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它山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它山堰漢語拼音:Tuōshān Yàn)是中國浙江省寧波市的一座古代堤堰,位于海曙區鄞江鎮它山堰村,興建於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是浙江省灌溉面積最大的古代水利工程。它山堰位於奉化江最大的支流鄞江,使用條石疊砌而成,解決了鄞西大片土地的灌溉和明州(寧波)州城的生活用水問題,經歷代修繕,至今仍發揮作用。1988年,它山堰被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10月被國際灌排委員會認定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1]

修建

根據南宋淳祐年間魏峴所著《四明它山水利備覽》[2],它山堰於唐大和七年由鄮縣縣令王元暐主持興建。王元暐祖籍山東琅琊,歷任翰林院書記、翰林院編修、朝儀郎,後因爭議貶為金華府同知、鄮縣縣令。就任縣令時,刺史於季友已修建一座仲夏堰,但由於選址原因,仲夏堰蓄水不足,且難以解決咸潮倒灌的問題。為此,王元暐在仲夏堰上游選擇了「兩山夾流,鈴鎖兩岸」的它山作為修建新堰的地點,因而堰以山為名。它山堰建成後,王元暐並未因此得到重用,反而屢受參劾,於鄮縣令任上辭官歸隱。

有記載稱,它山堰修建時,先疏浚原有的北山古港,再將溪流截斷,排水後築堰,更具體的修建過程則不可考:325。20世紀70年代,村民在它山堰南岸背山面的馬鞍崗發現一條通往石宕的道路,且它山堰石材與該石宕的石材相同,因而推斷它山堰的石料來自於此。

結構特點

它山堰位於樟溪進入平原地區的山口,南有絳山,北有它山。堰體所在河床較為平坦,基岩上方沉積為2至3米厚的砂卵石,在此之上為青灰色或灰褐色的黏土層。堰體長113.7米,頂級面寬3.2米,第二級面寬4.8米,平面略成弧形,向上游鼓出,使得汛期水流向河床中心集中,減小對兩岸的沖刷。

堰體分為兩平台,其中堰頂高程3.05米,可能為為宋代進行加固時修築的部分,而第二級高程2.4米,據估計應為唐代修築。南宋魏峴《四明它山水利備覽》曾載,它山堰「堰身中空,擎以巨木,形如屋宇」。殘留的材料中曾經發現朽木和碎石,據此推測,宋代加固施工時,曾在河床中打入木樁以作為地基,周圍加築黏土碎石層,後碎石被沖淘,因而留下的木樁留下空隙,古人因而想象堰體形如屋宇。在1991年維修過程中,曾對堰體進行鑽探,發現石板下存在鐵鏽,這與《寶慶四明志》中記載它山堰「冶鐵而灌之」相符。

1995年4月,電力部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使用地震儀對它山堰進行了探測。探測結果表明,它山堰堰體最大厚度為4米,中間厚兩邊薄,一般厚度為2.3至2.8米,大部修築在河床沉積上,而南端直接修築在較高的基岩上,厚度為1.8至2.0米。這種中間厚兩邊薄的設計增強了堰體中部的剛度,以應對河床中央較大的沉陷量。堰底傾向上游約5度,對堰體的抗滑性有顯著的增強作用。堰體上游設有4至6層碶石,下設人工填築的黏土碎石層,與河流沉積物有明顯差異。黏土的引入可以增強堰體的防水性能,而碎石則可以增強土的抗剪強度。

視頻

它山堰 相關視頻

動畫演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它山堰
它山堰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