-28]. 
  2. 李建平. 魅力北京中軸線.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8年. ISBN 978-7-5039-3519-0. 
  3. 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本卷主編 (編). 五環綠苑——奧林匹克公園.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9年: 1–12. ISBN 978-7-112-09878-1. 
  4.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區十一免費開放 主打生態牌. 2009-08-05 [2012-04-28]. 
  5. 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本卷主編 (編). 五環綠苑——奧林匹克公園.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9: 84–101. ISBN 978-7-112-09878-1. 
  6. 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本卷主編 (編). 五環綠苑——奧林匹克公園.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9: 102–124. ISBN 978-7-112-09878-1. 
  7. 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本卷主編 (編). 五環綠苑——奧林匹克公園.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9: 125–134. ISBN 978-7-112-098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