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好奇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好奇心是對新的事物有興趣,會想要探索、研究及學習的特質。觀察人類及其他動物都可以找到這類的例子。好奇和人類各層面的發展都高度相關,有好奇才會引發學習的過程,以及想要了解知識及技能的欲望。

好奇也可以用在表達想要獲得資訊或是知識的情緒。在人類歷史上,好奇的行為以及情緒不但是人類發展的推動力,也帶動科學語言工業的進展。

好奇心是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徵

好奇心是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徵已是不爭的事實。愛因斯坦認為他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在於他具有狂熱的好奇心[1]。創造性的培養應該從小抓起,已經成為學者們的共識。人類最初的好奇心來自於嬰兒的探究反射。觀察發現,嬰兒一旦發現新奇事物,就會用手觸摸,用舌頭品嘗。到了幼兒期,好奇心更加強烈和明顯,他們通過感官、動作、語言來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好奇,這種好奇最初是情景性的,如果受到鼓勵與強化,就會變成認知與情感的結合。我國教育家陳鶴琴指出「好奇心對於幼兒之發展,具有莫大作用,幼兒凡對於一切新的東西就產生出好奇心,一好奇就要與新東西相接近」。

美國學者希克森特米哈伊在談到創造性人材的因素--好奇心的重要性時,也明確提出,「通往創造性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心和興趣的培養」。他認為,好奇心是需要保護的,也許所有的孩子都有好奇心,但好奇心能否保持到成年,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早期生活受到的鼓勵。幼兒好奇心很強,這也許與他們知識經驗貧乏有關。在他們看來,周圍環境中的許多事物都是新奇的,很多都出乎他們的預期,他們想要觀察、探索、詢問、操作或擺弄這些事物。這些都是好奇心的外在行為表現。如果這些行為能得到更多的鼓勵與支持,就會逐漸內化為幼兒的人格特徵。相反,如果缺少環境的鼓勵與支持,這些行為會逐漸消退,表現為對新奇事物的冷漠、迴避等心理傾向,從而不利於創造性人格特徵的形成。

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

動機涉及到人類行為的基本源泉、動力和原因,反映人類行為的主動性特徵。從個體動機的自發性與目的性看,動機有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之分。外在動機由活動之外的目標或獎賞引起,如幼兒對學習活動本身不感興趣,但是為了贏得父母老師的表揚與獎勵而進行學習。內在動機則是「一種不依賴外在報償便能促成某種行為的東西」。布魯納主張在教學中應激發幼兒的內在動機,使幼兒在學習實踐中感到愉快。在他看來,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即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對於幼兒來說,一旦面臨新奇的、神秘的、自相矛盾的事物,就會產生三種形式的探究行為:感官探究、動作探究、言語探究。正是通過這些探究行為,幼兒有選擇性地了解周圍事物,並積累大量生活經驗。教師應當創設滿足幼兒好奇心的環境條件,把幼兒的好奇心引向強烈的智力活動。這些探究行為如果能夠得到不斷的強化與滿足,還會逐步內化為個體良好的心理品質。

好奇心是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

學習是由經驗或者練習引起的個體在能力或傾向方面的持久變化及其獲得這種變化的過程。學習是知情交融的過程。研究學習過程本身離不開對教學過程的探討。教學活動雖然以傳遞認知信息為中介,卻離不開教學活動中教師、幼兒以及認知信息中的情感因素。這可以從我國古代的教育思想以及西方教育思想中窺見一斑。如春秋時期的孔子對於治學三種境界的見解,就把好學、樂學作為學習活動的理想境界。明代王守仁認為學習中的愉快情緒體驗對於兒童來講,猶如時雨春風對於花草樹木之生長一樣重要。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紐斯在他的《大教學論》中也指出:「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起來」[2]。法國教育家盧梭指出「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導,就能成為孩子尋求知識的動力」。「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這是所有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個基本原則」。

視頻

好奇心 相關視頻

樊登讀書解讀《好奇心》搶先聽
陳果:主題:你好,好奇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