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宮會折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宮會折閱》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三筆》卷十四。《容齋三筆》是洪邁編著的一部史料筆記。

原文

官會子之作,始於紹興三十年,錢端禮為戶部侍郎,委徽州創樣撩造紙五十萬,邊幅皆不剪裁。初以分數給朝士俸,而於市肆要鬧處置五場,輦見錢收換,每一千別輸錢十,以為吏卒用。商賈人納,外郡綱運,悉同見錢。無欠數陪償及腳乘之費,公私便之。既而印造益多,而實錢浸少,至於十而損一,未及十年,不勝其弊。壽皇念其弗便,出內庫銀二百萬兩售於市,以錢易楮焚棄之,僅解一時之急,時乾道三年也。淳熙十二年,邁自婆召還,見臨安人揭小帖,以七百五十錢兌一楮,因入對言之,喜其復行。天語云:「此事惟卿知之,朕以會子之故,幾乎十年睡不著。」然是後囊弊又生,且偽造者所在有之。及其敗獲,又未嘗正治其誅,故行用愈輕。迫慶元乙卯,多換六百二十,朝廷以為憂,詔江、浙諸道必以七百七十錢買楮市一道。此意固善,而不深思,用,非有微利,誰肯為之?因記崇寧四年有旨,在京市戶市商人交子,凡一千許損至九百五十,外路九百七十,得貿鬻如法,毋得輒損,願增價者聽。蓋有所贏縮,則可通行,此理固易曉也。

作品簡介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1]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容齋隨筆》[2]最重要的價值和貢獻是考證了前朝的一些史實,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對歷代經史典籍進行了重評、辨偽與訂誤,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觀點,更正了許多流傳已久的謬誤,不僅在中國歷史文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而且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亦意義重大。

視頻

宮會折閱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